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2024-01-30 20:12来源: 群众新闻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月30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

  在北京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清涧寨沟遗址』

  20世纪4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发现大量商代青铜器,清涧李家崖、辛庄等商代遗址考古工作的种种发现,则显示陕北高原曾是商代方国重要分布区域之一。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为进一步探索黄土丘陵地区的商代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复杂化进程,2022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市、县相关单位组建清涧考古队,以寨沟遗址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收获。

  01

  发现黄土丘陵地区

  规模最大的商代中心聚落

  寨沟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解家沟镇寨沟村,发现有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大型墓葬、小型墓地、铸铜遗存、一般居址点等不同功能的遗迹,密集分布在相邻不同山峁上,遗存密集区占地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遗存丰富、要素齐全、规模巨大,凸显出商代北方黄土梁峁地带方国中心聚落遗址“多峁一体”的分布特征。

  遗址核心区位于一处两沟交会处的山峁——寨塬盖(图1)。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图1 寨沟遗址寨塬盖远眺

  寨塬盖顶部经过人工修平、整体夯筑,平坦开阔,面积约2万平方米。四周为一圈夯土包边墙,现存墙体最高达16米,其内可见分布规律的紝木洞(图2)。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图2 寨沟遗址寨塬盖包边夯土墙

  顶部建造有规模庞大的夯土建筑,发掘揭露出一组由下沉式中心院落和四周廊房组成的建筑群。建筑群整体呈东西向“回”字形,方向约55°,合围区域面积约6000平方米。中心院落东西长43米、南北宽18米、最深1.8米。其四周向外依次是夯土建筑台基和四周回廊(图3)。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图3 寨沟遗址寨塬盖夯土建筑

  建筑群西侧的斜坡门道保存较好,现存长度16.7、宽4.5、残高2.9-4.95米,门道南北两壁各等距设置9根壁柱,地面还有倒塌木柱残存,底为斜坡向外,铺设木板尤为罕见(图4)。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图4 寨沟遗址寨塬盖西门道

  建筑遗址内出土大量李家崖文化陶片及部分石器、骨器、卜骨等遗物,西门道填土内还发现有集中填埋的破碎石磬、石斧、石钺、石铲等残片,部分可基本拼对完整(图5)。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图5 寨沟遗址寨塬盖西门道出土石磬

  02

  发现陶范等铸铜遗存

  彰显当地铜器铸造实力

  寨塬盖以东约500米的鱼塔梁地点,在一段夯土护坡墙基槽中发掘出土30余块陶范残块,可辨纹饰有云雷纹、联珠纹等,器形有簋、觚、觯,陶范纹饰繁缛、精美,殷墟风格突出,显示出当地已具备发达的铸造技术和能力,为探讨当地青铜器来源提供了关键材料。

  03

  首次发现殷商文化圈以外

  数量最多的甲字形大墓

  遗址外围调查发现11座甲字形商代大墓,其中规模最大者长73米、宽41米、深20米,墓葬均口大底小,墓壁有大量不规则的生土台收分。已发掘的后刘家塔墓地位于寨塬盖以东约2.5公里处的长梁顶部,共有4座墓葬,其中M1为一条墓道的大型“甲”字形墓,总长39米、深12米,出土青铜车马器、兵器、玉器、骨器、漆器、龟甲等精美随葬品。瓦窑沟墓地(图6)位于寨沟遗址以南,共发现9座甲字形大墓,已发掘的M3总长56米、深17米。本次发现的晚商大墓是商文化圈之外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等级最高的贵族墓地。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图6 瓦窑沟墓地

  清涧商代考古发现是近年来商代方国考古的重大突破,为几十年来黄土丘陵地区不断出土的铜器群找到了明确的考古背景,大量车马遗存的发现为探索我国马车的出现与车马埋葬制度形成,提供了关键的证据。出土的大量青铜车马器、兵器、玉器、骨器、漆器、龟甲与殷墟高等级贵族墓葬物质文化相同,金耳环、蛇首匕、陶器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黄土丘陵地区与商王朝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强烈影响。

  总之,清涧商代考古的最新发现,揭示出商代晚期陕北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对探讨陕北地区商代方国政治地理结构、了解殷墟时期中原与边陲地区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入选项目

  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湖北荆门市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新疆吐鲁番市西旁唐宋时期景教寺院遗址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遗址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入选

  入围项目

  1、河南叶县余庄龙山文化遗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平顶山市文物局 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内蒙古清水河县后城咀新石器时代石城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清水河县文物保护中心)

  3、河南郑州市书院街商代贵族墓地(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4、青海都兰县夏尔雅玛可布青铜时代遗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西北大学)

  5、甘肃礼县四角坪秦代礼制建筑遗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

  6、新疆喀什市汉唐时期莫尔寺遗址(中央民族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7、山西霍州市陈村金至清时期瓷窑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综合:新华社、文物陕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
20
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
20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5月18日上午,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的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
19
5月18日,河北唐山南堡盐场的工人将收获的春盐装船(无人机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盐场的35万亩盐田迎来春盐收获期,工人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收获,盐田里处处繁忙景象。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