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第一天,南宁市民李先生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视频,视频中,一条眼镜蛇与他们的“华南F3团队”对视。虽然没有被咬,但看着视频也挺让人担心。
这两天的朋友圈几乎都是“华南F3团队”爬山涉水的图片和视频,劈砍比人还要高的野草、灌木成了常态。南宁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张庆红提醒,清明节期间,很多人都会到户外踏青或祭祖,然而春季是各种昆虫繁衍的高峰期,出游的人们很容易被叮咬引起“虫咬皮炎”,严重者可能会引发休克,甚至死亡。
红火蚁
市民宋先生曾经在路过一片沃柑林时因踩到红火蚁巢穴而被七八只红火蚁“围攻”脚踝,痛痒了一个星期的他从此看到蚂蚁巢就躲得远远的。
据悉,红火蚁是攻击性极强的外来蚁类,而且春夏交接期正是它们繁殖的时节,在草坪、绿地、绿道边、村道等地多见红火蚁的巢穴。
被红火蚁蜇咬后会出现红肿、丘疹、水疱、脓疱等,伴疼痛和痒感,严重者可引发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张庆红提醒,不慎被叮咬后,及时用肥皂水冲患部并冷敷,并尽早到医院就诊。预防方法就是远离巢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只蚂蚁,不要跟它们硬碰硬。
隐翅虫
这是一种体液有毒的虫子,有趋光性,夏夜喜欢飞入室内湖边、水沟、杂草丛等潮湿地常见。
被隐翅虫体液接触后,会产生水肿性红斑,上见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等,伴瘙痒、灼痛。
张庆红提醒,遇到隐翅虫后,不要拍打,轻轻吹赶即可。如不慎接触其体液后,尽早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清洗接触处及周围皮肤中和酸性毒素,且清洗时不要将清洗液沾染其余皮肤,以免因间接接触引起皮损。
预防方法除了远离潮湿的地方晚上关好纱窗、蚊帐,遇到它时千万不要乱打。
蜂类
嗡嗡嗡的蜜蜂很可爱,但是野外的马蜂却很可怕。这个季节到野外去,或游走于蜂巢及花田附近时,要预防蜂类蛰伤。
蜂类是群居动物,大部分蜂类攻击性不强,但是大部分蜂类遭遇攻击时会倾巢而出。被叮咬后常表现为局部丘疹、风团,可见针尖大小咬痕,伴痒痛。
被蜂蜇伤后,应立即将毒刺拔出并挤出毒液,再用水冲洗,冰块敷。
被蜜蜂蛰伤可用肥皂水等弱碱性液体冲洗。被黄蜂蛰伤可用弱酸性液体冲洗中和毒液。
张庆红提醒,预防方法就是远离蜂巢。到野外去尽量不穿深色、艳色的衣物,遇到蜂类不要主动攻击。
相关提醒:预防虫咬皮炎的三原则
1.少接触甚至不接触昆虫。
如外出踏青或祭祖尽量不要草地上久坐或久卧,不去人迹罕至的草丛、树丛、河边等。
2.常备抗菌消炎药物。
建议选用纯天然且不含激素、抗生素的药物,更适合全龄段人群。例如南宁市中医医院特色制剂——大黄甘草汤、复方紫锌糊剂、复方炉甘石洗剂等。重用大黄、甘草、紫草等多种纯天然中药清热凉血止痒,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等功效。
3.保持警惕,及时就医。
若虫咬后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尽量不要挠抓,并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 记者 叶祯/文 宋延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