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2024-02-23 12:47来源: 新闻坊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说到阿拉上海电视台的主播

  印海蓉

  相信坊友们都很熟悉!

  之前在《繁花》里的真实“演出”

  让不少人都大呼惊喜!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当时就有不少坊友留言

  这些珍贵的播报画面

  也是宝贵的上海记忆!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话说最近小坊的同事

  在一条新闻的采访过程中

  无意间“挖掘”出几段

  更为久远的新闻画面!

  34年前,也就是1990年

  印海蓉曾采访过一位“沪上红人”...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事情还要从报刊门市部说起...

  曾几何时

  报刊门市部、书报亭

  是上海人不可或缺的记忆...

  在《繁花》中,阿宝靠在书报亭边等爷叔、发梦想,书报亭上贴着“代售邮票”“代寄明信片”“拍照”“长途电话”...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神秘的书报亭老板

  更是“消息”百事通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不过在90年代

  有一个人真的

  因“卖报纸”而上过电视!

  早在1990年

  吴淞路上的报刊门市部

  在上海小有名字

  当时刚卖了两年报纸的姜俊

  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卖报状元"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据了解

  姜俊当时每年零售报刊60万份

  营业额超过11万9千元

  居全国报刊发行系统之首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那时的他32岁

  由于出色的业务能力

  印海蓉就曾经去采访过他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印海蓉:你对小姜的服务态度满意不满意?

  顾客:服务态度顶呱呱,没话说的,他非常热情,而且他为我们买报的人着想,有时候我要是来晚的话,他知道我喜欢什么报纸,他给我留一份在那里。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这份状元的成绩单的背后

  是每天的披星戴月

  姜俊每天凌晨5点多去取报

  然后开始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忙碌

  "现在报纸经营品种大概是315种左右,我基本上一天要接待3000多个读者。"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每天早上我总是5点半来这里取报纸,这里报纸比较多。"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为了使得动作快

  姜俊点报纸也是有技巧的

  ↓↓↓

  "我们点报纸是这样子点的, 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五、三十五四十…抽开以后,再把它合起来这样子读者买起来就一张张动作比较快,再一张张嵌进去。"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来买报的很多都是老顾客

  姜俊常常一看到人

  就能把他要的报纸给准备好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忙过早高峰

  姜俊还会为老顾客留好需要的报纸

  他们有空时来取就行

  这是当时的小姜自创的服务

  ——预约留报

  获得了客人们的一致好评

  姜俊因卖报纸成了全国劳模

  还和很多读者成了老朋友

  顾客:我认为这是上海滩唯一一个可以挑报纸的地方,其他地方不给你挑。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看到这些珍贵的画面

  是不是也勾起了你的记忆?

  如今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

  大家习惯了刷手机获得各种资讯

  报纸、杂志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不知不觉间

  姜俊所在的报刊门市部

  成了仅存着的最后一家...

  最近门市部的租约即将要到期

  最后一家报刊门市部

  也许真的要说再见了!

  虽然从小伙"熬"到了爷叔

  但姜俊的生活从来没有改变...

  37年来每天清晨6点开门卖报

  日日做满13个小时

  不曾休过一天

  这间门市部见证了报刊的黄金时代

  也记录了姜俊从小伙儿

  变成大叔的大半人生

  不时有顾客专程来买报

  老姜还是和曾经一样

  总能飞快地找到他要的那份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吴淞路529号,一个有些老旧的报刊门市部,12平米的空间铺满了1000多种报刊杂志,守着这里的是65岁的姜俊。连顾客都说:"过节都不休息,实在不容易。"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然而时代在变

  纸质报刊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

  老姜已经过了退休的年纪

  但他的报刊门市部仍然

  每天准时营业

  和读者之间的默契和承诺

  也依然没有变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现在

  来门市部的除了一些老顾客

  还多了不少新面孔

  顾客:今天新闻晨报头版正好是张学友演唱会的内容,我是代一个朋友来买的,她现在人在日本。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顾客:一个朋友的女儿写了篇文章在上面,让我看到就买两本。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顾客:我是广东中山过来的,我觉得报刊亭是承载一种历史。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只要有顾客买报

  就会让姜俊感到自己的存在

  是有意义的

  ↓↓↓

  "我感到很高兴,真的很高兴,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我就是觉得可惜,所以才一年一年留下来,我尽职尽心在这个亭子里,但是总有一天要离开这个亭子的。"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这一天,或许就要来了...

  ↓↓↓

  今年

  这间门市部的租约将到期不续

  告别的这一天

  也许终归是要来了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卖报状元"姜俊

  把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都留在了小小的报刊门市部里

  回看着年轻时的自己

  老姜很是感慨

  他说

  当年最高兴的

  就是每天当顾客从他这里

  买到称心如意的报纸

  高兴而归的时候

  "当初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现在已经六十五岁了,希望报刊门市部继续生存下去,即使我退休以后也有人传承,也希望广大的读者能买到他所喜欢的报纸,这是我的心愿。"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不让读者吃闭门羹"

  是老姜一直以来的座右铭

  他就这样

  在小小的报刊门市部里守了37年

  守着这份和读者间的信任与承诺

  老姜希望

  门市部还能有机会继续生存下去

  人们想买报的时候

  还能够买得到报纸

最后一家要关了?上海人的回忆!印海蓉30多年前采访过的小伙,如今还在坚守...

  时代在飞奔,大家习惯了手机轻点、了解一切,但用一辈子认认真真地做好这一件事的姜俊相信,飘着墨香的实体报刊、杂志,依旧会有人需要,依旧有着不能被完全替代的人文力量。上海,应该能留得下更多有温度的文化符号、城市情怀。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

  你家还买报纸吗?

  关于报刊门市部,

  你有哪些记忆?

  对于实体报刊的未来,

  大家怎么看?

 

  记者 吴骥 蒋文越  濮妍(实习) 冯丹(实习)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国球”点燃了京西的激情。与此同时,看台上八位特殊观众的身影被镜头捕捉——他们是受邀前来观赛的外卖骑手,是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奔跑者”。
06
长假期间,“科技+文旅”的文旅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潜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无处不在,为“双节”假期增光添彩。长假期间,“科技+文旅”的文旅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潜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无处不在,为“双节”假期增光添彩。
06
在5日于挪威弗勒举行的2025年举重世锦赛男子71公斤级别的比赛中,中国选手何岳基夺得抓举单项金牌、总成绩铜牌,并刷新了抓举世界纪录。
06
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连绵阴雨初歇,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05
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曾是皇家专属的禁苑,如今成了万民可入的文化殿堂。昔日的皇家红,如今成了每个普通人都能定格的“家国色”。
05
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
05
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
04
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
04
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
04
0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