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组合拳 广东茂名高州推动提升行动走深走实

2024-04-13 07:08来源: 央视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央视网消息(记者 麦锦婷)生命一号大健康产业园、乐天高新科技产业园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中国荔枝第一镇”高州根子荔枝预售、荔枝定制工作全面启动,“未熟先红”的销售热潮早早拉开;仙人洞“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建设如火如荼……

  近日,中共茂名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感恩奋进六大提升行动”。实施支持高州提升行动是六大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包括围绕“GDP三年内突破千亿元”目标,支持高州冲刺全国百强县;坚持要素、资源、精力“三集中”倾斜高州,研究支持高州的系统政策,重点支持加快补上工业短板,把农业做强,把城乡做旺等。

打出组合拳 广东茂名高州推动提升行动走深走实

  图片来自茂名发布公众号

  打出“组合拳” 以干字当头态势补齐工业短板

  日前,两家上市公司佛山照明、国星光电相继与高州市人民政府、佛山市-茂名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签署高州生产基地项目投资三方协议,为高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在签约仪式上说,“高州将倍加珍惜此次合作机会,支持配合项目落地建设,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这是高州补齐工业短板、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缩影。据悉,高州最大短板在工业,龙头企业少、布局乱、集约化程度低、产业不成链等问题束缚着工业发展。

  为了“破局”,近年来,高州积极谋划,招商引资,明确定位,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打出一套提升工业的“组合拳”,成效显著。去年,高州新引进超千万元项目74个、总投资超80亿元,工业投资增长43.5%,生产总值突破760亿元。

  今年,高州确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在巩固提升金属制造、电子电器、农产品加工、轻工纺织等现有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引进链主型龙头企业,以及发展潜力大的“腰部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时谈、一并引,争取将整条产业链搬到高州;在重点企业周边预留土地,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把上下游合作伙伴招引进来。

  练就“农”字号“金招牌” 用心描绘农业富强“好丰景”

  一组数据体现高州农业发展的情况:全球每十颗荔枝,有一颗来自高州;全国每十颗龙眼,有一颗来自高州;高州水果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扩至130万亩、198万吨,建成全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龙眼生产基地,其中荔枝种植面积59万亩,龙眼种植面积33万亩。

  “粤西粮仓”高州,水稻年产量居广东省县级第一;生猪养殖规模居全省县级第二,年出栏135万头以上;罗非鱼年产量7万多吨,分别占全国的1/12、全省的1/8、茂名市的1/3;鸡蛋年产量9万吨,占全省的1/4。

  作为全国水果第一县、广东省农业第一县,高州农业总产值稳居全省第一。当前,高州构建了以优质水稻与特色水果为主、蔬菜与畜禽水产等为辅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打造了生猪、荔枝、龙眼、香蕉、蔬菜、家禽等6个超30亿元的产业集群,农业素质得到全面大幅提升。

  据悉,2024年,高州将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以工业化推进农产品商品化;整合小散弱作坊,培育荔枝、桂圆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顺达农业,推动高州由“生猪产区”向“肉食加工储区”转型;建设粮油、水果、禽畜、水产等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打造农产品加工百亿产业集群;全面推广代表诚信品质的“信”字号公用品牌,构建“两标一码一证一单”品控溯源体系,以高质量发展描绘农业富强的乡村振兴“好丰景”。

  塑新城乡颜值蝶变升华 打造看得见的好生活

  乡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高州持续发力美丽圩镇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特色民宿、乡村夜市等新业态,激活乡村振兴“微动力源”,将美丽乡村变成美丽经济,提升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造高品质的美好生活。

  “村里环境好了,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更加幸福。”南塘镇大塘笃村村民表示,该村曾是省定贫困村,后来通过提高乡村绿美环境、建设“鉴江印象”乡村振兴示范带(西线)项目等,村里变得越来越美,后来荣获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茂名市十大美丽旅游乡村等荣誉称号,年接待游客36万人次。

  此外,一批批美丽圩镇焕发生机。分界镇储良杏花村农房整齐排列,黄墙红瓦的岭南新中式风格刷新新农村颜值;古丁镇圩街、马贵镇圩街增设停车位,实现硬底化、黑底化,路灯、绿化带、公厕等公共设施不断完善……高州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持续带旺乡镇发展,焕发消费活力,一幅幅城镇建设的美丽画卷在高州徐徐展开。

  今年,高州亮出推动城乡发展的“计划书”,明确提出将强化聚集功能,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美丽圩镇,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此外,持续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县一片、镇一村、村一组”工作思路,分层次打造示范点,以点为基、连点成线、集线成面、聚面成带,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打造60公里“鉴江印象”示范带。

[责任编辑:黄童欣]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9
简牍,取材竹木、记载文字,是纸张发明前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4月24日,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工作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竹简残片。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4月24日,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工作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竹简残片。
29
当日,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携手北京联合货币兑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地铁8号线王府井站开通货币兑换服务。王府井站货币兑换店可提供美元、欧元、日元等40余种货币的即时兑换服务,便利境外游客支付需求与本地居民出境金融需要。
29
4月27日23时5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二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8
由中铁二十局集团等单位承建的雄商高铁枣清特大桥完成箱梁架设,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雄商高铁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之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55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28
今年52岁的彭春林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供电段柳州水电检修车间电机检修工。
28
当日,2025年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开秧门”暨首届加榜“T”田秀活动举行,通过“开秧门”春耕仪式、传统农耕文化展示、梯田走秀等活动,展示当地古老的农耕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27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4月23日,“丝路宁夏文创”团队成员张哲(左一)、景利军(左二)、赵亮(右二)、杨柳钰在宁夏银川西夏陵博物馆采集文创素材。
27
当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幕。本届科交会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海内外两千多家企业和近两百所高校院所参展,总布展面积20000平方米,设有序厅、科技引领、产业创新、生态赋能、“双招双引”路演对接以及新技术新产品体验等6个展示对接区,展示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将举办十场专项对接活动,开展项目路演、交易,促进科技项目落地。
27
“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跨越鄂西,连接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等景区,串联起7处世界级自然与文化地标、12处国家5A级景区。“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跨越鄂西,连接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等景区,串联起7处世界级自然与文化地标、12处国家5A级景区。
2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