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复活”了我的二舅,我却想拆穿这个谎言

2024-03-14 15:07来源: 新闻晨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这是一个很容易共情的话题。

  生离死别是每个人都逃离不了的人生命题。但在人工智能时代,与逝去的亲人再见一面正在成为可能。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通过AI技术,可以让你最爱的人“复活”。你会选择欣然接受,还是果断拒绝?

  这段时间,关于“AI复活”的话题一直不断,从名人到普通人,越来越多的人突然感受到,原来AI也这么有温度。庞大的商业前景也让更多人加入这个赛道里。想要“复活”亲人,并不复杂。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委托商家。价格也远没有想象中贵,最低只需要几十元起就可以实现。

  当技术变得越来越先进,效果变得越来越逼真的时候,我们不禁思考一个问题:这些被“复活”的亲人,给生者的生活又带来了哪些?曾经陷入亲人离别伤痛的人被治愈了吗?想念的人终将相见了吗?亦或者,一个善意的谎言还能持续多久?

  抛开技术的边界,深入人性的里面。新闻晨报近日推出“AI的温度”系列报道,我们将陆续和多位采访对象聊聊,“复活”亲人背后的故事。来自江苏南京的杨先生,去年冬天用AI“复活”了他的二舅,今年春天他却决定去拆穿这个谎言。

  因为“AI反诈”视频

  他想“复活”二舅

  过节没有回家的“儿子”,给远在老家的母亲打来视频电话,聊了几句后就要求母亲给他转钱,当母亲正准备转账时,门响了,真正的儿子回来了……

  35岁的杨先生在南京从事物联网相关的技术工作。他告诉《新闻晨报》记者,接触“AI复活”这件事,就是因为这条偶然刷到的“AI反诈”的短视频。

  看完视频后,杨先生很震惊,原来AI技术现在已经做得这么逼真。尤其是那句“你的亲人可能不是你的‘亲人’”更让他过目不忘。就这样,他开始关注起相关的AI技术。

  而他真正决定用AI技术,让亲人重新成为“亲人”,是在去年8月。彼时,正在埋头加班的他,突然接到了从老家江苏徐州打来的一通电话。电话里,母亲悲伤地告诉他,66岁的二舅在工地上因为一场突发的意外不幸去世了。

  挂掉电话后,杨先生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随即,他回忆起了二舅家中这些年的坎坷。

  杨先生说,他和二舅见面次数并不多。二舅和外婆生活在同一个院子里,每次见到二舅就相当于见到了外婆。二舅的儿子之前被人骗去做了传销,救出来后精神就有点不太正常,前几年也因为意外不幸离世。

  回想半天后,杨先生突然觉得,最接受不了这件事的就是90岁高龄的外婆。“我外公不久前才突发脑梗去世,如果外婆知道二舅也不在了,我怕她会经受不住这么大的打击。”

  这时,杨先生的脑海里忍不住回想起“AI反诈”视频里那逼真的人物形象,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从他内心萌生——用AI“复活”二舅。随即,杨先生便和家人商量了一下,也给他们看了相关的短视频。没想到,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同意了他的想法。

  杨先生很快就在网上联系到一家专门从事“AI复活”的商家。按照商家列出的需求清单,杨先生提供了二舅的几张照片、几段几十秒的视频,甚至把所有家族微信群里和二舅有关的照片都翻了出来,希望效果可以更好一些。

AI“复活”了我的二舅,我却想拆穿这个谎言

  在网上有很多提供服务的商家

  就这样,他前前后后和商家沟通了好几次,并且最终花费几千元后,通过和商家视频连线的方式,二舅“复活”了。

  因为之前已经了解过“AI复活”的相关技术,杨先生对于最终效果早有心理预期,不过,商家一周左右的制作速度倒是让他很满意,因为很快就迎来中秋节,“二舅”可以用AI的形式和母亲重新团聚了。

  外婆放心地点了点头,

  所有人却在强颜欢笑

  按照杨先生老家那边的传统,中秋节再远也要回去和家人团聚的,即使回不来也要打个电话或者视频报个平安。

  去年中秋节前夕,为了更好的照顾外婆,杨先生母亲把外婆接到了他们家里住,在外婆面前,一家人心照不宣地共同保守着二舅去世这个秘密,即使是在给二舅办后事时。

  但外婆还是很快发现了不对,便念叨起来,为什么单单没看到杨先生的二舅?杨先生家人只好解释道,二舅最近工程项目太忙,实在没时间回家。提前和商家预约好时间的杨先生走到外婆面前,随即打开了手机屏幕,告诉外婆,“二舅”打来了视频电话。

  “妈,你最近身体怎么样?今年中秋节不能陪你回来过节了。”视频那头,“二舅”问起了他的母亲身体近况,当外婆回答自己住在女儿家时,视频那头“二舅”又关心地问道:“那你在我妹家一切都挺好吧?”这时,视频这头,外婆放心地点了点头,现场所有人却都在强颜欢笑。

  就这样,杨先生和家人们用这样一个“谎言”继续瞒着外婆。为了让AI生成的“二舅”能更好地与外婆对话,杨先生后续又找过几次商家,根据不同的节日例如元旦、春节等,制作了不同版本的“二舅”。

  春暖花开的时候,

  他决定拆穿“谎言”

  这个始于去年冬天的“谎言”,杨先生打算止于今年春天。

  “用AI‘复活’二舅只是为了应急,等天气回暖了,我打算把真相告诉外婆。毕竟目前‘AI复活’亲人的破绽太多了。我觉得外婆这么大年纪了,也算是见识过许多的生老病死,还有三个女儿陪在她身边,她一定会慢慢接受事实的。”

  在杨先生看来,“AI复活”亲人最大的意义是“陪伴”,“虽然你已经知道这个‘AI复活’的人接下来会怎么跟你讲这句话,但你还是想从他嘴里听到这句话说出来。我觉得我的意义就达到了。”

  如果未来“AI复活”技术效果变得更好,杨先生还会考虑“复活”自己的爷爷。“以后过年我们全家人都可以给爷爷拜年,老人都不在了,兄弟姐妹过年都不知道该去哪里了。”

  谈及生死观的问题,杨先生理性地表示,过世了就是过世了,“AI复活”只是基于数据和算法生成的虚拟形象,“但我也一直觉得,遗忘才是死亡的终点。每个人都有走得近的亲人,我的二舅就是。我觉得只要我记得他,他就一直活着。”

  “整个过程下来,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采访接近尾声,记者问到杨先生这样一个问题。

  “没有。”杨先生的答案脱口而出。

  “我觉得没有印象深刻的事,就是我做这件事最大的意义,因为它就像是我二舅和外婆正常在视频聊天一样,就是稀松的平常。妈妈想儿子了,儿子就会出现。”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牛强 实习生 蔡嘉丽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5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出舱的画面(视频截图)。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航天员陈冬时隔两年多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陈中瑞首次执行出舱任务。
23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23
连日来,在位于洞庭湖畔的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家船舶企业加快生产进度,赶制订单。船舶制造是沅江市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游艇、钢制船舶、船舶舾装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全市现有船舶及配套企业60家。
23
这是5月21日拍摄的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施工现场。当日,历经40余名建设者连续35小时昼夜奋战,云南昆明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工程顺利完成,为长水机场航站楼建设及渝昆高铁后续架梁铺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
22
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
22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