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昌平线雪夜事故 当事人回忆

2023-12-15 09:41来源: 青年观察家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北京地铁昌平线雪夜事故 当事人回忆

  地铁昌平线一列车车厢脱离。图片来源微博

  西二旗站点是北京地铁路网高峰截面大客流站区之一,每天要承担35万人次的客流量,8万人在这里度过早晚高峰。最近几天,这个数据可能要再涨一些。12月12日,北京交通微博发布提醒,周三周四再迎明显降雪,建议市民出行优先选择轨道交通。

  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官方微博@北京交通 消息,12月14日18时57分,地铁昌平线西二旗站-生命科学园站上行区段一列车车厢脱离,迫停区间。根据现场乘客发来的定位,事故地点是在西二旗站与生命科学园站的中间路段,具体在二拨子新村和龙域社区公园中间处,地铁轨道的上方是航天城二桥。

  脱离的车厢在这列地铁的车尾最后两节。网络流传的视频显示,部分车厢外表有撞击、挤压痕迹。

  一位在事故车厢的乘客王梅(化名)向她的朋友发来信息:衣服上沾上了另一个乘客的血,人抓不稳扶手,为了避免二次塌陷,不敢动,车厢是黑暗的。附近一位受伤的女性等待救护车,身上盖了好几层衣服。

  王梅在西二旗一家公司上班,公司告知员工,14、15日可以向部门直属领导申请居家,但公司大部分员工选择到岗。

  李宇(化名)当时在事故地铁的车头。他回忆,事故发生时,车厢里所有人都顺着冲力往前倒,后面的人压着前面的人。当时车厢里许多乘客都在说,“被追尾了!”人群里开始有人发生“哎哟”的声音,还有人不断询问“有人受伤了吗”,有乘客自发给有需要的人让座。

  李宇看见,有个孕妇被人群压得腿骨折了,起不了身,只能躺在地上等待救援。

  19时10分许,救援人员赶到了李宇所在的车厢,开地铁门疏散乘客。下车后李宇才看到,是车厢脱节了。他平常下班也经常乘坐昌平线,但他感觉,今天的乘客比往日更多,晚高峰时人挤着人。

  一位自称在事故地铁上的乘客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回忆,也描述了相似的经历:“感觉是被后车撞上了,冲击力特别大,最开始上车坐在最边上的位置,故障发生时,一瞬间被平移了四五个座位,车厢瞬间就黑了,当时有乘客在尖叫,不过很快就来电了。”

  同在事故地铁上的陈兵(化名)回忆,“(事情)发生得太快,没太在意细节,感觉突然大家都倒了。”他有深度近视,但眼镜在撞击后丢了。他所在的车厢里,只有一个人伤情较严重,头部出血。

  西二旗站是13号线和昌平线的换乘站点。许多互联网公司入驻西二旗,一些在事故地铁上的乘客在社交平台上回忆,他们刚刚下班,准备回家。

  一位下午5点半下班的人回忆,回家坐昌平线感觉“一停一停的”,和平常不太一样。

  一位19点15分许到达西二旗站的乘客,误以为地铁限流,还特意发朋友圈提醒朋友,目前地铁站前排队20米。

  昌平线车厢脱离事故后,西二旗站广播告知,昌平线地铁停运,乘客只能坐13号线。地铁站的广播提醒昌平线的乘客在站外等待,让13号线的乘客进站。

  一位在公司做直播工作的人被告知地铁停运后,从西二旗站步行至清河站,“平常40分钟的路程,今天辗转了三个小时才到家”。但到家后,他又开始后悔,“应该住在公司里”——他明天要跟进直播活动,必须到岗上班。

  事故发生后,乘客在救援人员的组织下,沿着落满积雪的轨道两侧往西二旗站的方向走。还有人互相提醒,“别太快,走慢点”。

  当他们抵达西二旗站时,如何回家又成了新问题。附近的公交车挤满了期盼回家的人。打车软件排队要1700多人,有网友称,等了两个小时也没打上车。

  晚上9时许,北京交通发文称,事故发生后,应急、消防、卫健等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已发现30余人受伤,无人员死亡,伤员正陆续送往医院治疗,现场正在积极处置。

  15日凌晨1点,王梅因腿部受伤,还在医院等待身体检查。

  陈冰被大巴车运送到上地医院。他回忆,14日晚上22点20分许,他到了医院,发现有上百人在排队,医院为患者提供了水和食物,也搬来了很多座椅。有工作人员告诉他,后续医疗费拿单据报销,其他赔偿问题可以联系客服热线。

  直到15日凌晨2点,陈冰仍在排队拍片,“实在太累了”,他感觉肋骨疼痛,深呼吸就疼。

  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北京地铁之窗订阅号曾在12月11日发文,为确保12月11日周一早高峰运营安全,北京地铁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做好降雪及低温天气应对工作:检修人员对车辆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车辆暖风空调、牵引制动、风管路、受流器和车门等重点部位,确保车辆质量;结合郊区线路延长高峰运力投放1小时,市区线路延长高峰运力投放40分钟安排,做好加开作业保障工作,确保期间加开的50列临客行车有序。

  记者 魏晞 见习记者 王雪儿 实习生 梁子

  转自:冰点周刊

[责任编辑:侯甜]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11日,在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的一处物流转运中心,工人分拣快递。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
13
7月12日,演员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奥洛契庄园的油菜花海中表演节目。
13
7月1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一家舞蹈培训机构,孩子们在练习舞蹈动作  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
13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