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里
深圳这座城市
发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变化
包括交通出行
2023年,大家花在路上的时间
缩短了许多
《深圳年度记忆》第六期
场妹来带大家探探
被缩短的出行时间背后
深圳都做了哪些工作?
公共交通
1
地铁8号线二期
开通运营
12月27日,8号线二期开通
连接既有2&8号线盐田路站
延长至小梅沙站,全长 8.01 公里
是深圳市“东进战略”的骨干线路
也是从那以后
“坐地铁去看海”成为现实!
最新深圳地铁运营线路图
2
2023年优化调整
公交线路145条
2023年
交通部门持续加强轨道公交融合服务
选取深南大道、107国道等主干道
打造高频率、高效率公交线路3条
并通过小型化公交车辆
进一步优化公交微循环
汪新建
深圳市公共交通管理局
三级主任科员
我们2023年的任务,就是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原定的任务是优化完成85条,实际完成了145条,超额完成任务。这145条线路中,用于中小巴接驳地铁的有44条,其它优化轨道接驳线路有85条。
3
2023年新改建432公里
非机动车道
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
新建改建非机动车道约432.24公里
齐立群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综合规划处四级主任科员
我们原计划完成400公里的任务,实际上完成了432公里,超额完成108%。明年我们会继续推进这项工作,同时也会重点加强对非机动车道断点的完善,不断提升非机动车道的连贯性,为市民提供更加连续和安全的非机动车出行环境。
道路
1
深中通道
11月28日深中通道主线贯通
深中通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518
跨珠江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
南距港珠澳大桥31公里
起于深圳机场互通
与广深沿江高速二期相接
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马鞍岛登陆
与在建中开高速对接
并通过连接线实现在
深圳、中山及广州登陆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长约6.8公里
包含沉管段约5公里
是世界上首例双向八车道
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由32个管节
及1个最终接头组成
2023年6月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攻克了全部技术难题
这条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宽的
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最终成功对接合龙
深中通道将与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跨海跨江通道,构筑起均衡协调、面向未来的高速交通网络,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便利度及过江通道的通行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预计今年内
深中通道就正式通车啦
到那时候
深圳-中山将实现30分钟内直达
2
妈湾跨海通道
妈湾跨海通道工程起于前海妈湾港区的妈湾大道与月亮湾大道交叉处与沿江高速大铲湾收费站及金湾大道-西乡大道交叉口对接全长 8.05 公里是当前国内在建最大直径海底盾构隧道工程分为地面和地下道路两部分
深圳首条“海底隧道”雏形初现
等到2024年正式完工通车后
前海片区将快速直达宝安中心片区
同时,南山港区的货运交通压力
也将被有效降低
3
2023年新增
路边停车泊位2702个
除了让骑行的市民更便利之外
在机动车出行方面
深圳也在持续优化
↓↓↓
南山区工业八路之前由于没有宜停车泊位,给开车前来的市民造成很大不便。在2023年的民生实事中,将这里纳入了整治范围,新增宜停车泊位22个。2023年全市完成新增路边停车泊位2702个,不仅超额完成了任务,市民出行也更安心了。
麦伟勋
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
规划部部长
2024年我们会根据市民的要求,做好新增宜停车的实施规划工作。而且我们会优化管理2023年新增的宜停车,做好服务,为市民提供更优质停车的服务。
枢纽
1
黄木岗交通枢纽
3月21日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
下沉隧道正式通车
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占地面积16.90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9.40万平方米,是国内首座“桥、站、隧”一体化的交通枢纽。极大缓解了笋岗西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交通压力,实现过境交通与地面集散交通的分离,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部分来源丨深圳交通
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丨邹雯龙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