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患病老人住养老院,五名子女为何无一人愿支付寄养费?

2024-02-22 18:07来源: CCTV今日说法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

  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

  强迫我出钱

  这是不可能的

  我随他怎么养

  但养老院的钱

  我一分不出、一厘不给

  ”

  是否赡养过母亲

  姐弟四人各执一词

  杨启兰是江苏省金湖县一个82岁的老人。自从十年前丈夫去世后,她大部分时间和她的小儿子董建银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朴实但安稳。

  不料,三年前,杨启兰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病,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董建银担心母亲闹事,就将母亲带回乡下老家。在乡下,董建银必须时刻照看着母亲,防止她发生意外,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工作。为了赚钱养家,董建银决定将母亲送至金湖县的一家养老院。

82岁患病老人住养老院,五名子女为何无一人愿支付寄养费?

  然而,董建银仅支付了头一个月2400元的寄养费用,之后,杨启兰一直在养老院住着,但董建银再也没交过钱。

  杨启兰有5个子女。据董建银说,是因为哥哥姐姐不来照顾母亲,导致他的负担过大,才不得已把母亲送到养老院。况且,子女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哥哥姐姐也需要支付寄养费用。

  董建银的话让他的3个姐姐既气愤又委屈。三姐董建华表示,母亲患病后,为了减轻小弟的负担,姐妹3人即使居住在不同的城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对方家里把母亲接来轮流照顾。

82岁患病老人住养老院,五名子女为何无一人愿支付寄养费?

  大姐董建平也解释道,小弟把母亲带回乡下后,是由于交通不便,三姐妹的身体也都不好,这才减少了看望照顾母亲的次数。

82岁患病老人住养老院,五名子女为何无一人愿支付寄养费?

  令三姐妹伤心的是,如今的杨启兰除了小儿子,谁都不认识,想要去照顾她的女儿也会遭到她的排斥。因此,董建银所说的不照顾母亲完全是子虚乌有。

82岁患病老人住养老院,五名子女为何无一人愿支付寄养费?

  对于寄养费一事,三姐妹认为,如果她们事先得知小弟有把母亲送到养老院的意愿,她们愿意出钱。可事实是小弟未和她们商量就将母亲送到了养老院,如今又要求她们支付费用,她们不同意。

  是否承担寄养费

  兄弟二人各持己见

  除了3个姐姐,董建银的哥哥董建忠对小弟将母亲送到养老院的事也不知情。董建忠认为,他并非不愿意赡养母亲,而是本就不该支付母亲的寄养费,因为他和董建银之间曾对老人赡养问题进行过明确分工。

  2014年,董家姐弟的父亲过世,家中还有年迈的祖母和母亲杨启兰。按照当地的风俗,出嫁的女儿不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所以,董建忠和董建银就两个老人的晚年生活安排签订了一个协议,即董建忠负责赡养祖母,董建银负责赡养母亲,老人的生养病老和丧葬费用全部由负责人承担。

82岁患病老人住养老院,五名子女为何无一人愿支付寄养费?

  董建忠回忆,当年自己为了服侍祖母,停掉了在上海的生意。祖母百岁时为其风光祝寿,祖母的葬礼他也认真筹办。整个过程中,董建忠没有要小弟一分钱。所以,董建忠认为,既然把母亲送去养老院的决定是小弟私自做的,母亲入住养老院的商业合同也是小弟签的,自己是不可能出钱的。

82岁患病老人住养老院,五名子女为何无一人愿支付寄养费?

  可董建银却觉得,自己也有按照协议要求承担母亲日常花销等费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子女没有照顾母亲的义务。所以,他主动交了自己那部分的寄养费,剩下的应该由哥哥姐姐来补齐。

  子女赡养父母义务不容推却

  姐弟五人补齐费用合法合情

  就在董家姐弟为了寄养费之事僵持不下时,养老院的负责人也感到十分为难。一方面,他们不能把杨启兰撵出去,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愿意继续为董家姐弟之间的争执承担损失。

  2023年2月,在杨启兰老人入住养老院8个月后,养老院将其和儿子董建银一起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对方支付拖欠的寄养费16800元,并要求杨启兰的其他四名子女对这笔钱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82岁患病老人住养老院,五名子女为何无一人愿支付寄养费?

