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青岛称得上是“热辣滚烫”。
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的春运热力图分析中,青岛与北京、西安、哈尔滨等城市一起,成为南方居民前往北方的十大热门目的地。在这个龙年春节,不仅“尔滨”,青岛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南方小土豆”。
更值得惊喜的是青岛老城区的人气回归。在抖音等平台,配上电视剧《繁花》主题曲的青岛老城区短视频热度高涨,线下流量的热度也丝毫不逊于网络流量。2月14日,青岛老城区还“火”上了《新闻联播》,青岛里院给全国观众带去了属于青岛的年味儿。
高涨的人气,拉动着春节期间青岛各个方面的数据一路上涨。
根据青岛市文旅局数据,春节假期第一天至第八天,监测A级旅游景区70家,共接待游客375.71万人次,同比增长118.83%,营业收入8495.63万元,同比增长43.54%。
据青岛市商务局统计,春节假期(正月初一至初八),10大重点商贸企业(集团)累计实现销售额5.9亿元,同比增长10.3%。
节日期间,青岛对外交通运输总量190.86万人次,日均23.86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141.57%,同比2019年增长44.67%。
红红火火的龙年开局,青岛“火”了。
1、老城区人气“重回”千禧年
“海鸥真的吃不下了。”
在青岛栈桥的相关短视频下面,总能“整齐”地出现类似评论。春节期间,许多人都在开玩笑,说栈桥周边人比海鸥多,一人喂一口,也能撑得海鸥不敢靠岸。人与海鸥的和谐相处,也成为龙年春节属于青岛的独特画面。在同程旅行发布的春节数据报告中,青岛栈桥喂海鸥被列为春节社交网络的爆点之一。
相较于栈桥的“火”,以中山路、大鲍岛为代表的老城区的人气回归,则带给了青岛人更多惊喜。据统计,假期前5天,中山路商圈客流量超过125万人次。网友“青岛吾人猫”在抖音发布评论说:今年的中山路确实不一样,改造了这么多次,这次最有以前的感觉,让我想起千禧夜的人山人海。
这是许多青岛市民的共同感慨,与老城区经过改造后的灯火辉煌相比,人气回归的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或许更能够让青岛人感受到温暖和安慰。
在经历了从外在硬件到内在业态全方位的升级改造后,今年春节的青岛老城区,终于以一个“完全体”的状态向四海宾朋开放,“民国风”的建筑、“中国风”的布置之外,还有“潮流风”的业态:
图片来源:上街里
第二届青岛·市南新春逛街里节,以中山路为轴线辐射周边片区,中山路、海誓山盟广场、太平路、劈柴院、太兴里、四方路黄岛路三江里等六大主题街区实现全域欢动,呈现一场融汇美景美食、潮流时尚、节庆年俗的新春文化旅游盛宴;
中山路首部沉浸式街区舞剧《百年中山路》,带着观众回到100年前,让中山路的前世与今生在光影中碰撞;
青岛方言展《语言》,历史文学展《文脉》、摄影及评论展《建筑》,品牌快闪《商业》,水滴舞台《民生》……一系列特色活动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
劈柴院里还办起了长桌火锅宴,让浓浓的烟火气再次萦绕在青岛老城区的上空;
大鲍岛的新春市集,横跨海泊路、胶州路和即墨路,沿线不仅有各色美食,还有非遗项目展示,同时突出“沉浸式+演艺主题”的新春漫游体验……
浓厚的城市风韵、红火的中国年味儿、时尚的潮流业态,让青岛老城区在这个春节,线上赚足了声量、线下留住了流量。
2、文旅支撑,消费强劲
今年春节假期,青岛70家景区接待的370多万名游客,贡献了8000多万元的消费。文旅热拉动下,青岛的星级饭店情况也迎来业绩显著增长。假日第一天至第八天,青岛监测星级饭店57家,营业总收入3113.14万元,同比增长22.58%。
在游客聚集的春节假期,青岛也充分发力,把文旅热潮转化为消费热潮,突出“‘乐购青岛’龙年消费节”活动主题,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共同为“火红”的热度再添一把消费火。
从青岛各大商圈数据来看,青岛正在用一系列“新高”来迎接龙年的到来:青岛万象城大年初一客流达10万人次,销售同比增长超10%;青岛银座销售额同比增长10%,客流量同比增长15%;青岛的百年老店春和楼,在老城区人气火爆的支撑下,客流提升40%,营业额提高35%……
图片来源:上街里
据青岛市商务局信息,今年春节假期,青岛消费品货源充足,消费市场购销两旺、繁荣活跃,组织开展新春逛街里、嘉年华、糖球会、赏灯节、年味大集等270多场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商品+服务、购物+体验”的新春促销活动,切实激发了消费者购物热情,增强了市民的消费获得感和满足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节档的电影票房也创下了历史新高。根据灯塔专业版消息,截至2月17日13时50分,2024春节档总票房达78.44亿,超过2021年春节档(78.43亿),打破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纪录。
全国新纪录中,山东也创下了自己的纪录。初一至初五,山东票房超过广东、浙江等省份,其中初二、初四两天跃居全国第二位,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这当中,青岛的票房在省内显著领先,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青岛消费的强劲支撑力。
在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办好“青岛消费促进年”,大力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深化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
龙年开局,青岛无论是老城区的人气高涨,还是各大商圈的再创新高,都是对“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这个核心发展任务的有力支撑。
3、红红火火的春节,热气腾腾的信心
虽然2024年的一季度已经过半,但对于习惯过农历新年的中国人来说,相较于年份的更替,属相的更替好像更能带给人“新年”的感觉。在这个龙年开局的红火新年里,年味儿带来的不仅是团圆的慰藉,更坚定了未来一年的发展信心。
就如同今年春节青岛老城区的火爆,吸引的不仅仅是外地游客,更把许多早已经搬离老城区的青岛人,又再次“拉回”了老城区,看着老城区的灯光璀璨和人声鼎沸,不仅仅是让青岛市民“梦回千禧年”,更让大家坚定了对青岛的城市信心:只要努力实干,没有落不了地的规划、没有实现不了的蓝图。
信心之火可以燎原。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要突出落地、见到成效的关键一年。今年春节假期,青岛老城区的火爆,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前期大量投入和实干之后取得的实效,让人们看到了一个20多年之后人气又重回“巅峰”的中山路。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最能坚定人们的信心,也更能让人相信,那些蓝图上的规划最终一定会成为现实。
今年,青岛的发展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左右,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在高质量发展的各个主战场,青岛还有更加细化的指标: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500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00家以上;滚动推进500个以上技改项目;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400亿元以上;新引进知名品牌首店、体验店等30家以上;新开通5G基站3500个……
复杂发展形势下,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真抓实干的功夫,还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心。因为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是预期经济。经济学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良好的预期是市场主体投融资决策、扩大生产等全部经济活动的核心标的,是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石。
而最能稳定信心的,就是言出必践的实效,就像今年春节爆火的青岛老城区。龙年的红红火火开局,带给青岛的正是热气腾腾的发展信心。
作者: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