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焦铁路是晋煤外运重要通道
其中有100多公里线路
穿行在豫晋交界的太行山中
山峦叠嶂,铁龙铿锵
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两侧山体上的岩石常年经受风化,一旦掉落将影响铁路行车安全。有一个特殊的铁路工种——捅山工,他们在太行山里,像壁虎一样,身体紧贴在百米高的悬崖峭壁间小心地挪移,用钢钎捅掉威胁铁路行车安全的危石。
这群被称为捅山工的职工来自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月山工务段月山桥隧车间,负责太焦铁路太行山区段153座山体的危石清理工作。
近年来,他们通过安装防护网、无人机巡航等方式,大大降低了危石掉落的风险,但定期的捅山作业依然十分重要。
2月29日7时30分,月山桥隧车间的6名捅山工在山脚下集合。隧道上方高耸的山体是今天的捅山作业点。他们需要先登上山顶,再从悬崖上“吊”下来作业。
工长宋剑向大家仔细叮嘱作业注意事项。一行人互相穿戴好安全带,扛着钢钎、撬棍、安全绳等工具,向山上出发。
山体高达80多米,近乎垂直。这段山路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他们只能手脚并用地爬上去。
“现在的山路还算好走,植被比较少。”经验丰富的宋剑走在队伍最前面,为大家开路。一段小路过后,目及之处只有一块接一块的巨石,已经没有路了。“只要能上,都是路!”宋剑为大家加油打气,拽紧灌木率先爬过巨石。工友们不甘示弱,紧随其后。20多分钟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作业点上方的悬崖边。
做好安全措施后,捅山工们拽着安全绳开始向悬崖下的作业点移动。28岁的王继峰是队伍中最年轻的捅山工,他用小撬棍熟练地敲击岩石,依靠声音判断是否松动。“三年前我第一次捅山,当时害怕得腿直抖,最后还是靠着师傅们帮助才完成了检查。”王继峰笑着说。如今,他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当日“天窗”只有60分钟,时间紧迫。捅山工们分区包保,一个个都加紧了手头的工作,明黄的身影在山壁上不断移动。
山里气温低,他们紧贴冰凉的山体作业,不一会儿脸都是木的。“尽管很辛苦,但是看到列车平安在大山里飞驰,我就很有成就感。”王继峰说。
9时,“天窗”作业顺利结束。几人围坐在一起稍作休息。“滴——”嘹亮的风笛声在山间响起,一列满载电煤的货车轰隆隆驶来,满头是汗的捅山工们低头看向列车,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春运期间,太焦铁路运输繁忙,每天开行75趟满载电煤的货车和8趟客车。春运以来,捅山工们累计巡查了30多座山体,守护着一趟趟列车平安通行。
寂静的大山中,只有“叮叮当当”声,响亮而动听……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河南记者站(郑州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王玮 徐静 王占军 郜家豪 段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