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感觉,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但当身体有了疼痛到底该去看哪个科?却不是每个人都非常清楚的事情。今天,我们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了解疼痛科主任、日间病房主任罗芳的从医故事。
因麻醉与疼痛科结缘
小时候的罗芳便想成为一名医生,长大后如愿考上了医科大学的她,在实习轮转各科室期间,她发现麻醉医生是关系患者生命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时候局麻都可能危急生命。于是,她毅然决然成为了一名麻醉科医生。就这样,她一坚持就是10年。“麻醉科的工作要求我们不能有一点点失误,在这非常能锻炼人。”罗芳说。
后来,天坛医院预成立疼痛科。在当时,经院领导考虑麻醉科是比较适合转到疼痛科的,抱着想“挑战”的心情,罗芳来到了疼痛科。初入疼痛科,罗芳发现这个科室并不简单。“疼痛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必须找到疼痛的病因才能药到痛除。”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罗芳更多的是“学习”。“重新接触一个科室远比我想象的困难,为了让自己可以尽快适应,我只能抓紧一切学习机会,让自己充实起来。”
罗芳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在没有坐诊的时候,她就拉着同事一起探讨病情,了解国内外疼痛科的发展现状,大家每天还会定期分享新学到的知识点以及自己的理解。久而久之,天坛医院疼痛科的就诊人数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一天几个人到现在一百多人。
“也算是黄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罗芳告诉我们,目前,科室主擅长的“三叉神经痛”治疗技术已经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在头面部神经痛的治疗上也形成了独有的特色疗法。
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看问题
到今年,罗芳已经有28年的从医历程了。在这二十多年间,罗芳告诉我们,自己一直坚持的初心——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她说:“与患者永远是亲密的‘战友’关系,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病痛。”
为此,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天坛医院成立了日间病房,罗芳同时也担任着日间病房的主任。“日间病房的特点就是让一些恢复较快的手术患者可以达到当天出院的目的。”
罗芳坦言,现在很多医院都是床位紧缺,日间病房的出现极大缓解了这个压力,不仅能提高效率而且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有的患者原来可能需要住两三天医院,现在可能一天或者半天就能出院了。出院后我们科室的医生也会定期随访,时刻关注着患者情况,达到让病人放心,让家属满意。”
让病人快速康复,节省医疗资源。这是罗芳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从医初心,她也正在为了这个努力着。
十年的麻醉科工作经验,让罗芳更加了解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怎样提高麻醉技术能让病人在得到治疗的同时,可以快速恢复健康,于是,她将技术不断精进并应用在日间病房,这让很多患者能尽量缩短病程。
在罗芳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天坛医院日间病房逐步成型,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这里受益。
患者家属婷婷(化名)告诉记者:“父亲年纪比较大了,他做完三叉神经痛的手术后我怕一直在医院,我们也照顾不好,没想到不到一天,医生就告诉我们可以出院了,而且后续还经常和我们发微信询问情况。我感到现在的医疗技术真是发展的太快了!放在以前,我是肯定不敢想一天就能出院的。”
永无止境去学习
作为两个科室主任的罗芳,在平时也会带教一些来医院学习的医生。她时常告诉学生,作为一名医生一定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医学是一个进步非常快的学科,每个病人的复杂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在从医这条路上,你必须时刻保持着学习的态度。”就在现在,罗芳和同事们也会定期去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学习新知识,从而可以提高诊疗水平。
她还强调,“要想做好医生,一定要先做一个好人,要有人文关怀。”她回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病例。
患者是一位面部剧烈疼痛的患者,高龄、虚弱、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和脑梗塞,因为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应行手术治疗,然而,患者的一般情况非常差、给麻醉和手术带来极大的考验。
而怎么确定手术方案?如何进行手术?成为了另罗芳头疼的事。最后经过和同事们的探讨,最终决定用经皮穿刺微创手术来解决这个“大问题”。本来术前担心的罗芳,在看到患者出手术室的那一刻,心情顿时舒畅了,手术很成功,这位患者当天就出院了,并且摆脱了长期病痛的折磨。
罗芳告诉我们:“在我们科室,难忘的事情有很多,但是我想不管如何,我们最应该做的都是学好本领,才能对得起患者,和患者一起打败病魔。”
未来,罗芳希望加大对日间病房出院患者的关怀力度,建立智能化患者信息库,定期随访,跟踪病情,让患者在医院外也能感受到医生的关怀。(来源:京华卫生微信公众号)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