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片、洋芋丸子、面筋
均匀裹满浓香的油泼辣子
晶莹剔透的手擀粉
浸在红艳艳的浓汤里
继淄博、“尔滨”后
甘肃天水也因一碗麻辣烫爆火
近一周以来
社交平台上的相关热搜接连不断
一道美食带火一座城
“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了西北!
排长队的客流与忙碌的店员
来自甘肃天水的麻辣烫
凭借诱人的卖相
勾起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味蕾
很多人踏上“说走就走”的寻味之旅
拿着蔬菜串串的顾客排着长队
店内等待上菜的食客人山人海
麻辣烫店的员工忙出“痛苦面具”
网友戏称“煮不完,根本煮不完”
还有店员表示10天瘦了8斤
旅游热度数据接连上涨
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
天水近一周旅游搜索热度上涨186%
并呈现继续快速上涨趋势
最近一个周末(3月16~17日)
天水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
旅游消费提前预订量同比增长约18倍
有关天水麻辣烫的分享作品
全网点赞量达8579万余次
互动评论量达到8112万余次
为迎接这波因美食带动的客流
天水市各县区相关部门齐心协力
除保障交通运输外
还通过组织各种活动
将“流量”变“留量”
“麻辣烫专线”保运输
天水市麦积区特别开通了
“35路”公交车麻辣烫专线
全线路运行14台车
从早上6点10分至晚上9点
途经多个人流和知名麻辣烫店铺密集点
车内还张贴多家广受好评的店铺海报
机场、高铁站、火车站安排了游客专车
红旗车友会、私家车主也喊话免费接送
各区县文旅部门轮值宣传
天水市两区五县的文旅部门每天轮值
在天水古城结合各自的特色美食
景区景点、精品线路
以及文创产品等进行展示
各县区不仅邀请
当地知名麻辣烫商家参加活动
还邀请游客参与麻辣烫制作体验活动
赠送天水特产、文创产品及景区门票
特色产品展销活动上线
天水市商务局也开展了特色产品展销活动
要求各县区邀请当地商家参加
展销各自独特的民俗文化
吸引游客品鉴购买
同时举办麻辣烫美食大赛
现场随机抽取20名游客评选出
最佳口味、最具创意、最受欢迎等奖项
激发游客的参与热情
各地景区推介自家资源
3月16日
天水麻辣烫“吃货节”的活动现场
平凉崆峒山景区来此开展平凉文旅宣传
天水工业博物馆工作人员
庆幸天水因麻辣烫而火爆
临夏融媒体中心介绍起自家的砖雕
全省十四个市州的融媒体平台
均来到现场对活动进行直播
文旅宣传并非单打独斗
一碗爆火的麻辣烫背后
是当地丰富的物产
以及特色的民俗风貌
看懂一碗小吃背后的产业
天水麻辣烫在爆红网络之前,本就是天水人街头巷尾的一道特色美食,其特有的麻辣鲜香,离不开花椒、辣椒等佐料以及粉条、豆皮、甘蓝、莴笋、西蓝花等食材,而天水本地的风物所成就的甘谷辣椒,麦积、秦安花椒,武山粉条,秦州蔬菜等正好为麻辣烫提供了便利支撑。
麻辣烫店主多年来的探索和坚守,形成了天水麻辣烫的独特口味。可以说,天水麻辣烫的走红,是地方美食小吃长期积淀的一次集中暴发,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麻辣烫不过是“引流”前菜
就甘肃天水而言,把哪里都有的麻辣烫这个国民小吃整出圈,流量密码在于别处难以复制的特色:甘谷辣椒、麦积花椒、武山粉条和极具地域辨识度的土豆。
实际上,麻辣烫不过是一个“引流”的前菜。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丝路古镇甘肃天水,其实有很多引以为傲的旅游资源。
因此,打造和维持旅游城市热度,靠一碗麻辣烫还远远不够,如何用底蕴深厚的旅游资源招揽和留住更多游客,以平民美食为支点带动社会经济大发展,还需要当地文旅部门乃至全社会的联动努力。
抓住提升知名度的大好机遇
这次天水麻辣烫的出圈,是一次进一步提高天水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好机遇,相关部门应因时而动、借势而为,聚集城市特色、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出天水更多标志性的文旅IP,提供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在“说走就走”的旅行中选择天水,在品尝天水麻辣烫的同时,“品味”天水深厚的历史文化、畅游天水的秀美山川,促进天水旅游经济更好发展。
文旅市场向动静结合消费转变
甘肃省文旅厅厅长何效祖在接受《甘肃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现在文旅市场正由原来侧重静态消费向动静结合消费转变。
要注重新体验,加强文化创意和科技赋能,提升文旅产品的“体验感”和“参与度”,打造全新的文化和旅游场景。
要注重新玩法,因宠溺游客而出圈的哈尔滨,因烧烤而火爆的淄博,因“村超”而出名的榕江,都是“要素”引爆起来的,要让话题不断继续下去,才能保持流量长虹。
(综合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新天水、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