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杭州人的过冬三件套,火了!

2023-12-24 07:44来源: 杭州之声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昨天,杭州迎来史上最冷冬至,也是2023年最冷的一天。不少老杭州秀出了“杭州人过冬三件套”,也惊呆了不少小年轻,直呼: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丝棉壳更有性价比!

  丝绵壳、雪花膏、汤婆子,构成了“杭州人过冬三件套”。

冷!冷!冷!杭州人的过冬三件套,火了!

冷!冷!冷!杭州人的过冬三件套,火了!

冷!冷!冷!杭州人的过冬三件套,火了!

  12月19日,寒潮过后的杭州迎来放晴, 位于中山中路403号的豫丰祥如往年一般,迎回了一批批回购“过冬三宝”的老顾客。

  杭州人的过冬三件套

  不少80后90后的童年,过年要是没有一件新丝绵壳,这个冬天都是不完整的。丝绵壳里装入棉花制成棉袄,柔软、暖和!

  “这几天一天比一天冷,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豫丰祥经理盛海铭笑着说,这其中大部分客人都是来买“过冬三宝”的。

冷!冷!冷!杭州人的过冬三件套,火了!

  豫丰祥售卖的丝绵壳是自有品牌“柳浪”牌,一件成人款价格在两三百元。除了用料扎实,豫丰祥丝绵壳的另一个卖点就是,买回去后不管过多久都可以来这里来重新翻过,店里只收取一点手工费。

  “有的客人穿了十几年,觉得还能穿就会拿来翻新。”十月份开始,就有客户源源不断地上门翻新丝绵壳。

  今年军大衣火了,趁着这股风潮,也有不少小年轻赶来翻了丝绵壳,“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丝棉壳更有性价比!”

  5元的蚌壳油、8元的珍珠霜……对于不少杭州人来说,这是从小到大妈妈身上的香味,温暖亲切。

冷!冷!冷!杭州人的过冬三件套,火了!

  在老杭州的字典里,这些香香的面霜统称为“雪花膏”。豫丰祥的柜台上,摆满了百雀羚、雅霜、友谊等老牌国货的雪花膏,种类繁多也久经市场考验。

  “我女儿给我买的很贵的那种护肤品我都不要用,还是老底子的国货好用,涂上去脸一点都不‘刮’了。”特地赶来的李大妈一口气囤了几包孔凤春白玉霜,不贵,一包50克只要5元。

  “现在条件好了,我还把这个当润肤乳搽,一点也不心疼的。”白玉霜李大妈一用就十几年,从当初带着瓶子来装,到现在分袋买更便携。

  杭州的“解忧杂货铺”

  明黄锃亮的汤婆子盛满热水,用红布裹好再放进被窝。在一个个寒冬,有一个刚钻进去就暖暖的被窝,是一种莫大幸福。

  在豫丰祥,除了丝绵壳和雪花膏的柜台,就属汤婆子这边最闹猛。一个上午,有几十人来询价,下单的也有不少。

冷!冷!冷!杭州人的过冬三件套,火了!

  豫丰祥的汤婆子分了几个规制,最小的适合单手持,最大的适合暖被窝。每个规制分两种款式,没有印花和雕龙画凤,雕龙画凤的款式统一贵10元。“因为明年是龙年,这两天我们雕龙画凤的款式卖得很好咧。”店员余阿姨说。

  “一个汤婆子能用多久?少说能用个十几年!”余阿姨信心满满,不少顾客家的汤婆子用了几十年,颜色氧化变深呈现一种古董的光泽。

冷!冷!冷!杭州人的过冬三件套,火了!

  十年涨一元的雪花膏,破了再翻新的丝绵壳,可以当传家宝的汤婆子……从斗富三桥边一家10平方米的小店,到羊坝百货商店,最后搬至现在的中山中路403号。开了98年的豫丰祥,陪着一代代杭州人度过了一个个寒冬。

  有网友把豫丰祥比作杭州的“解忧杂货铺”:走进这里的多是满头银发的老者,一间小店包揽了生活的细碎;也有打卡的小年轻,来追寻记忆里的小物件。

  正像一位博主所说,“这里都是小时候的回忆,时间会流逝,人们会老去,记忆却总是美好而弥新。”

  百年老店,离不开的是人

  百年老店的秘诀,在于这里的一位位销售员。店里一共有10位营业员,平均年龄60岁左右,个个都是“社牛”。

  “我是这里最年轻的,几个月前75岁的大姐不做了,走的时候还很舍不得呢。现在这里年纪最大的是72岁的大姐。”今年52岁的沈阿姨,27岁就在豫丰祥任职,人生的一半时间都在这度过。

冷!冷!冷!杭州人的过冬三件套,火了!

  正聊着,一位老人走进来,沈阿姨脸上便露出了笑容。“你来的啊,好久没看到你了么。”老客吴大妈笑了笑,“前段时间儿子结婚,忙啊忙死。”

  吴大妈是来回购棉毛裤的。豫丰祥棉毛裤的版型是定做的,裆加长,臀围也比较宽松,更适合中老年人的体型。

  对于吴大妈的尺码,沈阿姨门儿清,利索取出两件完成付款。之后,两人便侃天说地,这也是店里的日常。

  为了照顾老人们的支付习惯,店里留着颇有年代感的老式木质零钱盒。让店员们乐于看到的是,如今老人们大多学会了手机支付。而豫丰祥也在变,一帮60后70后在前几年鼓捣了一个网店,生意一度好到被迫闭店。

  豫丰祥人气都很旺,每天的零售额在万余元。“别看大家买的东西多,但单价都很便宜,我们要做的就是服务好。”忙碌中,盛经理乐呵地说。

冷!冷!冷!杭州人的过冬三件套,火了!

  “回去慢点哦,下次再来。”沈阿姨送走了吴大妈。午后的杭州气温只有0℃,老人们一个个满载而归,阳光穿过树影照在他们的毛线帽上。寒风中,有这么一间老店等着,挺好。

  转自杭州发布、杭州日报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10月24日在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施工现场拍摄的宜章北枢纽互通(无人机照片)。近日,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右幅主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中建五局施工人员正抓紧铺沥青,为12月底如期拉通奠定基础。
25
10月24日,由中铁十四局和铁建重工集团联合打造的“龙岗二号”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这台盾构机整机长约117米,总重量约3600吨,开挖直径14.31米,将应用于深汕高铁龙岗隧道建设。
25
深秋时节,各地秋色斑斓,美如画卷。
25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