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内连续接6次雷击 广州塔为何能“雷打不动”?

2024-04-23 13:14来源: 羊城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焕坤报道:连日来,广州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并伴有雷暴大风。4月20日晚,600米高的广州塔一个小时内连续6次遭受闪电“暴击”的视频受到网友广泛关注,部分网友担忧广州塔塔身安全。记者了解到,广州塔并非被动承受雷击,而是主动“接闪”,将雷电迅速泄流到大地,保护建筑物本身及其内部的设备和人员免受雷电损害,并降低周边建筑遭到雷击的风险。

  广州塔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旅游观光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自2009年建成以来,每当雷雨天气出现,许多广州街坊就能看到广州塔与“火龙”对接的震撼画面。

  据悉,广州属于雷电高发区,广州塔在设计阶段就格外关注防雷保护,委托广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对闪电雷击风险做了评估,并在“顶、腰、底”建立了一系列健全的防雷保护体系。

  在天线桅杆上,安装了防雷接闪装置,并在塔身顶部设计了避雷网格。这些和塔身金属钢外筒、塔底的接地网格共同组成雷电的传导线路。当出现直击雷电,云层传来的电流可以沿着天线桅杆传至避雷网格,再沿着塔身金属钢外筒、塔底的接地网格传到地下,不对塔身造成伤害。

  除了塔顶可能遭遇直击雷,广州塔的侧面也面临被雷侧击的威胁。为此,塔身的各楼层金属栏杆、金属门窗和玻璃幕墙等都直接跟塔身的防雷装置联结,且联结点不少于两处,确保侧击雷带来的电流也可以顺着防雷装置被引到地面。

  此外,雷电所带来的电磁脉冲对塔内电子设备也会带来干扰,使塔内的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失灵。为此,塔内的各电子设备也分别采取了接地、屏蔽、安装电涌保护器等措施。

  广州塔还配备雷电预警系统设备,能实时连续监测附近雷暴云产生的大气电场,以及云闪和地闪的发生情况。通过结合大气电场预警指标,该系统能提前发出预警,确保在强雷电来临前,及时关闭塔顶区域,组织游客进入室内观光大厅,确保游客安全。

  广州塔防雷系统设计师林佩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广州塔的防雷设计超过了现有建筑防雷技术标准的要求,部分设备的防雷能力甚至达到了军火仓库的程度。

  有网友表示,既然广州塔能够引雷入地,是否能将这部分雷电利用起来呢?对此,广州塔有关部门表示,由于雷电瞬间功率很大、释放时间又短,目前技术上无法对其加以利用。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题:展国之威仪 铸军之荣耀——走进阅兵场上的仪仗兵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礼炮鸣放队队长李金柱说,56门礼炮,寓意全国56个民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80响,寓意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至今已走过80年历程。
06
9月5日1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开运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9月5日1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开运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06
9月5日,天安门广场上,众多市民游客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标志性景观前参观游览。
06
9月4日,丽星邮轮“领航星”号平稳停靠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  9月4日,丽星邮轮“领航星”号平稳停靠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无人机照片)。
05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5日至8日在重庆举行。这些板块将分别聚焦智慧生态、城市治理、特种应用、生活场景及飞行技术,通过实景演示与专业活动,为观众呈现智能产业前沿成果与技术转化路径。
05
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打下坚实基础。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打下坚实基础。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打下坚实基础。
05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0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