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档综艺节目上,王栎鑫因为游戏中过于卖力,哈哈大笑导致下巴脱臼,直接被送去了医院,还因此上了热搜。
到了医院急诊,医生判断是颞下颌关节紊乱。
与王栎鑫同样遭遇的还有章女士。
28岁的章女士参加同学聚会,同学的一个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突然尴尬的事情发生了,章女士发现下巴合不上了,停顿良久,尝试了几次,才缓慢合上。聚会结束,章女士回家后发现嘴张得大点就会疼,担心会再次出现嘴巴闭合不了的尴尬,甚至都不敢打哈欠。
第二天章女士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就诊。医生询问病史了解到,章女士的颞下颌关节长期有开闭口弹响,有时还会耳前胀痛、咀嚼进食时疼痛的情况。通过简单的测试发现,章女士张大嘴巴至无痛范围最大极限时可放入两个手指头,比我们正常人的张口范围小。随后章女士去放射科拍了一个颞下颌关节平片,医生查看平片后,告诉她这是颞下颌关节紊乱惹的“祸”。
什么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中的常见疾病,20-30岁年轻人患病率最高,以女性多见。TMD是影响颞下颌关节和支持结构的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疼痛、关节弹响及功能受限表现。
颞下颌关节位于耳朵和脸颊交界的地方,耳朵前面在活动的地方就是颞下颌关节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张闭口感受一下,大致是耳前能感受到有一个骨头在移动的区域)。
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些情况?
1.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疲劳焦虑的时候,会出现耳朵前面疼,嘴张大时可能更疼了。
2.秋风瑟瑟,冷风一吹,发现嘴巴突然张不开,关节好像卡住了。
3.有磨牙和紧咬牙的习惯,早上起来还会感觉脸特别痛。
4.尽情唱歌一展歌喉时张嘴过大,能听到耳边“嘎达嘎达”作响,甚至有疼痛感。
如果您出现过上述奇怪的表现,有可能是患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建议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1. 放松心情很重要,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时会更容易出现相关症状。
2.避免过度张口和使用咀嚼肌,如大笑、打哈欠时注意开口度,减少嚼硬食。
3. 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下颌关节处于异常的状态,不要经常的托腮。
4. 改变不良习惯,不要长期的单侧咀嚼;睡眠不良时容易导致牙关紧咬,如果早上睡醒发现嘴巴有点张不开时,一定不要用力去把它撑开。
5.注意一些其它全身性疾病的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方式
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
1.咬合夹板治疗
2.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肌肉松弛剂等)
3. 物理因子治疗(低能级激光治疗、超声和电刺激等)
4. 手法治疗(主动和被动下颌运动、按摩和伸展等)
5.功能锻炼(正确的开口闭口方式、颈部肌肉锻炼)及不良姿势的纠正(包括头颈肩部和全身姿势)
6.生活方式的改善和教育(避免焦虑和压力)
临床上,以综合治疗及保守治疗为主,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有效缓解,仅少部分患者最后需要手术的干预。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关节镜检查和关节穿刺术。
提醒大家,部分患者症状可自愈,平时要放平心态,做好预防;同时发现不适要尽早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