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13岁的她心里种下可生长的“莲花”

2023-12-09 07:46来源: 长江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像盛开的花朵,像尊贵的王冠,这就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董念国教授团队历时24年,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新型细胞化瓣膜。

  该项技术赋予人工瓣膜再生修复能力,突破现有技术易形成血栓、易钙化衰败、使用寿命受限等世界性难题,被同行誉为“有生命力”的心脏之“门”。

  13岁的玥玥是

  全球首位成功接受

  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置换术的

  先心病患儿

  12月7日

  她回到协和医院进行术后半年复查

  心脏彩超显示

  人工肺动脉瓣功能良好

  记者在协和医院看到

  玥玥用过的同款瓣膜

  放在掌心上

  好似一朵并蒂莲

  与其依赖进口

  不如“自己来搞”

  人的心脏有4个瓣膜,它们发挥着单向阀门的作用,阻止血液回流。全球现有2亿人患有心脏瓣膜病,重症瓣膜病2年自然生存率仅50%,5年自然生存率仅20%。

  目前,国际医学界解决严重心脏瓣膜病的对策为人工瓣膜置换术。武汉协和医院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19年,我国手术量从6.05万例上升到7.36万例;预计到2025年,中国人工瓣膜的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61.8亿元。

  一直以来,我国临床使用的人工瓣膜材料绝大多数依靠进口,费用高昂。董念国教授介绍说,在临床使用中,生物瓣膜因免疫反应而带来钙化、衰败问题;机械瓣膜虽然耐久性好、可长期使用,但患者需长年服用抗凝药,从而带来内脏出血的巨大风险。

  “一方面是依赖进口,另一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痛点’,还不如我们自己来搞!”董念国教授回忆当年,道出团队24年前致力于人工瓣膜研究的初心。

全球首创!13岁的她心里种下可生长的“莲花”

  新型细胞化人工瓣膜近景。通讯员陈有为 摄

  专注研发

  “中国人自己的人工瓣膜”

  1999年,董念国开始从事心脏瓣膜替代物研究,组建协和医院心脏瓣膜研究室。

  2003年,董念国团队下定决心,要研发中国人自己的人工瓣膜。根据临床需求和团队优势,明确了研发新型生物瓣膜的方向。

  如何运用仿生学原理,让人工瓣膜最大程度接近于天然?同年,团队在国际首次提出“生物材料细胞化提高耐久性”新理论。

  好比打“怪兽”,新型细胞化瓣膜的研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4年研究终结硕果,董念国团队研发出首个新型细胞化人工瓣膜。经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生物学评价达到国家标准:“无细胞毒性、血液相容性高、无钙化。”

全球首创!13岁的她心里种下可生长的“莲花”

  董念国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细胞化人工瓣膜。通讯员陈有为 摄

  13岁先心患儿“尝鲜”

  全球首个细胞化肺动脉瓣

  “新型细胞化瓣膜植入体内后,自体细胞会在瓣膜材料内部生长,具有组织重塑与修复能力,不易发生钙化衰败。”董念国教授表示,上万次实验得出的数据,以及初步的临床应用,充分证实了新型瓣膜的良好效果。

  12月7日,玥玥回医院复查,董念国团队前去探望,看到曾经“哭不出声,口唇和手指发紫”的孩子,如今回归健康快乐的童年,倍感欣慰。

全球首创!13岁的她心里种下可生长的“莲花”

  董念国教授团队为玥玥植入新型细胞化人工瓣膜。通讯员陈有为 摄

  玥玥的妈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孩子1岁时被诊断出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同年接受手术治疗,但是肺动脉瓣膜病仍未解决。近年来孩子总是感觉到气短、走不动路、吃不下饭。今年5月,家人送孩子到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经检查发现,她的肺动脉瓣重度反流,造成右心室扩大近一倍,右心功能不全,急需手术。

  儿童瓣膜材料选择少且无法生长,这是国际心血管领域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未解决的难题。董念国教授带领团队会诊,经过病例探讨与评估,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决定通过微创手术,为孩子进行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的置换。

  5月29日,心脏大血管外科、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联合作战。董念国教授通过一根细细的介入导丝将瓣膜送入玥玥的肺动脉。安装完毕后,肺动脉瓣无反流,无瓣周漏,瓣膜置换过程仅用了5分钟。

  具备强大再生能力

  有望与心脏“融为一体”

  今年以来,协和医院已经成功开展7例新型细胞化瓣膜置换术,均顺利恢复出院。

  这一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以及“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专项经费资助。目前,新型细胞瓣膜研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团队致力于将这个外来“植入者”,变成心脏家族的新成员。

  董念国教授说:“未来,人体细胞将在新瓣膜上生长,新瓣膜有望与心脏‘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终生使用的目的。”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罗兰 通讯员王继亮 聂文闻 彭锦弦

[责任编辑:产婉玲]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5月21日拍摄的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施工现场。当日,历经40余名建设者连续35小时昼夜奋战,云南昆明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工程顺利完成,为长水机场航站楼建设及渝昆高铁后续架梁铺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
22
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
22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
20
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
20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