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变“手雷”?只因一个操作!这份手机充电“保命指南”请查收

2024-01-30 13:18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站着玩手机

  坐着玩手机

  躺着玩手机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

  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

  不少人手机就放在枕边充电

  一充就是整整一夜

  殊不知这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手机变“手雷”,只因......

  1月12日,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某小区一房间着火,邻居发现火情后第一时间拨打119报告火警。

  消防救援部门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待到达现场时,户主已使用楼道灭火器,将明火彻底扑灭。所幸处置及时,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经调查,火灾起火原因为手机长时间放在床上充电,导致锂电池热失控引燃被褥等可燃物所致。

  手机长时间充电充电器长期不拔,这些不起眼的坏习惯往往就是火灾事故的“始作俑者”。不过手机事故的发生也是有前兆的,充电时发现以下四种情况,请一定要注意!

  手机的四个“求救”信号

  1.手机严重发烫

  手机出现意外时,一般伴随发烫的现象。充电时,如果出现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要及时停止充电,并关闭手机后台的运行进程,将手机待机冷却至正常温度。

  2.手机充不上电

  手机总是充不上电,在排除充电器损坏的可能性之后,基本可以确定是手机电池出现问题,这时应立即送去检修。

  3.数据线破损

  一些老旧、劣质充电数据线,由于长期使用,会出现表皮破损、内部绝缘物质老化等现象。使用破损的数据线充电,不仅容易出现短路现象,引发火灾;当数据线内部金属线裸露时,还可能导致漏电,给人带来危险。

  4.电池外观出现变化

  手机电池表面鼓起来,甚至有液体流出,是手机电池老化、损坏的表现。如出现此类现象,建议不要再使用手机,更不要对手机进行充电等操作,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将手机送修,避免意外发生。

  如何与手机“和平共处”?

  面对“危机重重”的手机,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

  又有哪些危险行为应规避?快来学习吧↓↓↓

  1.不要将手机置于高温环境下

  高温会导致电池热量过高,使其爆炸,充电或放置手机时,要选择远离高温的地方。

  2.充电过程中尽量不要打电话

  充电时手机会产生热量,这时打电话,热量会快速提升,容易引起危险。

  3.避免长时间给手机充电

  手机不要整夜充电,发现手机过烫,应尽快停止操作。不要将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容易加速老化,引发火灾。

  4.尽量使用原装电池和充电器

  不要使用劣质电池,不同手机充电器不要混着用,混用充电器则会损坏电池造成爆炸。

  5.减少手机磕碰摔伤

  大屏手机磕碰后容易导致内部变形,如果手机内电子元件刺破电池软膜,可能导致电池自燃或爆炸。

  6.避免手机受潮或进水

  电池遇水容易引起短路,充电前要检查电池和充电器有无受潮或进水现象。

  7.充电时不要将手机放在易燃物上

  不要将正在充电的手机放在木质家具或布质材料上。

  “充电宝”变成“充电爆”?

  生活中我们常要用到充电宝,然而充电宝使用不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破损、高温都会引起充电宝起火。如果遇到充电宝起火,该采用哪种灭火方式呢?

  锂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极不稳定,在摩擦碰撞或遇热时,容易产生高温和火花,甚至自燃。因此,使用充电宝请务必注意:

  避免使用外壳破损的产品。

  避免存放在厨房、暴晒的汽车内等高温环境下。

  一旦充电宝起火,应用水及时灭火。

  春节将近

  大家在用手机抢红包或刷视频时

  务必小心

  以上关于手机充电指南

  请一定收好

  平安过新年

  安全记心间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10月24日在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施工现场拍摄的宜章北枢纽互通(无人机照片)。近日,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右幅主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中建五局施工人员正抓紧铺沥青,为12月底如期拉通奠定基础。
25
10月24日,由中铁十四局和铁建重工集团联合打造的“龙岗二号”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这台盾构机整机长约117米,总重量约3600吨,开挖直径14.31米,将应用于深汕高铁龙岗隧道建设。
25
深秋时节,各地秋色斑斓,美如画卷。
25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