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行范围时间再缩小!广州电动自行车新规发布,12月15日执行→

2023-11-15 16:18来源: 羊城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1月15日,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召开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正式发布,12月15日执行。该《通告》相较于2023年7月征求意见版方案,进一步缩小了电动自行车限行的范围和时间。

  这些路段将分时限行

  此次发布的《通告》经过了多次优化完善,最终形成“重要干道分时段限行”方案,具体如下:

  一、工作日8时至9时30分、17时30分至19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天河东路、猎德大道(花城大道以北)行驶。

  二、工作日8时至19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黄埔大道西(石牌东路以西)、东风东路、东风中路、东风西路(西场立交以东)行驶。

  三、举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每天8时至19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新港东路(会展东路至会展南一路段)、会展东路行驶。

  四、全天24小时禁止电动自行车在以下道路通行:

  (一)内环路及其放射线;

  (二)广州市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过江隧道;

  (三)未设置独立非机动车道的桥梁、隧道、高架、立交。

  目前,电动自行车快速增长,与有限的道路资源存在比较大的矛盾。广州交警和相关职能部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想方设法持续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综合管理,加快非机动车道的建设,让电动自行车有路可走,同时优化公共交通,加强对外卖行业和骑手、生产销售源头的监管,进一步严查严管电动自行车改装、闯红灯、逆行以及机动车乱停放等重点违法行为。

  发布会三大聚焦点

  焦点一: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历经了怎样的优化调整?

  电动自行车的通行管理措施,从2006年起实行的“全市全天禁行”,调整为现在的“重要干道分时段限行”,是在多次征求意见、举行听证会和座谈会,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前提下,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统筹考虑市民电动自行车出行需要和城市管理实际需求,不断研究、调整和优化形成的。

  记者梳理发现,广州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

  1、2006年11月,广州市明确在全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对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不准上路行驶。

  2、广州市于2021年11月对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上牌政策,同时把通行政策从之前的全市行政区域禁行调整为市中心区域限行,并于2021年7月公开征求意见。

  3、根据之前收集的意见,2023年6月6日,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调整政策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限行范围上,将“中心区域限行”调整为“部分路段限行”;在限行时间上,将“全天候限行”调整为“全天、白天、高峰分层次、分时段限行”。

  4、相较于2023年7月征求意见版方案,此次正式发布的《通告》进一步缩小了电动自行车的限行范围和时间,形成了“重要干道分时段限行”方案。

  焦点二:此次发布的方案,相比今年6月公开征求意见的方案有什么调整?

  相比今年6月的方案,此次发布的方案主要是缩小了限行范围、缩短了限行时间。经过梳理,市民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议考虑早高峰送小孩上学和晚高峰送外卖的需求,缩短早晚高峰限行时间。二是建议不要全天限行,要考虑区分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白天和夜间不同的出行需求。三是部分主干道沿线学校、医院、商场比较多,具有较大的通行需求,建议考虑预留替代道路。

  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广州交警统筹考虑各方群体出行需求,进一步缩小了限行范围和缩短了限行时间。考虑到东西走向的东风路-黄埔大道、南北走向的天河东路-猎德大道,人车流量大、非机动车道不完善、公交覆盖率高,可供绕行路线相对较多等因素,所以采取限行措施,但缩短了限行时间。

  记者通过梳理同样发现,相较于6月公开征求意见的方案,主要有两变化一新增:

  【变化一】限行路段减少:除法律法规本身规定的高速、高架等全天24小时禁止通行电动自行车外,没有路段24小时禁行;早晚高峰限行路段仅2条;白天限行路段仅4条。

  【变化二】限行时间减少:非工作日不限行;限行时间共缩短1小时(从7:30开始限行变为8:00;19:30结束限行变为19:00)

  【新增】广交会期间白天限行路段

  焦点三:《通告》将于何时实施?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通告》将于2023年12月15日起正式实施。为预留充足时间给市民朋友熟悉和适应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实施后将设置半个月的宣传劝导期,在此期间以劝导纠正为主。2024年1月2日起正式对违反《通告》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依法予以处罚。

限行范围时间再缩小!广州电动自行车新规发布,12月15日执行→

  综合 | 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

  文 | 记者 郭思琦 柳卓楠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