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干净宽敞,没有车辆堵在马路中央,驾车出行方便多了。”王先生住在苏家屯区金桔路附近某小区,12月10日,他路过金桔路时发现,以前路面乱停放的车辆,现在变得井然有序。这是全市开展“规范停车·力促振兴”停车秩序专项治理行动带来的变化。
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机动车违法停车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违法停车不仅阻碍道路通行,影响城市形象,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自今年9月起,沈阳市公安局与市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专项行动,交通警察局创新推出以“宣传、提示、处罚、共治、问效”为主体的“五步工作法”,全市道路秩序日趋良好,居民出行满意度大幅提升。
部门联动综合治理
让执法更“精准”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教育引导广大驾驶员做到“文明停车、规范停车”,自今年9月起,沈阳市公安局与市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专项行动,对全市范围内的主次干路、支路、背街小巷等道路,实行全域全天候常态化停车秩序治理。工作中,沈阳市公安局交警部门精准施策、多维推进、综合治理,创新推出以“宣传、提示、处罚、共治、问效”为主体的“五步工作法”,形成了道路停车秩序的良性循环,营造了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实现了“还路于民、让路于民”。
建立宣传链条
让执法更“柔性”
“您好,请您阅读宣传单,注意规范停车。”12月10日上午,在于洪区滨江街美的城地区,两名民警边沿街巡逻边向商户和社区居民发放《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提示居民们文明规范停车。行动中,交警部门与属地街道、社区和物业密切协作,联合开展规范停车宣传“进社区、进物业小区、进商户”活动,建立了“交警—社区—小区—居民”的宣传链条,实现了从交警到居民停车宣传“直通”、内容“直达”。
“我们采取‘先宣后管、管服结合’的方式,提示在前,处罚在后,让群众更容易接受和配合,教育引导群众逐渐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交通警察局静态停车管理支队办公室负责人葛翔介绍。线上,民警在社区业主微信群发布违停照片,并用警务通录入违法停车信息进行短信提示;线下,民警对车辆张贴温馨提示单,让群众对城市交通静态整治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精准强化管控处罚
让执法更“有力”
“您好,这里是禁停路段,请立即驶离!” 12月10日下午5点,在沈河区文艺路彩塔街地区,记者看到有车辆违停,民警立即上前劝导。不远处,另一名民警正驾驶着摩托车巡逻路面情况。行动中,交警部门组织专门警力,重点对“起二排、堵路口、占通道、中间停”等严重扰序致堵、违停致乱的危害情形实施渐进式管控处罚,对乱停车辆、“僵尸车”、占道经营车辆等屡教不改的,采取处罚和拖移车辆等措施,并同步将处罚信息发送至居民群,进行警示教育。
工作过程中,交警执法中对辖区事故乱点、违停乱点、秩序难点等机动车违停现象进行“劝、贴、拖”治理,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的方式,提醒违停车主尽快前来驶离,设置违停车辆提醒期,如拒不驶离,车主将面临“贴条”处罚。如果车主拒不配合,或车辆违停现象严重影响交通,车辆将被拖移,严厉打击机动车乱停乱放违法行为。
共管共治全程监督
让执法更“长效”
为确保整治取得实效,交警部门通过调研摸排,将全市165条主要街路定为严管街,342条街巷路定为重点区域,在此范围内开展精准持续的静态交通整治。经过治理,以彩塔街为代表的严管街和重点区域的违停现象得到根治,路面交通状况得到整体改观。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整治过程中,交警部门坚持“多方联动,共管共治”,在宣传、提示、处罚管理的过程中,发动社区志愿者、小区保安员等作为停车“劝导员、引导员”,对违停车辆进行当面劝导,引导驾驶员规范停车,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共治氛围。同时,联合属地街道充分挖掘闲置停车资源,进一步缓解路面停车资源紧张状况。
道路交通小治理,关乎城市大民生。下一步,沈阳公安将持续推动静态停车整治专项行动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让城市道路通而畅,让百姓出行暖而安。
记者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