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钧瓷”入选“国字号”!河南这些宝藏地标,有你家乡的吗?

2023-11-15 15:28来源: 大河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灵宝苹果、信阳毛尖、正阳花生、柘城辣椒……这些农产品您是不是很熟悉,那您知道吗,它们都是咱河南的地理标志。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河南地理标志“钧瓷”“洛阳牡丹”成功入选。

  截至目前,河南共有5件地理标志被列入名录,分别为“信阳毛尖”“汝瓷”“武陟大米”“钧瓷”“洛阳牡丹”。 入选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意味着什么?这些地标为何能入选?河南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状况如何?接下来还有哪些“大动作”?

  11月14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了解到,我省正在拟定《河南省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届时将通过一系列措施,更好地促进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目前该方案正进一步完善中。

  01

  河南地理标志闯出广阔天地

  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河南是农业大省,省域广阔,地理标志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在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商标三套地理标志制度体系下,全省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163个,居全国第7位。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6个,获批地理标志商标113个。

  地理标志产品生长于独特环境中,不仅是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同时也对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市场价值,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和关键。在我省地理标志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版图中,钧瓷、汝瓷、信阳毛尖、灵宝苹果、武陟大米、南阳艾、正阳花生、西峡香菇等作为特优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闯出了一番“广阔天地”。

  在全国最大的艾草收购集散地和最大的艾产品生产基地——南阳,艾种植加工企业1551家,服务机构393家,批发零售3132家,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5家,全市艾草产业年产值达130亿元,小艾草长成富农“大产业”。

  在驻马店正阳县,这里依靠年产量超53万吨的“正阳花生”,成功创建全国唯一以花生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双园区。

  在南阳西峡县,25万人从事香菇产业,年综合效益达150亿元,年交易额近200亿元。畅销欧美及东南亚45个国家和地区的西峡香菇,年出口额连续七年领跑全省农产品。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81家企业正在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2022年产值达47亿多元。

  时至今日,地理标志谱下的“致富经”还在不断增添新章节。

  02

  示范引领促发展

  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座瓷都

  河南地理标志资源丰富,此次,钧瓷为何能从众多地标中脱颖而出,入选第二批名录?这离不开钧瓷深厚艺术文化价值的积淀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带动。

“洛阳牡丹”“钧瓷”入选“国字号”!河南这些宝藏地标,有你家乡的吗?

  钧瓷是河南省禹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名人曾用 “ 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 ”“ 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 ”“ 峡谷飞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 ” 来形容钧瓷窑变之妙,随着文化价值的不断积淀与产业发展的不断壮大,2021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成立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率先成为全国首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钧瓷)保护示范区建设以来,禹州市不断完善制度机制,设立标准化奖励专项资金,推进钧瓷文化场所建设,定期开展生产过程合规性检查,帮助钧瓷企业建立化验室……多措并举下,钧瓷发展迈进“开挂”时刻。

  目前,许昌市结合实际,正在起草制定《钧瓷文化保护和发展条例》,助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钧瓷)保护示范区建设,同时加强对钧瓷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推动钧瓷文化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重质量、畅援助、护权益、壮产业、保发展……钧瓷这张“名片”不断被擦亮,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座瓷都。

  03

  一朵花“链”起一条产业

  “花经济”惊艳出圈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自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的“洛阳牡丹”地理标志在洛阳全面投用以来,洛阳牡丹种植企业(种植专业户)已达173家,其中万亩以上种植企业2家,主要产品包括牡丹种苗、鲜切花和牡丹盆花,年销牡丹、芍药鲜切花1750万支,年销盆花50万盆。2022年,地理标志应用的企业全年生产销售牡丹盆花20万盆,销售额1800万元。

“洛阳牡丹”“钧瓷”入选“国字号”!河南这些宝藏地标,有你家乡的吗?

  当前,洛阳牡丹深加工及相关延伸产业共获得发明专利135个,包括牡丹籽油、牡丹精油、牡丹食品加工、牡丹保健品、牡丹系列药品、牡丹文化艺术服饰、网游等。牡丹关联企业272家,注册牡丹锦、洛邑牡丹小镇、牡丹花都、河洛牡丹、武皇牡丹、帝都牡丹、花城牡丹、牡丹宴系列商标,共计370件。涵盖餐饮、食品、药品、服务业、日化用品、医疗用品等33个行业。

  此外,洛阳还通过产业联动倾力打造“洛阳牡丹”品牌,以特有的古都文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今年4月的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牡丹也凭实力“火”出圈:线上,相关话题网络阅读量突破1亿次;线下,花经济带动汉服体验店、剧本杀店等沉浸式消费快速提振;接待游客23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7亿元……

  优三产、强二产、带一产,以点连线,画线成面,洛阳形成了当地独有的牡丹特色产业,而这也为洛阳牡丹地标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04

  推动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

  河南部署“三年行动”

  入选名录的地理标志,将迎来哪些政策红利?

  据了解,地理标志纳入名录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后续工作中对这些地理标志进一步加强工作联系,并在业务指导、政策扶持、资源对接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在试点示范、宣传推广、项目实施等方面给予优先推介,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标准做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工作,进一步助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品牌经济。

  “地理标志”不仅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更是区域产品特征和信誉的典型标志。近年来,河南从强化政策扶持、提高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加大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等方面,积极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那么, 下一步我省将如何推动地理标志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我省正在拟定《河南省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通过实施“一县一品(一标)”“品牌价值提升”等行动,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全面提升河南地理标志产品价值内涵,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促进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目前该方案在进一步完善中,正式批准后将公布。

  “未来,我们也将协同各有关部门,构建具有河南特色、全国领先的地理标志培育、运用和保护工作体系,向地理标志发展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为全省地理标志提供政策实、服务优的发展环境。”上述负责人说。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康亚飞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随着“江城卓越号”盾构机顺利抵达接收工作井,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管理、中铁十四局施工的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长江隧道顺利贯通。据了解,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全长59.9公里,为国内最长地铁环线,其中长江隧道全长4011米,包括2160米下穿长江段,最大埋深达45.5米。
17
当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自俄罗斯的92件现实主义大师列宾的真迹有序开箱。当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自俄罗斯的92件现实主义大师列宾的真迹有序开箱。当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来自俄罗斯的92件现实主义大师列宾的真迹有序开箱。
17
近日,重庆高温天气持续,重庆动物园通过给动物泡冰水、吹空调、喂西瓜等多种方式,让动物安然度夏。近日,重庆高温天气持续,重庆动物园通过给动物泡冰水、吹空调、喂西瓜等多种方式,让动物安然度夏。
17
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在公司生产车间,高速磁悬浮列车、智能动车组、氢能源市域列车等一批批高端轨道客车产品陆续下线,整装待发。在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期间,中车长客与塞尔维亚签署我国首个出口到欧洲的高速动车组车辆采购合同。
16
炎炎夏日,江苏淮安金湖水上森林景区内的春溪林海雪原迎来众多游客。炎炎夏日,江苏淮安金湖水上森林景区内的春溪林海雪原迎来众多游客。炎炎夏日,江苏淮安金湖水上森林景区内的春溪林海雪原迎来众多游客。
16
7月15日,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威尼托大区政府总部正式发布。
16
7月15日5时34分,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5
近日,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记录到1只被列为近危物种的黑腹蛇鹈。
15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景德镇城市中心地带,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景德镇城市中心地带,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景德镇城市中心地带,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
15
记者从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获悉,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为全球经贸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