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不能开车
这已成为基本常识
但你可知道
“隔夜酒”仍会导致酒驾
交警蜀黍
用案例来告诉你答案
典型案例
4月12日8时许,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在辖区执勤中,查获一起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经查,驾驶人刘某于11日夜间饮酒,次日早晨驾驶机动车外出。经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其体内酒精含量为101mg/100ml,属于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大多数人认为
经过一夜的休息
酒醒自然没事
实则不然
“隔夜酒”仍有可能构成酒后驾驶
事实上,宿醉后驾车是否属于涉酒驾驶,重点不在于当晚喝酒后休息了多久,而是以体内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酒后驾车的处罚规定是驾驶人身体内所含有的酒精含量。酒精含量数值大于等于20mg/100ml,属于酒后驾驶;酒精含量数值大于等于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很多驾驶人都有这样的误区
“喝完酒休息几个小时,不就醒酒了”
殊不知喝酒后要警惕
“隔夜酒”
什么是“隔夜酒”?
“隔夜酒”,是指某些驾驶人在晚上喝酒,休息一个晚上后,以为酒精已经代谢完毕,实际上是“人醒了,酒没醒”的状态。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取决于个体差异及酒精摄入量,人的体质不同,酒精的代谢速度也不同。因此,时常有驾驶人在当天夜里或凌晨喝酒,第二天自以为酒醒,在酒精没代谢完的状态下开车上路,导致酒驾醉驾。
相关法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三门峡交警提醒
饮酒后24小时内尽量不要开车
莫因一杯酒和一时的侥幸
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生命无价 酒后不驾
综合:市局交警支队、新疆交通警察、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