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又一座博物馆本周五试开放

2023-12-27 18:00来源: 群众新闻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今日

  陕西历史博物馆

  发布公告

  陕历博秦汉馆

  将于2023年12月29日(周五)

  试开放

陕西又一座博物馆本周五试开放

陕西又一座博物馆本周五试开放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简称“陕历博秦汉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社会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博物馆,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紧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咸阳城遗址核心宫殿区和西汉帝陵遗址带。陕历博秦汉馆将于2023年12月29日(周五)试开放,现就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试开放时间

  除闭馆日外,每日10:00-16:30开放,16:00停止入馆。

  试开放期间,每周二全天闭馆整修(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试开放区域范围

  陕历博秦汉馆试开放区域为南门阙楼至三号楼展区,展区只开放基本陈列“秦汉文明”展厅。其他区域暂不对外开放。

  三、入馆机制

  陕历博秦汉馆试开放期间实行免费免票政策,采用刷取本人证件信息的方式入馆。请务必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配合工作人员做好身份信息登记,经安检后方可入馆参观。

  四、交通路线

  陕历博秦汉馆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兰池三路东段。

  1.公共交通:乘坐地铁14号线,在秦宫站或秦汉新城站下车,出站后步(骑)行导航前往秦汉馆南门。

  2.自驾前往:请在地图APP目的地输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导航前往,机动车辆停放至秦汉馆南门两侧停车场,非机动车可停放至停车场入口外区域。

  请积极配合馆区工作人员做好馆内公共礼仪和清洁卫生等工作,共同营造文明、舒适、安全的参观环境。祝您参观愉快!

  陕西历史博物馆

  2023年12月27日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能看到什么?

  博物馆由张锦秋大师主持设计

  7座建筑单体排列成

  北斗七星形状

  据了解,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由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合作共同打造,位于秦汉新城秦创原·渭河科创带核心区域,紧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咸阳城遗址核心宫殿区和西汉帝陵遗址带,是大型综合文旅项目大秦文明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设计。7座建筑按北斗七星排列,通过架空连廊连接,象征秦朝宫殿“象天法地”的浪漫主义思想,是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具有浓郁传统风格的现代化博物馆。

陕西又一座博物馆本周五试开放

  “大历史”+“小专题”

  秦汉馆可以看什么

  公开信息显示,秦汉馆将以“秦汉文明”为主题,展览叙述结构采用“大历史+小专题”形式。内部共分五大展厅,展陈面积约1.13万㎡,包括主展厅“秦汉文明”、遗址展厅“城与陵”、艺术展厅“技与美”、临展厅和公众考古中心。

  核心主展厅从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对外交流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该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成就和作用。

  两侧展厅为常设专题展“城与陵”和“技与美”,即是对基本陈列“秦汉文明”的呼应与深入阐释,又分别从考古与艺术两个方面展示秦汉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城与陵”展览旨在以考古发掘成果为依据,通过对雍城、栎阳、咸阳、长安四处大遗址的剖析,探讨都城与陵墓作为文明社会所形成的物化载体在中华文明不间断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技与美”则通过雕塑、壁画、画像石、陶制模型等遗存,展现秦汉时期人们丰富多元的形象世界,也揭示当时人们对宇宙、生死的理解。

  向外再延伸的临展厅能够实现一厅多用效果,在这里,临时展览、学术会议和讲座沙龙均可举行,拟打造成秦汉考古与历史研究中心。

  建筑即展品

  展览形式别具一格

  在展览形式方面,陕历博秦汉馆也别具一格。

  首先,建筑即展品,浓缩“象天法地”理念,采用平面为北斗七星作为建筑组合方式,各单体之间以“复道”相连,高低错落,虚实结合。设计者有意拉大了空间结构,以小体量的建筑单体,组合成具有超宏观尺度,充满想象空间的建筑群。

陕西又一座博物馆本周五试开放

  其次,博物馆展览从室内向室外延伸,打破了展览空间界限。展览以天地山水为背景,以花草木石为点缀,阐释秦汉建筑“高台榭、美宫室”造型特征,再现诗文中复道行空、廊腰缦回、横桥卧波、冀阙凌空的胜景。

  高台榭、美宫室

  ▼

  高台建筑起源较早,殷商鹿台、周之灵台,从战国至秦汉,筑台之风盛极一时。秦汉馆采用高台建筑的外观形式,将陈列区设于一层高台之内,旅游服务等公共活动区设于高台上的“殿堂”之中,不仅能满足博物馆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还呈现出秦汉宫殿“高台榭、美宫室”的高台建筑造型特征。

  复道行空

  ▼

陕西又一座博物馆本周五试开放

  秦朝时期,为了高台楼阁之间的交通便利,会设置复道(架空廊道)连接。秦汉馆的7座单体建筑也通过不同标高的复道相连,与古代不同的是采用透明玻璃幕墙,行走其间,尽感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横桥卧波

  ▼

  秦汉馆南面设有景观水体,象征天汉银河,以旱喷水雾形式营造如梦如幻的效果,让人仿佛置身九天云霄。长长的横桥,从博物馆主入口广场飞跨“银河”,直通建筑的二层平台,平台前是从“天”而下的水幕,横桥由低而高、近宽远窄,在形成博物馆超乎寻常入口空间的同时,也将主体建筑衬托得更加雄伟壮观。

  冀阙凌空

  ▼

陕西又一座博物馆本周五试开放

  秦都咸阳当年由商鞅主持营建,冀阙和宫殿是咸阳城营建初期的主要建筑,宫室之阙,两两相对,高大巍峨,有标表门限、颁布法令等作用。在秦汉馆入口,标志建筑双阙与博物馆主体遥遥相对,把人的思绪一下拉回到2000多年前。

  宫苑结合

  ▼

陕西又一座博物馆本周五试开放

  苑囿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早期形式,秦时宫苑结合,著名的有上林苑、杜南苑、东苑、白水苑和息园5座皇家苑囿。秦汉馆结合地形,在博物馆建筑周边作“苑囿”景园设计,馆与园结合,建筑与环境相融。园林里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搭配,各色花卉点缀其间,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游览环境。

  综合陕西历史博物馆、华商网、陕视新闻

[责任编辑:熊宪斌]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7月26日拍摄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现场。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包括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赛事评奖、应用体验、创新孵化等五大板块。
27
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
27
26日,2025年游泳世锦赛跳水项目迎来首个比赛日。7月26日,冠军中国队选手陈艺文、陈芋汐、程子龙、曹缘(从左至右)在颁奖仪式后合影。
27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