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去世!

2023-11-23 19:15来源: 天津广播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1月22日,天津医科大学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党员、天津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崔以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22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8岁。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去世!

  公开资料显示,崔以泰,男,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35年8月生,1959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曾任天津医学院副院长,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临终关怀学科创始人,崔以泰被誉为“中国临终关怀之父”。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去世!

  崔以泰 天津医科大学 图

  1959年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毕业,1966年神经生理学研究生毕业。1985年至1986年在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研修医学管理学。1988年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任主任,被誉为“中国临终关怀之父”,获“终身成就奖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中国科协人才库“全国著名学者”,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临终关怀学学科创始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荣誉理事长、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会长、天津怡泰医院院长。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去世!

  美国东西方死亡教育学会主席莱尔教授前来天津进行学术交流时,曾参观过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对其给予极高评价,盛赞崔以泰为“中国临终关怀之父”,但该赞誉没有留下文字、音频等记录。2002年2月,北京电视台编导寒冰要为崔以泰拍摄开创临终关怀事业的纪录片,为了验证“中国临终关怀之父”称号的真实性,二人一同前往美国找莱尔教授寻求证明。莱尔教授当场详细介绍了在中国一年的考察与评价过程,并在赠送给崔以泰的书上亲笔写下:

  “the doctor ,yitai Cui ,the father of Chinese hospice”。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去世!

  崔以泰绘制的“海马连系图

  死亡教育与临终关怀,是全世界要面对的教育课题

  1988年5月的一天,崔以泰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外宾: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副校长黄天中博士。黄天中是德瑞克大学乔治·莱尔教授的临终心理辅导专业的研究生。当时崔以泰正研究高级神经活动,打算筹备心理卫生机构,与黄天中相见恨晚。两人一拍即合,准备在天津筹建临终关怀机构。

  同年7月15日,在黄天中和崔以泰的主导下,天津医学院创建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设立临终关怀基金。崔以泰成为第一任主任。

  “死亡教育与临终关怀,是生命教育中不能回避的话题,也是世界性的教育课题。”正是在这种认识下,多年来,黄天中、崔以泰始终在为之呼吁、奔走。

  “临终关怀”始于中世纪的欧洲。到1967年,英国创建世界上第一家现代临终关怀院。美国1974年建立首家临终关怀医院,1986年临终关怀被纳入医疗补助计划。

  1988年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建立后,天津医学院1990年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病房,1992年3月还举办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

  进入新世纪后,《临终护理》《多元文化与护理》等一批教材进入医学院校,这些说明我国已经建立了临终关怀医学专业教学体系、护理专业教学体系。说起我国的临终关怀教育发展历程,崔以泰如数家珍。

  从2004年起,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所高校开设了与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还开展了写墓志铭、参观殡仪馆等实践活动,但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死亡教育还缺位较多,只有少数学校开展了“写遗嘱”等形式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活动虽然带来了些许积极影响,但收效甚微。

  如何让生命教育更完整?直面“死亡”不能回避

  “直面死亡这个命题,生命教育才更完整。”早在1992年,崔以泰、黄天中就出版了《临终关怀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主张“直面死亡”是书中的主要观点之一。

  “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看重吉祥和好运,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生’,很难直面讨论死,社会在发展,这些观念要逐步改变。”黄天中认为,通过恰当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直面死亡,很有必要。

  “临终关怀教育就是最恰当的方式之一。”崔以泰认为,中国人崇尚孝老爱亲,有“送终”“善终”这些观念,在临终关怀过程中,进行直面死亡的教育,就显得顺理成章。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去世!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一种在患者疾病无法治愈的情况下,关注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心理护理。

  1988年7月,崔以泰在天津医学院创建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1990年建立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病房,

  1991年3月举办首次中国临终关怀研讨会暨讲习班,

  1992年3月举办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

  1993年创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并任主任委员。

  2023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崔以泰在接受《医学科学报》采访时解释称,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已经覆盖全国185个城市,可见国家对全国推广临终关怀事业的重视和推广力度之大,“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人人享有临终关怀。我们要将临终关怀推广至全国,包括农村地区和边疆。”

  “我们工作的目的是让临终病人‘舒适无痛苦,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如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中所写的那样,‘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媒体评价临终关怀是托起夕阳的事业,虽然人们是伴随着啼哭诞生到人世,但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带着笑容离开人间。”崔以泰说。

  综合 |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第三中学 中国教育报 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侯甜]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画面中身着戎装的少年目光如炬、坚定刚毅。新中国成立后,王生转战公安战线与工业建设前沿,先后在无锡市公安局、江苏省公安厅和南京钢铁厂工作。
01
这是7月31日在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拍摄的麦田(无人机照片)。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
01
2025年4月22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拍摄的弱水河与狼心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2024年7月30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无人机照片)。
01
7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长平村一处葡萄基地,党员志愿者、民兵帮助农户排水通渠。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7月30日凌晨和下午在浙江省舟山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先后登陆。
31
7月26日至30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飞虎队老兵后代及多所飞虎队友谊学校的师生访问湖北。
31
夏日时节,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气温适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休闲。
31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
29
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
30
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0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展览展出了近年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雄安古州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出相关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修复的唐代龙首、战汉时期陶量等珍贵文物首次以修复完成状态向公众展示。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