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以来,各种病原体交替登场,轮番攻陷人们的呼吸道。继肺炎支原体、腺病毒、甲流之后,近段时间,乙流“后来居上”,开始频繁占据公众视野。
国家流感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我国南方省份自10月上旬、北方省份自10月下旬先后进入本次流感流行季。前期以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流行株,目前部分省份乙型流感病毒占比超过了甲型流感病毒。
社交媒体上,关于乙流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大批患者现身说法。
“乙流这波真的是大招,一到晚上又开始烧了,第四天了依旧38.2℃”;“咳嗽一个月了,肚子都咳痛了”;“乙流后遗症太猛了,真的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27岁,身强力壮的杭州摄像师晓朋(化名),也在这波流感流行中“倒下”了。
从“跟发烧的同事凑近说了几句话”,到“浑浑噩噩连烧几天”,再到“只要人在呼吸,随时都能咳嗽”,至今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身体终于好转的晓朋还是不时能感受到乙流的余威。
(以下内容根据晓朋自述整理)
潜伏期:
跨年演唱会上,同事发烧了
回忆起来,我应该是12月29日被传染的。
当天我作为摄制组工作人员,正在参与一场跨年演唱会的彩排。同组的兄弟彩排到一半,过来跟我说,“发烧很难受,想先回家”。
现场声音本来就比较嘈杂,可能也是因为病了,同事说话声音有点小,我没听清,于是做了一个让我接下来无比后悔的动作——我贴上去凑近了问他:“你说啥?”
后来同事去医院测出来是乙流,我的“祸根”估计就是从那时就埋下了。
刚开始的几天,我还沾沾自喜,跨年演唱会的摄制工作圆满完成,我也可以放两天假了。直到2号晚上聚餐的时候,我开始感觉嗓子有点不舒服,吃完回家开始拉肚子。临睡觉,我还跟女朋友打趣道,“我可能要病倒了,你得照顾我了”,结果没想到,一语成谶。
爆发期:
烧到将近39℃,咳得眼冒星星
3号早上女朋友出差,我送她去地铁站,回来路上买了个煎饼果子。平时几口就能解决,那天完全没胃口,到家只吃下去一半。于是吃了俩橘子,睡了一会。中午起来开了个电话会,感觉整个人不对劲,晕晕乎乎的,浑身发冷。然后开了电热毯,一觉睡醒已经天黑了。晚饭也没吃,玩了会手机就感觉发烧了,一量体温,将近39℃。不想爬起来去医院,掏出去年疫情期间剩的布洛芬,吃了继续睡。
受访者供图
4号也是一直睡觉。上午十一点,我妈打电话给我让我吃点东西再吃药,我就去楼下喝了一碗豆腐脑,回家就是难受,浑身没力,走路走得气喘、咳嗽。回家我就吃药睡觉发汗,出完汗体温就能下去点。
4号晚上我还开车去高铁站接女朋友,她一直念叨我这病咋还不好。整个晚上就是头晕、咳嗽,基本退烧了,但是走路费劲,一吸冷空气就咳嗽。
5号、6号,依旧没胃口,浑身无力,继续躺着,早上一碗豆浆,晚饭一碗面条。期间咳嗽加重,感觉只要人在呼吸,随时都能咳嗽,咳得眼睛冒星星。
蔓延期
抽烟没有烟味,一直干咳
7号,精神状态还是很差,总感觉嗓子有痰,又咳不出来。但是要收拾出差的设备,准备复工了。连着几天没胃口,感觉能瘦点。
8号、9号,出差途中,我发现抽烟的味道都不对了,没有烟味,就是一股烧纸似的臭味。期间也一直咳嗽,但是只有每天早上刚起床的时候咳嗽有点痰,其余时间基本就在干咳。
恢复期
逐渐好转,一吸冷空气就咳得厉害
10号开始,咳嗽开始好一些了,但是一吸冷空气,还是咳得厉害。
之后慢慢恢复,但是一直到现在还没好彻底,偶尔还是得咳嗽几下。
总体上感觉,这波乙流还是挺猛的。我妈在老家,本身是医务工作者,这波流感也中招了,咳了一个月了还没好。
前面几年,我几乎都没有感冒发烧过,备的药都过期了,只有去年新冠阳了一次,这回得乙流的难受程度,仅次于去年新冠感染。
快过年了,还是提醒大家注意防护,尽量少生病,也希望已经生病了的朋友们早些康复。
乙流症状会更严重吗?
久咳不愈怎么办?
甲流好了还会得乙流?乙流症状会更严重吗?退烧了,咳嗽好不了怎么办?我们来听听浙江省立同德感染科主任翁卫东主任医师,以及杭州市红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何飞主任中医师的建议。
翁卫东主任医师介绍,甲流和乙流是流感病毒的两种不同类型,有一定差异,感染甲流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无法提供对乙流感染的有效防护,因此,在感染过甲流后,免疫力低下人群,仍可能感染乙流。
最近这一个多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发热门诊成人、儿童患者数比以往同期明显增加,其中一半左右是流感患者。这几周,乙流感染患者上升较快,已经占到了40%,儿童、青壮年的发病人数比以往大幅度上升。不少患者反映症状也比甲流要严重。翁卫东主任说,甲流和乙流的症状其实是差不多的,但跟普通感冒有明显区别,流感的发烧是突然起病,体温偏高一般在38、39℃以上,还会伴有全身关节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会持续3~5天甚至一周。
“从症状上无法严格区分甲流和乙流,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后,要到医院做抗原或核酸检测,明确诊断有利正确治疗。”翁卫东主任也强调,流感抗原检测阴性不能排除流感诊断。
翁主任提醒,普通人出现持续高热三天不退,吃药无法缓解反而症状加重的,应及时到医院就医;65岁以上的老人,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恶性肿瘤等高危人群,建议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尽早就医;如被诊断为流感,要尽早用抗病毒药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有些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烧等其他症状都控制住了,唯独咳嗽好不了,久咳难愈,实在令人心烦。这到底要怎么办?
何飞主任中医师说,这种咳嗽有一个专门的医学名词,叫感染后咳嗽,是在感冒数日后紧接着出现的刺激性咳嗽、干咳,咽部燥痒难耐、异物感,甚至出现气道紧闷感。
针对感染后咳嗽,如果是偶发的可以不用药,咳嗽症状明显,要及时用止咳化痰类药物,如果用药后无法缓解或病情加重时,应及时就诊。针对感染后咳嗽,中医治疗需要分期辨证论治。
何飞主任建议,任何疾病都要遵照预防为先原则,首先,预防感染后咳嗽,首先要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受凉受风,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其次,在流感高发季,也可通过用中药制剂增强免疫力。感染后咳嗽如果发展成内伤咳嗽,在缓解期间,也要坚守“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转自:潮新闻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