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第一峰——梧桐山
是深受市民喜爱的登山打卡景区
不过,也有游客因非法盲目登山
造成了人身伤害事故
2023年梧桐山就救了318人!
近日,梧桐山风景区公布了
梧桐山2023年度救援大数据
去年共出动联合救援人员1991人次
开展了203起受伤、迷路、走失等
救助救援行动
也就是说
由于游客报警而发起的救援行动
基本上每3天就有两起
差不多每天要救援一个人
究竟是什么原因
让游客频频陷入危险之中?
梁国强 巡山员
梧桐山风景区山顶管理站
有一部分游客遇险是因为夜爬,由于梧桐山没有开放夜爬,山上没有路灯等基本设施设备,因此夜间爬山非常危险。
驴友
有一次夜间在蝴蝶谷这边,我看到两个小伙子,掉到山崖里面。我估计他们可能是夜间走的时候,一边看手机一边走路,不小心踩到边上滑下去的。
救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梧桐山风景区早已
明令禁止夜间登山
但仍有一些游客
出于猎奇或者登顶看日出等目的
避开安保人员的巡查
从野路冒险登山
一旦被困或坠崖
要耗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
进行救援
梁国强 巡山员
梧桐山风景区山顶管理站
救援时走的是悬崖小路、水溪等,耗时起码10小时以上,出动的人员,包括110、消防队、社会救援队,基本上要四五十人。目前只有出动120救护车送往医院,会根据相关规定收费,其他所有的救援都是免费的。
在此提醒
梧桐山从未开放夜爬!!!
开园时间为上午6:00-下午19:00
请不要听信所谓资深驴友/黄牛带路
夜路野路都是危险重重
请务必打消念头!
除了夜爬遇险,有一部分游客无法抗拒对未开发区域的猎奇心理,最终发生被困悬崖、迷路、受伤等情况,占用了公共救援资源,而在这部分迷路的游客当中,有许多是和家长走散的孩子。
此外,有些游客缺乏安全意识,身体不适仍坚持爬山,导致发生头破血流的情况。
△下山时因跑太快导致受伤
梧桐山:
被救者应承担自身行为的后果
梧桐山景区方面认为
无偿的救援,可能会助长
个别游客不负责任的心理
有必要采取措施
让当事人对自身的行为
承担相应的后果
市民
如果告知到位,而且已经明文规定不允许夜间登山,但是还因个人行为违反规定的,那造成的一切后果,应该由本人承担。不能因为有救援和后勤保障就随意使用,最起码救援服务是要有偿的。
驴友
惩罚不是目的,要进行户外运动,就要提高安全意识。如果有相关费用,那游客登山就会注意安全,尽量不要给救援队等各方面造成麻烦,平安出行、平安回家。
但也业内人士认为
有偿救援
可能会让遇险的游客
担心受到经济处罚而放弃及时求救
如果用事后追加社会公共服务的方式
可能更合适
梁国强 巡山员
梧桐山风景区山顶管理站
如果游客不听劝导坚持夜爬,景区可以纳入黑名单,甚至上到征信系统,大家可能会更加对自己的个人行为负责任。
单桂林 队员
深圳公益救援队
要让被救游客用自己的时间弥补因救援造成的损失,但这个损失要在他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比如说做一些公共服务。
在此,场妹再度呼吁大家
不要夜爬,放弃冒险
一切运动量力而行!
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登山前准备请做好
↓↓↓
提前规划路线
查看地图,做到有大路就不走小路,有小路就不开路;确认所有路线出入口的交通情况是否方便;以及标记山上水源及具体位置,以备不时之需。
提前查询天气预报
景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路况复杂,且山间气候复杂多变,临时降水、大雾大风、空气对流等情况时有发生,登山前要查询当下是否有强降温、高温、雷电、暴雨等天气。
准备登山物资
注意备好水和干粮,以及做好防晒、防蚊虫的事先准备工作。尽量穿着浅色、宽松和凉爽的衣物。记得备好垃圾袋,将个人垃圾带下山,投放到分类垃圾桶。可携带纱布、绷带、创可贴和云南白药等急救用品和药品,以便及时处理意外损伤。
做好热身,注意放松
登山是一项户外运动,在登山前,最好先进行一些强度不大的热身运动,给身体一个缓冲和适应的过程。尽量放松全身肌肉,这样攀登时会觉得轻松许多。使用登山杖上山、下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体力。下山时,一定要注意放松,控制住自己的脚步,切不可冲得太快,以免发生意外。
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丨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