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微信文字讨好症”吗?

2023-12-23 07:56来源: 青年观察家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给别人发微信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觉得“好的”、“嗯”、“再见”太过冷漠?

  在发出一条文字微信前总要先绞尽脑汁加上一点语气词——“好的呢”、“嗯嗯”、“再见啦~”,再加上一个可爱的表情包。

  与他人交流时,过度关注对方的反应和回应,不自觉地用一些让步和讨好的措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就是“微信文字讨好症”。

  你也有“微信文字讨好症”吗?

你也有“微信文字讨好症”吗?

  小邱两手捧着手机,眉头紧锁,双眼紧紧盯着微信输入框,左右大拇指同时开工,“哒哒”的打字声持续了五分钟还没有停止的意思。

  在这五分钟里,她在一句简简单单的“怎么办”前面加入了“您好!”、“冒昧打扰”、“请问”,在它之后又加入了“呀”、“~”和玫瑰表情若干。

  停顿片刻,她又加了一些可爱的表情符号,从头到尾审核了段落中的错别字,才郑重按下回车键。消息发出,小邱长舒一口气。

  小邱并不是一个人,在校园内还有不少大学生们像她一样——一遍遍在微信文字聊天框删改,一点点就像补充说明,一次次在编辑完成后增加表情包和语气词。

你也有“微信文字讨好症”吗?

  对于小邱来说,微信文字交流太单一了。

  一方面自己看不到别人说话的语气,很难单靠文字辨别对方是开心还是生气。另一方面,她总担心自己在微信聊天框随意打下的话会让自己看上去是一个不礼貌、不友好的人。

你也有“微信文字讨好症”吗?

  “微信文字讨好症”因此而生。在与陌生人社交时,亲切的称呼拉近距离;在与师长、前辈交流时,礼貌用语表达尊敬;在和朋友交流时,语气词增加亲昵感。

  “微信文字讨好症”已经逐渐变成当下社会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交礼仪。

  或亲密或尊重的称呼,或活泼或可爱的语气,五花八门的可爱表情包,都是让自己看上去善良、友好的回复方式,也在无形之中成为了单一文字的情绪补偿。

  开学三周,小万陷入了“精神内耗”。

  作为“微信文字讨好症”的“重度患者”,一段微信文字他总是“正在输入中”,光是挑选合适又不过火的用词、表情符号和表情包就足以让他心力憔悴。

  一个玫瑰表情是不是太少了?发三个会不会好一点?

  “好的”是不是看上去语气太冷淡?用“好滴”是不是更妥当?

  发“哈哈”是不是太敷衍?“哈哈哈哈哈”是不是更加活泼?

  ……

  小万每编辑一次微信文字,这些问题就都要困扰他一次。

你也有“微信文字讨好症”吗?

  一天下来,打开微信使用时长一看,五小时三十六分钟。小万每天花在无用的“微信文字讨好”上的时间最终引发了他的精神内耗。

  小万总是在“讨好”,在微信带上温和友好的“社交面具”去回应他人,这其实需要相当大的情绪投入。

  有的时候小万的状态不好、语气、情绪也不好,但是考虑到收到微信文字的人的感受,小万又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再次开始自己在微信聊天框的删删改改。

  “微信文字讨好症”本来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交流。可一旦把这种社交礼仪“内卷”起来,就会像吃了放多了盐的菜,即使喝再多的水,都冲不淡嘴里的咸味。

  其实小万没有意识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不需要通过讨好来实现。做自己,当一个直来直往的人也是可以的。文字讨好也只是为了双方沟通的效率服务,如果这种方式让你觉得太累,那也不必强求。

  沟通的重点也不在于要不要讨好对方,而在于让对方知道你到底想要表达些什么。太过看重“微信文字讨好”反而本末倒置了,社交不需要我们去委屈自己,讨好他人。

你也有“微信文字讨好症”吗?

  “微信文字讨好症”不单单是一种讨好,而是追求沟通能够达成求同存异的好结果。

  小何和小曹就是这样,他们把相互之间的包容体现在了这种“讨好式”的表达上,“宝宝”、“好不好呀”、谢谢你啦“都是她们聊天中的常用词。

  他们没有把这些词汇、表情包的使用看作是一种讨好,在她们的眼里,这些都只是他们沟通交流的方式而已。

你也有“微信文字讨好症”吗?

  无论是用友好亲切的语气,还是干脆利落的表达方式,在她们看来都不太重要。最重要的还是他们能够通过这种形式的沟通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

  小何何小曹不约而同地选择这种沟通方式,除了因为她们都擅长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问题,包容对方,也是因为他们发现这种沟通方式能让她们相互间的沟通效率提高。

  在她们两个的相处模式中,“微信文字讨好症”达成的结果不是陷入内耗的漩涡,而是双赢。

  在沟通里,比互相“讨好”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卸下心防、摆脱内耗、找到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说自己想说,表自己想表。

  我们都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同,而“微信文字讨好症”就是一种渴望被他人接受和喜欢的表现。但是,在追求他人认可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失去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我们应该勇敢地表达自己,而不是仅仅为了取悦他人,就在微信聊天框里花半个多小时删删改改。

  当然,微信文字讨好症并非完全是坏事,它使得“微信文字讨好”中的“好”不只是建立在单方面的“讨好”之上,而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尊重包容的前提之上。

  作者:青小小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26日,“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暨长三角联合招聘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
27
9月26日,雨后的贵州花江大峡谷云雾笼罩,花江峡谷大桥如同“钢铁巨龙”腾跃峡谷之上。
27
9月25日,2025年“祝福祖国”巨型花篮正式完工,亮相天安门广场与市民共度佳节。
27
这是9月25日晚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内工作的画面。
26
8月10日,在我国南海海域,中国海警华阳舰执法员驾驶执法艇执行任务。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8月26日,在我国南海海域,中国海警华阳舰执法员密切监视擅闯我国仁爱礁附近海域的外方船只。
26
近日,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国庆、中秋佳节。近日,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国庆、中秋佳节。近日,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国庆、中秋佳节。近日,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国庆、中秋佳节。
26
秋分时节,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的甘肃省张掖市各种作物陆续成熟,农民开始收获,田间一派丰收景象。秋分时节,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的甘肃省张掖市各种作物陆续成熟,农民开始收获,田间一派丰收景象。
25
9月24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育鹰小学学生在活动开幕式上表演快板《战鹰集结》。
25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公园总数达110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累计建成绿道总长度达2015公里。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公园总数达110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累计建成绿道总长度达2015公里。
25
目前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逐渐逼近广东,广东省防总决定于当日10时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目前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逐渐逼近广东,广东省防总决定于当日10时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
2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