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岸上养、胖鱼要“瘦身”?一池好鱼这样养成

2024-02-06 10:16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过年的餐桌上少不了鱼,对于养鱼人来说,春节前也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上个月,记者去了水产养殖大省湖北,发现这里的养鱼方式有了新变化。

  水库里养变岸上养

  好水养出一池好鱼

  临近春节,在湖北十堰丹江口市蒿坪镇的这家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在拉网起鱼,收获的翘嘴鲌鱼当天就能发往北京市场。

  丹江口市高低位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军涛:目前,我们这个池子一年能产2万多斤鱼,主要销往北京,因为这里水好,产出来的鱼是鲜、细、嫩、入口即化,很受欢迎。

鱼在岸上养、胖鱼要“瘦身”?一池好鱼这样养成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个养殖基地采用的是圆形的池子养鱼,池子里的养殖用水全部来自上游河流,通过内循环系统,三级沉淀过滤,实现好水养好鱼。

  丹江口市高低位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军涛:我们现在采用的陆基圆池,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还能够做到节约用水,养殖周期短,效益比过去大水面养殖高出不少,最重要的是尾水达标处理后,能够环保,不会对库区水环境造成影响。

  “江养”变“池养”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者了解到,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现有各类水域面积193万亩,其中有近60%的水面适宜发展水产养殖。那么这么好的水域资源,渔民们为什么不选择在大水面养殖,而选择在小池子里养殖呢?

  从事渔业养殖30多年的许文化,早些年是在丹江口库区进行网箱养殖。他告诉记者,过去的丹江口库区水面,曾有着“百万网箱下汉江”的壮观景象。

  丹江口市水产服务中心副主任  舒刚:整个库区大水面是网连网、箱连箱,船在上面走都走不直,必须得绕着走。

鱼在岸上养、胖鱼要“瘦身”?一池好鱼这样养成

  2014年底,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成了北方的水源地,为了守护好水源,当地开始逐步取消网箱养鱼的方式。

  十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向登全:当时确实很难,水质要保证,产业也要发展,为了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我们舍弃在大水面养殖,就是为了保水护水,保障南水北调的水质。

鱼在岸上养、胖鱼要“瘦身”?一池好鱼这样养成

  为了帮助上岸渔民谋出路,当地政府先后组织退捕渔民到山东、江苏等地,学习各地先进的养殖技术,引导传统渔民向陆地要效益,参与设施渔业建设。

鱼在岸上养、胖鱼要“瘦身”?一池好鱼这样养成

  目前,十堰的设施渔业规模已经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一。除了圆池子养鱼,在8000平方米的养殖车间里,记者看到59个直径八米、高两米的智慧鱼桶分两列一字排开。像这样一个桶的养殖量相当于5亩水塘,而且每个鱼桶都是一个单独的水循环系统。

  丹江口市奔富智慧渔业基地负责人  许文化:现在养鱼在车间里养,风吹不到,雨淋不到,收入翻了几倍。

  “胖”变“瘦”

  花白鲢“游”出新机遇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十堰,除了养鱼方式发生了变化,鱼的品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胖鱼”正在“瘦身”,瘦身后的鱼儿,肉质鲜嫩、口感好。

  春节前夕,在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的石鼓镇,鱼头王宴正热闹开席。在欢快的唢呐锣鼓声中,身穿蓑衣的村民抬着四条寓意“鱼跃龙门”的新鲜鱼闪亮出场,热热闹闹的全鱼宴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品尝。

鱼在岸上养、胖鱼要“瘦身”?一池好鱼这样养成

  丹江口市石鼓镇镇长  熊欣:这些菜从鱼头、到鱼身、到鱼皮,也是我们当地为了迎新年年夜饭上的传统鱼菜。

  全鱼宴席上的食材原料,都是来自当地设施渔业养殖基地的“瘦身鱼”——花白鲢。

鱼在岸上养、胖鱼要“瘦身”?一池好鱼这样养成

  花白鲢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品种,但吸引这位采购商从几百公里之外来买鱼,不仅看中的是这里的好水出好鱼,更关键的还在于这里的花白鲢“瘦”。

  丹江口市裕水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磊:这个“瘦身”鱼,我们是把别人养殖的肥鱼拉过来,在我们这个地方进行“瘦身”,但是这个“瘦身”,并不是简单过过水,我们会利用特有研发的一些有益菌和藻种进行补充,再加上我们当地富含各种矿物质水源,历时45天的净养,达到30%以上的“瘦身”。

鱼在岸上养、胖鱼要“瘦身”?一池好鱼这样养成

  如今在十堰市,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等各种设施渔业养殖模式层出不穷。据了解,预计到2025年,十堰设施渔业基地规模将达到300万立方米,水产品产量达到10万吨,渔业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刘成  许伟  杨瑶)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经过4个多月提升改造的滇西抗战纪念馆恢复对公众开放。
16
当日,香港海洋公园为首对“港产”龙凤胎大熊猫“加加”“得得”庆祝一岁生日。当日,香港海洋公园为首对“港产”龙凤胎大熊猫“加加”“得得”庆祝一岁生日。当日,香港海洋公园为首对“港产”龙凤胎大熊猫“加加”“得得”庆祝一岁生日。
16
8月15日在西藏定日县森嘎村拍摄的“定日6.8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民房首批入住仪式”(无人机照片)。8月15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森嘎村举行“定日6.8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民房首批入住仪式”,伴随着哈达与祝福,包括定日、拉孜、萨迦等县首批2578户12139名受灾群众正式搬入安全舒适的新居。
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8月15日22时47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出舱航天员陈冬、王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出舱活动期间,航天员陈冬、王杰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及舱外辅助设施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
16
当日,经过4个多月提升改造的滇西抗战纪念馆恢复对公众开放。
16
当日,香港海洋公园为首对“港产”龙凤胎大熊猫“加加”“得得”庆祝一岁生日。
16
当日,2025“汉语桥”天津师范大学“上合之约”学生中文交流营在天津古文化街举行探访活动,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国家的100名青年学子走进古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15
在内蒙古广阔的版图上,镶嵌着一颗玲珑的明珠——阿尔山。它让每位到访的旅人,都能于细微处触摸自然的宏大与生命的奇妙,在慢节奏中体味宁静与安然。它让每位到访的旅人,都能于细微处触摸自然的宏大与生命的奇妙,在慢节奏中体味宁静与安然。
15
华灯初上,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海河岸边,一辆满载欢声笑语的双层“相声巴士”往来穿梭于古文化街、“天津之眼”摩天轮等地标景点间,为游人带来全新的夜游体验。华灯初上,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海河岸边,一辆满载欢声笑语的双层“相声巴士”往来穿梭于古文化街、“天津之眼”摩天轮等地标景点间,为游人带来全新的夜游体验。
15
8月13日,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无人机照片)。西安国际港站也成为了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30000列的车站,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1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