  2023年3月,江苏省金湖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一案件。承办法官认为,根据《民法典》以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本案中,虽然是小弟董建银和养老院签订的服务合同,但是其他几个子女对于寄养费仍然有支付义务。

  因此,尽管当地风俗不要求出嫁的女儿赡养父母,以及董建忠和董建银签订了赡养协议,但姐妹三人和董建忠仍然需要履行赡养义务,支付母亲在养老院的寄养费用。

82岁患病老人住养老院,五名子女为何无一人愿支付寄养费?

  据此,一审判决被告杨启兰、董建银向原告支付寄养费16800元,被告董建忠等四人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判决生效后,由董建银出面,将此前拖欠的寄养费全部补齐。

  普法时间

82岁患病老人住养老院,五名子女为何无一人愿支付寄养费?

  Q1:

  本案中,董建忠等人认为,他们不是养老服务合同的相对人,所以他们不愿意支付寄养费,这个理由能成立吗?

  A1: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按照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未签字的子女不是合同的当事人,所以不受合同的直接约束。但另一方面,按照我国《民法典》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所以,养老院提出的这一项权利主张,实际上类似于代位行使老人的赡养费请求权。在这种情况下,其他未签字的子女对于寄养费仍然有支付义务。

  但由于未签字子女不是合同的当事人,所以对于支付寄养费的标准是要按照赡养费支付标准来考量的。如果有某一个赡养义务人擅自订立了价格特别高的养老服务合同,那么对于其他未签字的赡养义务人来说,他们可以主张过高费用的抗辩,按一般生活水平,来承担相应的寄养费给付义务。

  Q2:

  早在2014年,董家兄弟签了一个协议,一个赡养祖母,一个赡养母亲这个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呢?

  A2:

  多个赡养义务人之间其实是可以进行一个内部的约定,关于如何进行生活的照料、精神的慰藉,还有这样相关费用的分担。只要这样的协议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公序良俗,是可以签约并具有法律效力的。

  但是客观来讲,他们的分摊协议对于本案当中寄养费到底如何分担的问题,其实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说,本案当中大儿子可能已经履行了赡养奶奶的义务,那么在分担母亲的寄养费的时候,这个情节是需要考虑的。

  案件来源 |《今日说法》节目《寄养费之争》

  记者 | 刘文臣 郭震宇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22日,青银高速公路增设唐山路互通及连接线工程唐山路隧道主体正式完工,全面进入隧道路面与装饰施工阶段。9月22日,青银高速公路增设唐山路互通及连接线工程唐山路隧道主体正式完工,全面进入隧道路面与装饰施工阶段。
23
金秋时节,各地农民在田间地头忙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金秋时节,各地农民在田间地头忙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金秋时节,各地农民在田间地头忙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3
为全力应对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可能带来的严重的风雨浪潮影响,福建渔场渔船回港,船上人员上岸,切实落实防范措施。为全力应对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可能带来的严重的风雨浪潮影响,福建渔场渔船回港,船上人员上岸,切实落实防范措施。
23
9月20日至23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9月21日,观众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智能机器人展区参观一款人形机器人。
22
新疆尉犁县境内的塔里木河南岸防沙治沙区的罗布麻种植区(左)和固沙草方格(右)(无人机照片,9月20日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当地通过发展罗布麻产业,“管寸草不生的沙漠要土地”,实现人进沙退、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新路。
22
近日,江苏农垦江心沙农场位于常州金坛长荡湖和钱资湖畔外拓基地的8000余亩高粱陆续成熟,迎来采收季。近日,江苏农垦江心沙农场位于常州金坛长荡湖和钱资湖畔外拓基地的8000余亩高粱陆续成熟,迎来采收季。
22
9月19日至23日,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吉林长春举行。9月19日至23日,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吉林长春举行。9月19日至23日,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吉林长春举行。
21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成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这里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是科尔沁草原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成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这里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是科尔沁草原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21
9月19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开幕。9月19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开幕。9月19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开幕。9月19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开幕。
2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