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行公祭,祀我国殇
民族之痛,永不敢忘!
图为日军将大批南京青壮年捆绑后,押往郊外集体屠杀。新华社发
1940年8月,华北的八路军在五千里长的敌后全线发动百团大战,连续紧张战斗了三个半月,予敌寇严重打击。这是在山西狮垴山七昼夜血战中的我军机枪阵地。新华社发
2010年11月12日,参观者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观看约翰·拉贝事迹图片展。新华社记者 罗欢欢 摄
2015年10月3日,观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看当年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记录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电影影像。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侵华日军的凶残
使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他用一架16毫米摄影机
悄悄地将镜头对准了
遭受日军暴行的南京市民
记录下日机轰炸南京
日军搜捕青壮年
日军暴行受害者在医院治疗等
触目惊心的画面
这是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实景的电影胶片母片。新华社发
左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证人结文;右图为1937年12月李秀英在鼓楼医院被救治时的场景。新华社发
左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相关展板;右图:李秀英生前为中学生讲述受害经历的照片(2015年10月3日摄,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大屠杀给母亲带来的伤痛
永远挥之不去
她毕生深受折磨”
李秀英的女儿陆琪说
但最让陆琪难忘的
是历尽劫难的母亲
临终前留下的最后的话——
“要记住历史
不要记住仇恨”
这是2022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86年过去了
历经劫难的南京
已改换新颜
穿越黑暗
深知和平可贵的中华民族
正向着伟大复兴的
光明前景奋进
2022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放飞和平鸽。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重温昨日的历史耻辱
是为了汲取今日奋进的动力
看那《和平宣言》,字字铿锵——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
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这是2022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南京!南京!南京!
你的名字里
写着永志不忘
南京!南京!南京!
你的名字里
写着继往开来
综合丨新华社、央视新闻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