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南京发生的
居民楼火灾事故
(点击回顾相关报道)
牵动了不少人的心
也引发了上海市民的担忧
“我们小区地面架空层
也用来停放电动自行车
会有火灾隐患吗?”
记者调查发现,上海有“全架空”或者“半架空”形式的地面架空层的小区不少,大多数小区都用其来停放电动自行车甚至安装了集中充电装置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小区地面架空层
究竟能不能
停放电动自行车?
如果存在隐患
小区又该如何应对?
记者来到浦东新区康桥半岛城中花园小区发现,每幢楼底楼的架空层是最重要的“功能空间”,除了入楼的电梯厅外,其他架空空间都被用来当做非机动车停车库。
在南京火灾发生之后,居民徐女士担心在架空层的非机动车停车库集中充电的大量电动自行车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记者实地查看发现,狭长且不算宽阔的“停车库”内,靠墙停放了15辆电动自行车,墙上安装了10个插座与一款扫码充电装置相连,5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器还插在插座上,过夜充电尚未拔下来。但是,这个停车库直通入楼楼梯和电梯厅,对于居民来说很是方便。
记者发现,到了晚间,由于架空层非机动车停车库被停满,电梯厅、疏散通道等位置也被停满了电动自行车。
居民表示,停车库里,仅有的消防设施是墙上吊装的3个球状干粉灭火器,没有喷淋和烟感装置,也没有监控探头。不仅如此,充电的电动自行车正上方就是这幢居民楼的燃气管道,如果发生锂电池自燃起火的意外,不仅没法及时发现,甚至可能引发次生事故。
为什么非得在架空层停车充电?
事实上,城中花园小区配置有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地下停车库不仅远比地面的要宽敞,也安装了集中充电装置,更重要的是烟感喷淋等安全设施齐全,但是除了几辆“僵尸车”,没有一辆电动自行车停在了地下停车库。
原来,地下车库的斜坡过陡,较重的车辆推上推下十分困难。时间一长,愿意停入地下车库的居民少之又少,不少居民只能将车辆推进楼道里充电。无奈之下, 物业为了解决居民的充电需求,只能在架空层又安装了充电设施。
记者发现,和城中花园小区情形相似,不少小区的架空层用来给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都是空间匮乏下的无奈之举,因此这些空间在消防硬件上并不达标。
据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粗略统计,仅在浦东,拥有各种形式架空层的小区就有2000余个,用来给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的不在少数。
排查出问题
又应该如何整改?
不少居民表示,小区将电动自行车停车库移出架空层,在小区里找到一块远离居民楼的地方,安全地解决居民们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需求,才是关键。
然而,要做到“疏堵结合”并不容易。例如城中花园小区,在协调会提出了两个方案,但因为改造麻烦、耗时耗财,难以推行实施。更重要的是,小区业委会正值换届,维修资金无法动用,召开业主大会缺乏操作主体。
消除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的
安全隐患是一个“系统工程”
并非简单的搬一搬、移一移
针对这些隐患
相关多个部门应该协调合作
对小区开展针对性指导
将危险的萌芽
扼杀在摇篮里
还居民们一个更安心的生活空间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