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小区火灾致15死44伤,又跟它有关!充电安全隐患,上海如何消除?

2024-02-25 07:30来源: 上观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南京一小区火灾致15死44伤,又跟它有关!充电安全隐患,上海如何消除?

  2月23日凌晨4时39分,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发生火灾,截至23日24时,已造成15人死亡,另有44人在院接受治疗,其中1人危重、1人重症。

  南京市消防救援部门通报,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而据当地媒体报道,2019年该栋楼就曾因电动自行车车发生过火灾,起火位置同样是停满电动自行车的架空层。

  安全警钟又一次敲响。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等原因引发火灾的危害持续显现,也是上海火灾的显著特点之一。据消防救援人员介绍,一些市民群众使用电动自行车时安全防范意识仍较淡薄,存在超负荷、长时间充电,改装、加装电瓶等行为,致使火灾成灾率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

  那么,市民如何看待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和规范停放的要求?小区是否有车辆安全充电和集中停放设施?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顽疾能否杜绝?

  安全充电意识提升,也有人心存侥幸

  “这个火灾太吓人了!”在网上看到南京明尚西苑的火灾的视频,市民陈女士颇感震惊,“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应该引起重视,教训太深刻了。”

  自己住的小区有没有这种隐患?“这倒不是很担心。”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所住的虹口区某小区,电动自行车都停放在地下车库,装有喷淋器等消防装置,物业管理人员也会定期检查和更换充电设备。这样一来,居民违规停放充电的现象自然就减少了。

  平常骑电动自行车接送孙子上下学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已经习惯把车停在小区的停车棚。据他观察,早几年有邻居担心车子被偷,还会把车推到楼道里停放,“现在少了,之前有邻居举报过,物业管得挺严的”。

  “这两年看了太多凶险的事故,大家在思想上都有警觉。”外卖骑手小吴说,站长每天都会强调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等要求,站点也从去年开始专门配备了换电柜,“现在我们都是在站点换电瓶,基本不用回宿舍充电的”。

  多数受访者都认为,不在楼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区域停车充电,是大家都应当遵守的规则。但也有市民表示,小区充电设施数量有限,“偶尔会把电瓶拿回家充电,应该没事吧”。

  “这种侥幸心理不能有,很多火灾都是在充电时发生的。”消防救援人员告诉记者,上海涉及电动自行车的火灾,超过9成是在充电时引起的。

  电动自行车火灾多可怕?消防实验揭露严重危害

  近年来,全国多地屡次发生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火灾,频繁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令人痛心。

  电动自行车火灾到底有多大“威力”?此前,记者曾随访上海消防救援部门进行的电动自行车起火实验,结果令人触目——电动车起火30秒,火焰温度就达到134摄氏度;起火100秒时,火焰温度升到了320摄氏度;起火240秒后,火焰温度已达到610摄氏度,屋内烟气温度接近300摄氏度!

南京一小区火灾致15死44伤,又跟它有关!充电安全隐患,上海如何消除?

  实验现场,电动自行车起火产生大量烟气

  电动自行车起火燃烧后,不仅火势凶,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尤其是一氧化碳。“电动自行车除骨架外,其余部件多由塑料、橡胶和聚氨酯材料制成,包括电池中也含有化学品,这些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消防救援人员说,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600ppm时,短时间内就会引起人窒息死亡。

  实验过程还显示,电动自行车产生明火2分钟内,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已经迅速充满整个屋内,并且不断往外冒。

  “如果电动车在楼道充电中起火,烟气就会顺着楼道上升,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逃生方法,在穿越楼梯逃生时,容易吸入高温有毒烟气,十分危险。”消防救援人员说,人体在火场中耐热极限温度是60度,如不采取合理的逃生方式,高温毒烟比明火更加致命。此外,停在楼道里的电瓶车着火,还极易引燃楼道内堆放的杂物及电表箱等,可谓雪上加霜。

  集中充电、智能梯控,治理乱充电顽疾

  为了消除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和停放带来的安全隐患,相关规范和管理措施正在不断完善。

  2021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明确,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及其两侧影响通行的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内区域停放、充电。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安全充电场所建设,“为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及“为老旧小区内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被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随着管理制度和相关设施的完善,市民群众的安全充电和规范停放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静安寺附近的申田大楼是一个老式小区。尽管空地面积很小,小区仍在寸土寸金的楼栋旁开辟出了一间车棚。走进车棚,只见数十辆电瓶车在过道两边整齐停放,有的正在充电。每个车位都有对应的插座,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一应俱全。

南京一小区火灾致15死44伤,又跟它有关!充电安全隐患,上海如何消除?

  申田大楼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车棚

  大楼的保安师傅回忆,自从有了可充电的停车棚,几乎没有居民再把电动自行车推进楼道了。“我们负责保洁的同事每天也会在楼道里看的,如果发现电动自行车放在楼里,我们会找居民把车推出来停到车棚里。”

  但也有一些小区,尽管有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仍有居民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里。静安区延平路某高层小区,地下一层建有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车库,车库也有很多空位,可很多居民却把车停在小区地面上。

  记者看到,该小区里的电梯口、楼门口全都贴有“电动车不能上楼”标识,且小区楼下设有监控,但记者随机走访发现,仍有电动自行车停在楼道内。

南京一小区火灾致15死44伤,又跟它有关!充电安全隐患,上海如何消除?

