通讯|中国“幸福草”助力卢旺达青年实现创业梦

2024-04-24 14:00来源: 新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基加利4月24日电通讯|中国“幸福草”助力卢旺达青年实现创业梦

  新华社记者周楚昀 吉莉

  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卡布耶地区,一家食用菌培育工坊正有序运转。工人们将菌草粉、棉籽壳和水按比例倒入搅拌机,而后将混合物送入装袋机,制成一个个食用菌培养袋。

  “将培养袋高温消毒,在无菌环境下接入菌种,等待约35天,菌丝长满整个菌袋时就可以栽种了。”这家工坊的所有者莱昂尼达斯·穆希米伊马纳告诉记者。

  穆希米伊马纳大学毕业后想自主创业,在中国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他开始尝试生产菌袋和鲜菇。2013年,经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荐,穆希米伊马纳得以前往中国,到福建农林大学参加菌草技术培训。学成归来后,他建起这家工坊。据穆希米伊马纳介绍,工坊每月最多可生产约3万个菌袋,每周能收获600公斤鲜菇。

  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于2011年正式运营,在当地示范和推广水稻、旱稻、菌草、水土保持和蚕桑养殖技术。菌草技术培训班目前已举办47期,为当地培养了近1800名相关农业技术人才。

  据该中心农业专家郑瑞金介绍,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迄今已扶持50多家生产食用菌菌袋的卢旺达企业和合作社,目前从事食用菌培育的当地农户超过4000户,整个产业链带动3万多人就业。

  “来自中国的菌草在卢旺达被称为‘幸福草’。”郑瑞金说。通过中国的“幸福草”,不少卢旺达青年像穆希米伊马纳一样,实现了创业梦。

  34岁的尼扬博·奥贝德家住南方省穆汉加市附近,距离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不远。从事食用菌培育行业5年多来,奥贝德在南方省和东方省各拥有一家工坊。

  “菌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从种植、收割菌草再到生产菌袋、培育菌类,每个环节都需要劳动力的参与。”奥贝德说,这一产业在改善居民营养均衡状况、创造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得益于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多年的技术支持,穆希米伊马纳的工坊扩大了生产规模。工坊目前有10名全职雇员,旺季还要招聘几十名临时工。生产的菌菇不仅供应基加利,还出口到乌干达和刚果(金)等国家。

  奥贝德去年6月到中国参加菌草技术培训,参观了一些拥有充足资金和员工的大型企业。他说:“我相信通过奋斗,总有一天我的工坊也可以做大做强。”(参与记者:董江辉)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4月14日,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检察院法治宣讲团工作人员走进兴化市文峰初级中学,通过互动答题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国家安全知识。4月14日,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初级中学,沂南县公安局民警为学生讲解国家安全知识。
15
当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西(安)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顺利合龙。西十高铁西起陕西西安,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终点为湖北十堰,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西安,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终点为湖北十堰,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5
近年来,内蒙古包头市图书馆为残障人士服务,在市残联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心手相牵·悦读世界”“畅听微阅读”等活动,同时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及盲文图书储备,通过志愿者为残障人士提供“你读我听”无障碍电影放映、讲播等服务,丰富当地残障人士文化生活。
15
当日,我国多地仍持续大风降温天气。当日,我国多地仍持续大风降温天气。当日,我国多地仍持续大风降温天气。当日,我国多地仍持续大风降温天气。气象专家提醒,市民外出时需注意安全,做好大风和沙尘防护。
14
4月13日,广西南宁市天气晴好,不少市民利用周末来到民歌湖上泛舟游玩,享受明媚春光。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4月13日,广西南宁市天气晴好,不少市民利用周末来到民歌湖上泛舟游玩,享受明媚春光。
14
4月13日,游客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奇幻谷杜鹃花海中漫步游玩(无人机照片)。春日花开艳丽,人们纷纷寻芳踏翠。春日花开艳丽,人们纷纷寻芳踏翠。春日花开艳丽,人们纷纷寻芳踏翠。
14
我国北方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13
3月28日,童光荣(右)和莫双双在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家中接受采访。除此之外,童光荣和莫双双还召集一群在越旅居、喜爱音乐的国际友人组建“河内之声”国际合唱团,常与“新活力”乐团携手完成演出,奏响多元的友谊旋律。
13
4月12日,在日本大阪,演员在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开幕式上表演。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12日在日本大阪举行开幕式。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12日在日本大阪举行开幕式。
13
题:两地质公园“申世”成功彰显中国地质遗迹保护利用成果 与此同时,当地将积极打造“地质+生态”“地质+研学”“地质+文化”等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公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