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摄影周:跨越山海 面向未来

2023-11-08 09:28来源: 北京国际摄影周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自10月21日开幕以来,得到了社会公众、广大摄影爱好者以及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摄影周期间,有万余名观众到中华世纪坛观展,许多机构、学校和团体组团参观。包括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等在内的百余家媒体纷纷对本次活动予以宣传报道,总计覆盖人群超过3000W人次。中国摄影报等众多专业媒体也对摄影周进行了全程报道,全景式展现了摄影周的各项展览活动。

  本期推出中国摄影报记者文章《北京国际摄影周:跨越山海 面向未来》,以飨读者。

  10月21日下午,当上百位重要国内外摄影机构代表、摄影家相继走上北京中华世纪坛南广场红毯铺设的“摄影之路”,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的大幕正式拉开。

  延续多届的北京国际摄影周开幕活动的红毯环节已成为众多摄影家和摄影机构的闪耀时刻,是他们向世界彰显为摄影事业发展作出努力与贡献的传播窗口。摄影周开幕活动还包括北京国际摄影周与国际摄影组织合作签约仪式、2024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合作签约仪式,同时发布了2024年摄影周学术主题——“影像:生命·永恒”。随着与会嘉宾通过选择关键词的方式创作的AI影像《影像·乡村·共生》的亮出,开幕式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此后的数天中,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图片集团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本届北京国际摄影周以“影像:乡村·共生”为学术主题,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一带一路”等九大主题,策划展览11个,展出照片2000余幅(组),组织论坛活动13场。

  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是这一品牌活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二个十年的开篇。一系列丰富而精彩的展览及活动,突出专业化、学术化、国际化、品牌化和融合创新特点,以影像艺术为媒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影像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终身名誉主席杨元惺,北京国际摄影周专家顾问委员会总顾问、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朱宪民,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组委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徐祖根,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组委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李树峰,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琛,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居杨,中国摄影家协会原顾问索久林,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主席里加尔多·布西(Riccardo Busi)、秘书长约安尼斯·利库里斯(Ioannis Lykouris),国际摄影家联盟(GPU)主席马诺利斯·米察基斯(Manolis Metzakis)等出席开幕式。

  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终身名誉主席杨元惺致辞。

  杨元惺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北京国际摄影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公共影像主题公益活动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构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展示传播平台、国际间影像艺术和文明互鉴的交流推介平台、科学技术与影像艺术的创新实验平台、影像内容产品与影像文化服务的供给平台四大服务职能,在国际化、专业化、学术化、品牌化等方面的影响力日渐提升。

  丝路交响,山海和鸣

  适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大展”和“观·品”十国摄影组织主席作品联展成为点题之作。前者致力于推动各国青少年做丝路文化的见证者、建设者和传承者,后者则组织邀请“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摄影组织主席作品参展,为中阿影像文化搭建起交流与对话平台。

  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大展是首个以8至25岁“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参与为主的公益性摄影活动。大展今年累计收到18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的投稿作品9万余件。最终入展图片类270幅(组)、短视频78部,呈现了生活在“一带一路”不同国度、地区的青少年对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人类命运的共同感受,充满时代感和家国情怀。

  生动的自然生物摄影,呈现沙漠充满生气和灵动的另一面;一组摄影作品告诉我们,阿拉伯国家并非只有沙漠,也有着壮丽的山脉和沿海风光;还有的作品原汁原味展示了传统生活形态…… “观”十国摄影组织主席作品联展,“品”一带一路文化风情。展览邀请了来自阿联酋、阿曼、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埃及、巴林、摩洛哥、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约旦等1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摄影组织主席的200余幅作品参展,将中东、北非等10多个阿拉伯国家的美丽风景、人文风情、非遗文化等带到北京,独具风格、情调神秘。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摄影展邀请了国际摄影家联盟作为国际主办单位,并带来其会员摄影精品展一起展出。

  国际摄影家联盟(GPU)主席马诺利斯·米察基斯表示,未来将以“十国摄影组织主席作品联展”品牌为起点,进一步开展国际间跨界融合策展人培训、交流等方面的全面深入合作。

  今年是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与北京国际摄影周展开合作的第十年。刚刚受邀参加了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里加尔多·布西表示,未来,在与北京国际摄影周主题品牌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将正式启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遗产专题摄影展的国际策划、组织与交流传播工作,希望能以影像为媒介,在全球搭建起一个促进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对话交流平台。

  大地之歌,感知中国

  摄影周展览以多元化、高品质的摄影作品展现中国发展历程与风采。其中,“时代精神与国家形象主题”板块作品精美丰富,展陈设置创意创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多元化展示的视觉盛宴。

  由中宣部、中国文联主办,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摄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承办的“筑梦——我们的新时代摄影作品展”亮相摄影周。展览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用情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精心描绘新时代的宏阔画卷和真实影像,艺术展现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追梦筑梦的信念信心。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国主流媒体新闻摄影展以摄影专版、新闻图片、新闻海报、3D和微视频等形式呈现,以强烈的现场气息和饱含深情的视觉方式,记录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光明网出品的“节气里的大美中国”系列海报也亮相本次展览,将婉约优美的中华诗词与节气、航拍巧妙融合,勾勒出一幅幅诗意盎然的大美中国图景。

