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寻龙”记丨召唤文物里的中国龙

2024-02-14 20:57来源: 896汽车调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甲辰龙年到来

  陕西各大博物馆内

  有很多“龙”元素的文物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

  在文物中寻觅“龙”迹吧!

  石峁遗址城墙上的石雕龙

  陕西考古博物馆

陕西“寻龙”记丨召唤文物里的中国龙

  位于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城址,被誉为“石破天惊”式考古发现之一,重要遗存层出不穷。其中,城墙上的石雕龙,也是相当引人注目。这些龙形石雕被发现在遗址的城墙上,呈现出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这些石雕龙的形态非常奇特,有的弯曲优雅,有的龙头呈三角形,与涡虫相似。这引发了我们对古人创造龙形图案的灵感来源的思考。因此,不能不使人想到,古人创造龙形图案,不排除是来源于涡虫这种“虫”。

  在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古代涡虫的图案,这些涡虫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被认为是古人的神秘生命象征。

  西周·铜爬龙

  扶风县博物馆

陕西“寻龙”记丨召唤文物里的中国龙

  铜爬龙是西周时期富有特色的青铜器之一,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有着密切的联系。据说,西周时期的人们相信龙是神灵的象征,能够保佑人们平安吉祥。因此,他们在青铜器上雕刻了许多龙的形象,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护祐。在陕西扶风的海家村,出土有一件西周铜爬龙,它个头很大,形象威严,与商代甲骨文的龙字几乎就是一模一样。这件铜爬龙是一件完美的青铜雕塑艺术品,被誉为商周青铜第一龙。它的造型刚劲有力,展现了西周时期的艺术风格,并且与商代晚期玉器的造型特点极其相似,体现出青铜时代的艺术风格在不同材质上的一致性。

  值得注意的是,龙形象每每以青铜、玉的材质来展现,而铜和玉在古代都是难得的高贵材料。铜爬龙的发现,让我们更加了解古代人们对龙的崇拜和神秘的龙文化。

  秦·青铜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寻龙”记丨召唤文物里的中国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青铜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秦代青铜重器。两条盘曲缠绕的青铜龙,龙体中空,头略呈方形,鼓目、翻鼻、张口,身饰鱼鳞纹,尾盘卷为中空的锥体。龙体分铸焊接成型,形体巨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这两条缠绕的青铜龙,发现时是被文物贩子肢解了准备外运的,所以无从知道它们的出土资料,无从了解它们的故事,只能大概分析出这样大体量的青铜也许是出自秦始皇收兵器铸铜人的时代。但它们被伤害过的身躯,依旧威风凛凛;休整过后,依旧是巨龙腾飞。

  汉·青龙纹瓦当

  咸阳博物馆

陕西“寻龙”记丨召唤文物里的中国龙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构件,是接近屋檐的最下一个筒瓦的瓦头,一般为泥制陶质材料,形状多为半圆或圆形,表面多装饰有花纹或文字。它既有保护房屋椽子免受风雨侵蚀的实用功能,又可美化屋檐的装饰。汉代是中国古代瓦当艺术发展的顶峰。汉瓦当中有一个经典的组合,就是由青龙通常与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图像组成的“四神”纹瓦当。

  这里介绍的是出自汉长安城南郊的王莽九庙遗址的青龙纹瓦当,直径19公分,当面为青龙形象,当心饰一乳钉,龙身体随乳钉弯曲,龙尾高扬作疾驰状,右肢前伸,作行走状,富有张力和动感。

  唐·颜氏家庙碑 “龍”字

  西安碑林博物馆

陕西“寻龙”记丨召唤文物里的中国龙

陕西“寻龙”记丨召唤文物里的中国龙

  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为其父亲颜惟贞镌立,撰文并书,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篆额,此碑建于建中元年(780年),记述了颜家家史、先祖仕途经历及后代学问事业等。碑由楷书书写,字如其人,笔力雄健,气韵醇厚,系颜氏楷书最高成就,现陈列于碑林博物馆第二展室东侧。

  碑的中间刻有颜真卿写下的“龙”字,是具有龙的意义的一块碑。其“龍”字浑厚饱满,极尽盛唐气派。

  唐·鎏金走龙

  西安博物院

陕西“寻龙”记丨召唤文物里的中国龙

  鎏金走龙,唐代,长18厘米,高10.8厘米,西安博物院藏。它左侧双腿向后,右侧双腿向前,仿佛正在迈步行走。龙嘴张开,长舌卷曲,双耳贴于龙首两侧,旁边还有向后飘逸的须发。背脊部的锯齿整齐而挺拔,全身刻画着鱼鳞纹。最富有生命力的是四条强健有力的腿,腿部筋肉突起,气宇轩昂,高视阔步,金灿灿的通体鎏金显得贵气十足,展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和欣欣向荣的气质。

  据记载 ,唐代祭祀大典中会举行一种投龙仪式,这种小巧的走龙或许就是为投龙所用。

  龙年寻龙,万事兴“龙”

  在中国人的眼里

  “龙”是祥瑞和吉兆的象征

  饱含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新的一年

  祝大家欣欣向“龙”

  万象启新!

  转自:896汽车调频

  记者:小迈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目前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逐渐逼近广东,广东省防总决定于当日10时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目前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逐渐逼近广东,广东省防总决定于当日10时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
24
今年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通过农民丰收巡游、农耕技艺体验、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同享秋收喜悦,感受中国乡土的蓬勃生机。今年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通过农民丰收巡游、农耕技艺体验、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同享秋收喜悦,感受中国乡土的蓬勃生机。
24
9月22日,青银高速公路增设唐山路互通及连接线工程唐山路隧道主体正式完工,全面进入隧道路面与装饰施工阶段。9月22日,青银高速公路增设唐山路互通及连接线工程唐山路隧道主体正式完工,全面进入隧道路面与装饰施工阶段。
23
金秋时节,各地农民在田间地头忙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金秋时节,各地农民在田间地头忙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金秋时节,各地农民在田间地头忙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3
为全力应对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可能带来的严重的风雨浪潮影响,福建渔场渔船回港,船上人员上岸,切实落实防范措施。为全力应对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可能带来的严重的风雨浪潮影响,福建渔场渔船回港,船上人员上岸,切实落实防范措施。
23
9月20日至23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9月21日,观众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智能机器人展区参观一款人形机器人。
22
新疆尉犁县境内的塔里木河南岸防沙治沙区的罗布麻种植区(左)和固沙草方格(右)(无人机照片,9月20日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当地通过发展罗布麻产业,“管寸草不生的沙漠要土地”,实现人进沙退、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的新路。
22
近日,江苏农垦江心沙农场位于常州金坛长荡湖和钱资湖畔外拓基地的8000余亩高粱陆续成熟,迎来采收季。近日,江苏农垦江心沙农场位于常州金坛长荡湖和钱资湖畔外拓基地的8000余亩高粱陆续成熟,迎来采收季。
22
9月19日至23日,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吉林长春举行。9月19日至23日,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吉林长春举行。9月19日至23日,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吉林长春举行。
2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