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为中医学的总纲,中医理论中认为昼为阳,夜为阴,人体顺应阴阳,于是就有了寤(睡眠)和寐(觉醒)的交替。《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朝则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说明睡眠的节律受阴阳节律的影响。在阴阳学说的纲领下,中医理论认为睡眠与营卫运行、心肾协调、魂魄学说均相关,而一旦人为打破这种平衡,就会导致阴阳的失衡,从而引起脏腑功能的失调并引发疾病。
用大家所熟悉的《子午流注》也能帮助理解熬夜所造成的危害。子午流注理论是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时辰,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结合。
1、子时
子时(23:00—1:00)为胆经“执勤”的时候,《黄帝内经》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取决于胆的意思是五脏六腑的功能发挥,取决于胆的生发功能,只有胆气生发了,全身的气血才能运行流畅。另外,胆还主决断,为心之母,所以熬夜很容易出现胆怯、心悸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这都是因为胆气受损,以及胆气虚致心气虚所致。
目前西医将一种疾病命名为“胆心综合征”,指的就是因为胆道系统疾病而引起心绞痛、心律不齐,甚至心梗等心脏疾病的临床综合症。
2、丑时
丑时(1:00—3:00)为肝经“执勤”的时候,肝主藏血,《黄帝内经》中提到“故人卧血归于肝”,意思是保证按时的睡眠,血液才会顺利回归肝脏。肝以血为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因此熬夜会损伤肝藏血之功能,肝不得养,则肝阳上亢,血压就会升高,这也是很多高血压患者觉得,熬夜后晚上甚至第二天血压都会升高的原因。另外,肝主筋,开窍于目,因此熬夜会也会出现醒后的身体筋脉牵引不舒、头晕脑胀、眼花目涩。
3、寅时和卯时
寅时(3:00—5:00)和卯时(5:00—7:00)分别是肺经和大肠经“执勤”的时候。“肺朝百脉”表示人体脉络的气血是通过肺进行输送的,并且“肺主皮毛”,故熬夜的人会觉得面色晦暗、皮肤变差。肺还与大肠相表里,因此清晨是排便的最佳时机,而一旦错过也会引起便秘等问题。(转自: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