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形状的大门、猫咪指路牌
猫咪包子铺、猫咪书店……
随着“猫村”打造得越发完善
近日,阜平县东坪村
成为众多年轻人的热门网红打卡地
“猫村”一角
东坪村是龙泉关镇
黑崖沟的一个自然村
海拔1100米,坐落于保定市
第一高峰——歪头山脚下
腹地狭小、地处偏远
村民以务农为生计
属于国家级深度贫困区
后因脱贫搬迁
年轻游客正在“猫村”游玩
同年,返乡的阜平籍青年艺术家周合伟
在黑崖沟村开设公益画院
决定将东坪村改造为
大山深处的文化风景
和猫咪的生存乐园
“猫村”由此得名
龙泉关镇联合文创工作者周合伟
借助歪头山优美自然风光
围绕“猫村”主题
对东坪村实施艺术包装
进行加固修整
同时发动当地
有着绘画禀赋的村民张拥军
在村内的房门、墙壁等处
绘制猫主题画500余幅
“中秋国庆小长假‘猫村’
共接待游客近万人
日均1500人左右”
“猫村”负责人周合伟
对这个“成绩”挺满意
据悉,目前阜平全县累计
已有5000多名年轻人
返乡创业
越来越多青春身影
奋战在阜平乡村振兴一线
周合伟说
“现在的农村大有可为
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们要接续乡村振兴的接力棒
用我们的知识和理念
把村里建设得更好
带领村民过上更加
美好幸福的日子”
这群90后,带领村里的“妈妈”们
增收40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90后男孩王元成
都是陂鼐古寨唯一的返乡青年
这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
自治州册亨县的一个布依族村落
有着600多年历史
这里也是远近闻名的“空心村”
村里仅有125户人家
三分之二以上村民
是50岁以上的乡村妇女和留守儿童
王元成回来以后
给村寨带来的是青年旅社
民宿、餐厅、自习书屋
户外营地在内的多项旅游设施
还有几位像他一样的90后
这群年轻人把陂鼐
变成当地的“网红村”
自2022年以来
古寨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
旅游收入200万元
当地群众稳定增收40万元以上
但是他们还想干得更多
他们把村里那些
“没有喝过奶茶,没有坐过高铁
没有去过村庄200公里外地方”的
布依族妇女组织起来
成立以乡村女性为主体的“妈妈女团”
和“妈妈”们一起,为村庄做宣传策划
增加她们在当地就业的机会
他们带着这些“妈妈”们唱歌、跳舞
还要带她们到2000公里以外的北京看升国旗
他们要让这个古寨重新热闹起来
今年“十一”期间,陂鼐古寨的
所有民宿被游客全部预定
村民见此还在自家开了小卖部
回顾过去一年,王元成说
自己本可以有世俗意义上更好的选择
但却偏偏选择一个最难的
他说,或许只有在这里
自己才能找到真正
属于自己的价值与归属感
“小多肉”育出乡村振兴“大产业”
返乡青年的多肉“致富经”
走进江西省赣州市
崇义县左溪村的
初见多肉仙人球植物馆
花农周江福及其家人
正忙着给大棚里的多肉植物
换土、浇水、通风
上百种多肉植物
整整齐齐地摆放着
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1992年出生的周江福
是崇义县横水镇左溪村人
因为大学时对多肉的“一见钟情”
开始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从大学寝室的阳台到家里的小院
再到现在的多肉种植大棚
从全家上阵当快递员、包装员
到如今带动10余人就业创业
他在家乡把多肉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
用“小多肉”育出乡村振兴“大产业”
出于对家乡的热爱
2021年周江福选择从福建返乡创业
建起一个10多亩的多肉种植大棚
线上通过微信、淘宝
抖音直播带货等方式销往各地
线下吸引当地游客旅游观光进行销售
一年利润30万元左右
“最近我带领村里的几个同龄人一起做电商
免费培训多肉种植技术和网上销售技巧
自己致富的同时,也要反哺家乡”
创业开始走向成功的他
也将创业经验和创业模式
传授给周围的人
蒸蒸日上的“初见多肉仙人球植物馆”
被纳入崇义县“赣鄱乡村好青年”创业基地
每年接待前来实践学习的
返乡大学生、创业青年2200余人次
“接下来我计划打造
一个沙生植物小景区
多繁殖、引进新品种
将基地打造成当地热植网红打卡地”
说起自己的目标
周江福自信满满
一颗颗“小多肉”就像
千千万万个“新农人”
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
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
返乡创业青年
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广袤乡村回馈他们
以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让愿意留在乡村
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
让愿意扎根田野
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在这场乡村与
返乡创业青年的“双向奔赴”中
青春之花必将
在田间地头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