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年前北周武帝宇文邕相貌初步复原 早逝原因揭秘

2024-04-09 13:19来源: 央视一套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陕西省文物局

  发布北周高等级墓葬考古研究最新成果

  科技考古工作者初步复原了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长相

  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证据

  1993年,陕西考古工作者

  抢救性发掘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墓

  近年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复旦大学等

  联合对北周武帝宇文邕墓出土人骨

  进行了DNA分析

  用颅骨CT扫描技术

  初步复原面貌

  认为宇文邕

  符合典型的东北亚、东亚人长相

1400年前北周武帝宇文邕相貌初步复原 早逝原因揭秘

  复旦大学副教授文少卿介绍

  宇文邕跟说蒙古语的人群是最接近的

  以此作为基点,贴上他的软组织

  再对他进行一些更加精细的分析

  比如,用基因去预测他的头发

  是直的还是卷的,包括预测他的瞳孔颜色

  有了这些之后,再对他进行一轮修正

  据史料记载

  宇文邕36岁突发恶疾死亡

  死因一直受到关注

  研究人员分析了其遗骸样本中的

  33种微量元素

1400年前北周武帝宇文邕相貌初步复原 早逝原因揭秘

  发现其体内砷、硼、锑的含量

  明显高于同时期平均水平

  推测其可能服食了

  以雄黄、礬石、硼砂等为主要成分的丹药

  其早逝的原因可能是

  长期服食丹药导致砷中毒引发系统性疾病

  通过对宇文邕基因组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人员估计

  其血统六成源于

  古代黑龙江流域的东北亚人群

  宇文氏系鲜卑族,不同地域的鲜卑人

  内部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这为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

  找到了直接证据

1400年前北周武帝宇文邕相貌初步复原 早逝原因揭秘

  文少卿介绍

  原来鲜卑族从东北亚兴起以后

  到了不同的地方

  比如到了中原或更西北之地

  血缘都会有变化

  说明他跟当地人在进行民族交流(融合)

  这也可以理解

  为什么鲜卑人后面就消失了

  他其实是融入了中国的民族大家庭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8月6日,中欧班列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满洲里站准轨西场内集结等待发车(无人机照片)。8月6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以来经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的班列已超过3000列,运送各类货品超30万标箱,通行量占全国总量26.6%。
07
记者从贵州省能源局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贵州电力总装机突破1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六成。记者从贵州省能源局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贵州电力总装机突破1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六成。
07
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曾是因石油而兴、又因油尽而沉寂的工业遗址小镇。目前,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已累计引进12家科研单位45台望远镜。一台台大型天文望远镜在赛什腾山上建成,宛如巨眼仰望苍穹。
07
8月4日,广东省肇庆市受强降雨袭击,端州区等城区多路段受浸,部分地区出现山洪、塌方。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8月5日,救援人员在肇庆市端州区的一处积水路段打开井盖排走积水。
06
8月5日,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哈尔滨市支队在松花江哈尔滨段举行水域救援演练,检验队伍练兵备战水平,提升综合实战救援能力。8月5日,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哈尔滨市支队在松花江哈尔滨段举行水域救援演练,检验队伍练兵备战水平,提升综合实战救援能力。
06
8月5日,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红星农场第二管理区,大型收割机在抢收小麦(无人机照片)。部分小麦种植区利用晴好天气,开展小麦抢收工作,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田间地头呈现出繁忙有序的丰收景象。
06
8月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05
7月23日,在新疆和田策勒县渠勒村,帕提曼罕·排日海提的妈妈教她编辫子。10岁的帕提曼罕是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镇中心小学学生,她从全校6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被选中参加国网新疆电力“红石榴”文化润疆夏令营。
05
眼下,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麓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迎来旅游旺季。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纷纷登上高原,体验高原特色景观与文化,做一回“冰山上的来客”。
05
时值暑期旅游旺季,杭州西湖景区游人如织。
0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