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蒙老爷庙口岸,八级大风,-25℃。
“0303,入境车辆已查验完毕,是否放行?”“可以放行!”上午11时许,随着对讲机中传来指令,一辆货车在民警王昌健的监护下轰鸣着驶过国门,后续货车随即驶入待检区。
“您好,请出示证件。”大风吹得王昌健站立不稳,他一手抓住货车门把手,一手按着头上的棉帽子。检查完证件,接下来是对驾驶室和车厢进行检查,他率先爬上驾驶室。
“逢车必检,见缝就查,任何一处细节都马虎不得。”王昌健说着,一边对驾驶室内的后备箱、工具箱等部位进行检查。由于驾驶室内温度较高,一轮检查下来,他的额头上已经布满小汗珠,记者身上也渗出了汗。
“来,擦擦汗再下去。”王昌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毛巾,记者有些疑惑,但还是照做。当我们费力推开车门,狂风卷着碎石砂砾呼啸而过,额头的薄汗瞬间被蒸发。“车厢内外温差有40摄氏度,不把汗擦干,一准感冒。”王昌健说。
“今天算好的,风力最大时能达到12级以上。”王昌健介绍,老爷庙口岸位于距离哈密市区320多公里的戈壁无人区,古丝绸之路时,通关商旅为保平安在这里修建“关老爷(关羽)”庙,口岸因此得名。口岸环境恶劣,“一年两场风,一次刮半年”。风力大时,民警都要互相搀扶着才能上下勤,有一次,一名女民警下勤时被风吹向蒙古国方向,快到边境线才被其他民警拉回来。
王昌健说,老爷庙口岸目前主要进口蒙方铁精粉,在国门另一侧的蒙古国荒芜戈壁中,耸立着一座座“黑山”,春秋两季口岸风力最大时,裹挟着铁矿砂,形成一堵黑色的“沙墙”不断向国门逼近,“比沙尘暴还壮观”。
13时许,上午的勤务终于告一段落。王昌健和战友们回到室内脱下棉衣休息,记者这才看到,民警们的棉衣、棉裤、围脖贴满了“暖宝宝”,但脸蛋和双手还是被冻得通红,呼出的哈气让眼睫毛结起了冰晶,警帽、围脖挂满了白霜。“头上结冰,身上出汗,大家都习惯了。”
“天气预报明天-26℃,估计会下雪,得去看看树裹好了没。”王昌健说着便起身拿起外套,“诺,那是今年夏天刚成活的沙枣树。”顺着他指的方向,几株“枯枝”上裹着被褥,其中一棵树上的被褥被风吹散了一半。
“口岸环境不好,连沙枣、骆驼刺都难以生存,能把树种活不容易!”王昌健说,口岸夏天地表温度能达到65摄氏度,地上是盐碱,地下土壤含有大量的硭硝成分,为了把树种活,他们每年都要挖开戈壁两米多深换土。
“只有把根扎牢扎深了,才能留得住!”看着被风吹得左右摇摆、又倔强挺立的沙枣,王昌健若有所思地说。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张佳 王婧语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