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铁路|用青春守护“东极”粮运大通道

2024-04-10 20:10来源: 央广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央广网哈尔滨9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报道,“我的眼睛就是尺,这儿就差两毫米。”9月14日,在黑龙江省抚远站前抚铁路线上,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工务段抚远工区工长苗韦亭在轨枕的上方,架着道尺,一边测量,一边拿着标记笔在轨枕写上“-2”“+1”的数字,与工友张忠伟说。

发现最美铁路|用青春守护“东极”粮运大通道

  苗韦亭在轨枕上方进行测量和标记(央广网发 哈尔滨铁路局供图)

  前抚铁路,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江平原一条国铁Ⅱ级单线内燃客货共线铁路,西连同江市,东至抚远市,是北粮南运的主要线路之一。每年通过这条铁路线运出的粮食达27万吨,可以够135万人吃上一年。

  “前抚段铁路沿途穿越多片沼泽地,路基极易变形,我们日常负责的线路全长109公里,约占整条前抚铁路三分之二距离。”苗韦亭介绍,他所在工区共12名职工,由一群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青年人组成,“因这条铁路地处全国铁路网最东端,沿线的老乡都亲切地称呼我们‘东极养路人’。”

  为了确保在这条铁路线上行驶的列车安全运行,苗韦亭和班组的伙计们要定时对铁轨进行养护。夏天作业,面对的是蚊虫叮咬;冬季作业,穿着厚厚的棉衣也阻挡不了零下30度刺骨的寒风。但就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这群年轻人还是义不容辞地坚守着。

  初秋的三江平原秋风瑟瑟。绵延的铁道线上,苗韦亭不时俯身趴在线路上看看高低。随后他利用螺栓扳手松卸钢轨扣件,从麻袋里挑拣出不同厚度的小胶垫插入先前标记点的钢轨底部,及时调整钢轨高低差。

发现最美铁路|用青春守护“东极”粮运大通道

  苗韦亭在判断钢轨的高低差值(央广网发 哈尔滨铁路局供图)

  “小苗是我们工区的高材生,来这里已经7年了,他平时工作刻苦,爱专研,现在即使不用仪器测量,仅凭双眼睛就能准确判断出钢轨的高低差值,厉害得很!”佳木斯工务段前进镇线路车间党总支书记陈春柳夸赞道。

  苗韦亭生长在这片黑土地上,他说,记得小时候粮食都靠汽车运输,因为运力有限,粮食积压成了沿线农户们的心病。后来有了前抚铁路,家乡通了火车,一趟趟的运粮车像钢铁长龙一样,拉着农户们一年的收成驶出“北大仓”,“如今我们这里已经成为了国家粮食主产区。”

  7年间,苗韦亭用青春守护“东极铁路”,在抚远市这座边境小城,他和他的“追风少年”们度过了春夏秋冬,看遍了四季变换,寒来暑往间褪去了青涩,从翩翩少年成长为参天大树,用坚实的臂膀承负着“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运输,我要和班组伙计们坚守在这条铁路线上,为祖国‘东极铁路’畅通提供保障。”苗韦亭说。(狄鹏坤 李兴海)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11日,在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的一处物流转运中心,工人分拣快递。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
13
7月12日,演员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奥洛契庄园的油菜花海中表演节目。
13
7月1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一家舞蹈培训机构,孩子们在练习舞蹈动作  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
13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