  仍有居民将电动自行车推进楼道

  有小区居民表示,充电棚内充电设备有限,“车库坡道很陡,晚上去过几次,根本抢不到位置,不如推到楼道里方便”。也有居民说,地下集中充电车库充电有点贵,“充满一次要两三元,自己在家充,几毛钱就够了”。

  对于这种情况,上海一些小区安装了智能梯控,防止电动自行车违规上楼。静安达安花园小区就增设了梯控装置的尝试,只要有电动自行车进入楼栋,电梯就会停运。

  “没装梯控拦截系统前,再怎么宣传、警告都收效甚微。”物业人员说,此前安全宣传没少做,物业公司、居委会、街道办的联合检查也有,但楼道里常能看到停放的电动自行车。“直到这个系统启用,情况一下子好了。有的车主不满意,来找我们理论,但是为了安全我们反复说反复讲,最后还是可以做通业主工作的。”

  老旧小区安全充电场所存缺口,如何消除隐患?

  这些举措,进一步缓解了电动自行车无安全充电场所的问题。但同时也要看到,尤其是中心城区的老旧小区,安全充电场所仍存在较大缺口。

  住在静安某老小区的汪女士有一辆电动自行车,用于上下班通勤到地铁站。两年多时间里,她一直手提电池到4楼家中充电,平均每周充电一两次。但每次看到电动车自行车在家充电引发火灾的新闻,汪女士总是心里一紧。“没办法,小区没有集中充电装置,难道买了不骑?”她表示,如果小区有集中充电点,自己很愿意去那里充电,“毕竟在家充电有危险,谁也不想冒这个险”。

  类似情况并不少见。上海部分老旧小区由于空地有限,无法满足集中充电设施的建设要求。也有一些居民区,因为资金短缺、管理责任不清晰等原因,导致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改造陷入困境。“搭新的车棚要钱,跟停车库放在一起,车主担心一旦出事波及自己,所以这事在小区永远没法通过。”一些新小区的居民告诉记者:“放在老式小区可能政府还能补贴一点,我们这样几乎没有可能。”

  面对这些现实情况,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难题是否有其它解决办法?记者注意到,在上海街头和部分社区,一批电瓶车智能换电柜和充电柜,为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提供了新思路。“有些小区管得严,不允许住户将电瓶带进室内充电。也有用户安全意识比较强,担心回家充电发生意外。”某品牌智能充电柜运营方工作人员介绍,充电柜刚好能满足这部分群体的需求。“一般用户晚上下班后入柜充电,第二天白天上班前取出,每块电池在柜内停留的平均时间为10小时左右。”

  这些智能充电柜具备高温报警、过载保护、漏电保护、自动灭火等十余项功能,能有效保障电瓶充电安全。“目前在用的智能充电柜,大多已经跟公安、消防物联网、社区综合治理平台等联网,实现电瓶车充电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消防救援人员表示,在一些不具备集中充电场所改造条件的老旧小区,智能充电柜作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管理的有效补充,通过“车电分离”的方式,能进一步降低火灾隐患,减少灾害损失。

  一些市民表示,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和停放问题已经成为上海城市管理的一道难题,希望有关部门摸清电动车底数,加强登记管理,并根据小区实际情况,或增设改造停车充电场所,或跨社区提供集中管理服务。此外,属地和执法管理部门也要加大对楼道停放电动车或充电等危险行为的发现和处罚力度,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邬林桦

[责任编辑:崔珍妮]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9
简牍,取材竹木、记载文字,是纸张发明前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4月24日,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工作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竹简残片。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4月24日,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工作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竹简残片。
29
当日,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携手北京联合货币兑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地铁8号线王府井站开通货币兑换服务。王府井站货币兑换店可提供美元、欧元、日元等40余种货币的即时兑换服务,便利境外游客支付需求与本地居民出境金融需要。
29
4月27日23时5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二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8
由中铁二十局集团等单位承建的雄商高铁枣清特大桥完成箱梁架设,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雄商高铁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之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55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28
今年52岁的彭春林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供电段柳州水电检修车间电机检修工。
28
当日,2025年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开秧门”暨首届加榜“T”田秀活动举行,通过“开秧门”春耕仪式、传统农耕文化展示、梯田走秀等活动,展示当地古老的农耕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27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4月23日,“丝路宁夏文创”团队成员张哲(左一)、景利军(左二)、赵亮(右二)、杨柳钰在宁夏银川西夏陵博物馆采集文创素材。
27
当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幕。本届科交会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海内外两千多家企业和近两百所高校院所参展,总布展面积20000平方米,设有序厅、科技引领、产业创新、生态赋能、“双招双引”路演对接以及新技术新产品体验等6个展示对接区,展示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将举办十场专项对接活动,开展项目路演、交易,促进科技项目落地。
27
“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跨越鄂西,连接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等景区,串联起7处世界级自然与文化地标、12处国家5A级景区。“神武峡”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路跨越鄂西,连接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等景区,串联起7处世界级自然与文化地标、12处国家5A级景区。
2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