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这片土地上,有着许多神奇的珍稀动物。这里独特的地质地貌与气候环境,使其成为珍稀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海南作为岛屿省份,拥有全国保存最为完整、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是野生动植物的“宝库”。
4月8日
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今天
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活在海南的“珍稀动物”们!
“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截至2024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近1900只。2018年11月10日,大熊猫贡贡、舜舜搭乘专机来到海口,“海南岛主”“海野热带大熊猫兄弟”的故事也从此开始。
”
“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海南长臂猿是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也是标志性物种,中国特有种,仅在霸王岭地区有分布,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是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的指示物种。
”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特产于海南岛的热带珍稀鹿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标志性物种,在2022年入选《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是中国17种鹿类动物中最珍贵的一种,被誉为“稀世之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EN)等级。
”
“
海南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VU)等级。海南山鹧鸪叫声清亮,还会演绎雌雄鸟二重唱,不同对的海南山鹧鸪活动区域偶尔会“接壤”,但不会重叠。或许是为了宣示领域,繁殖季节雄鸟会高声鸣叫。
”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EN)等级。海南孔雀雉是分布于中国海南岛的特有种,非常稀少,见于海南岛中部山区。
”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四肢强壮,指、趾具锐爪,其背面也有小黄斑,故称“五爪金龙”,在海南分布于儋州、陵水(分界洲岛)、吊罗山、五指山、鹦哥岭等地。
”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勺嘴鹬全球仅有300多对,随时可能面临野外灭绝的危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非繁殖季节,勺嘴鹂的羽毛是由白色、黑色和灰色组成的混合体。繁殖季节,则会呈现出浓郁的红棕色。
”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睑虎拥有可活动的眼睑并因此得名。该品种目前分布于海南省陵水、三亚、东方、万宁等市县,在黎母山、吊罗山、琼中湾岭等地的喀斯特地貌、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的潮湿地面也有出现,为我国特有种。
”
珍视每一个生命共护自然多样性
转自:“学习强国”海南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