  “那山·那水·那人——乡村振兴新图景”专题展以光影艺术展现我国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倾情描绘乡村面貌巨变、记录群众幸福生活。展览展出中国图片大赛“乡村振兴新图景”专题赛精选照片151张,设置专题赛展区、主办单位展区及互动体验区。专题赛作品展区展陈设计灵感源自徽派建筑马头墙,通过超薄灯箱呈现一幅幅精彩作品,7组异形展架置于世纪大厅中华千秋颂环形浮雕壁画之中,犹如点燃乡村振兴的“万家灯火”。展区展陈设计灵感源自中国画卷轴,由4组长15米、宽1.5米环形卷轴展台组成,展示各主办单位多年来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描绘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

  此外,摄影周通过举办“世界第一街”“世界城市文化地标”“世界遗产影像”等品牌专题摄影展,用人类共通的视觉艺术语言,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现场图

  “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遗产影像展”的展场被金灿灿的稻谷环绕,一派稻鱼共生的田园景观,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本次展览作为“世界遗产主题”板块内容,共展出260余幅作品,集中反映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自然生态、产业经济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发展历程。

  为推动中轴线保护,打造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标杆,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和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支持下,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和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组织 “中外摄影家拍摄北京中轴线”活动,用镜头记录中轴线文明记忆,用光影定格中轴线时代新韵,用影像助力中轴线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名家经典主题”板块中,“海峡两岸摄影名家邀请展”参展的121位海峡两岸摄影师的精品力作呈现于中华世纪坛的名人雕塑展厅,展出影像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代名人遥相呼应,构成两岸摄影家记录历史、聚焦当下、呼唤未来的影像画卷,为观众留下生动、难忘的记忆。

  ★

  摄影周主题论坛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乡村与影像,6位长期关注中国乡村转型与影像艺术实践的研究者、创作者,分别展开他们有关影像与乡村共生关系的思考。

  北京国际摄影周学术总监、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李树峰作主题演讲。

  李树峰从美国摄影家黛安娜·金斯伯瑞(Diana B. Kingsbury)的乡村创作讲起,启发大家对中国乡村问题的再思考,并谈及对中国新山乡巨变中文化保护和艺术化乡村建设的有关观点和体会。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分享了艺术家和小镇的居民村民一起成立“羊磴抖音合作社”,拍摄自己心目中的故事的实操和启发。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副院长潘家恩基于3年来对屏南经验的深度观察与行动参与,希望从问题出发,一起探讨城乡融合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坐标和新可能。摄影师、策展人刘智宁以摄影推动浙江艺术乡建的3个成功案例为切入点,谈及了“摄影推动艺术乡建的浙江实践及其思考”。摄影家、纪录片导演李伟以自己摄影作品为例,讲述内蒙古草原的乡村牧民生活所呈现的游牧文化变迁。北京摄影函授学院院长张希红从“大众摄影”与乡村建设的关系角度入手,探讨了大众摄影如何关注乡村、未来发展等问题。

  青年和弦,探索艺术

  马诺利斯·米察基斯在开幕式上说,影像在促进国际间跨文化交流与跨文明互鉴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国际摄影周始终关注青年摄影艺术家在科技与影像融合方面的创新和探索,这充分体现了这一活动的学术引领性。

  “面向未来的观看——北京国际摄影周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便如马诺利斯·米察基斯所说的那般,以摄影发展的眼界,关注青年的艺术成长与跨界艺术实践,挖掘梳理10位优秀中青年影像艺术家的作品,以呼应AI时代影像艺术的创作思考与探索。

  湿版技术、数码影像、计算机生成影像,人工智能、光感材料、交互感应装置的媒介,展览依次从传统摄影、观念摄影、数字艺术延伸到交互艺术。邸晋军、张克纯、丁昱辰、朱柯丁、侯帅、赵欣、沈凌昊、朱剑辰、贾鹏森、毕振宇运用不同媒介和个性表达,打破艺术的标签化界定,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广阔的思维,围绕生命、自然、地球、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反思与提问,以现实观照未来,以未来反观现实,激起一池哲思的涟漪。他们的作品在人工智能时代,呈现出多元的影像艺术图景,让艺术的观看自由流淌而充满想象。

  这场别开生面的展览通过创新展陈设置,营造“造梦空间”,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多元化展示的视觉盛宴,让观众在沉浸式的观看和互动式的体验中,充分感受个性、深邃、神秘、震撼和富有张力、充满哲思的多媒介影像艺术。“科技感”“交互性”“跨学科”“理念交织”,这是观展时大家谈得最多的关键词。正如展览总策划王建琪和策展人赵迎新在展览前言中所述:这是一次没有边界的自由观看,这是一段没有答案的感知探索,这是一池面对未来的哲思涟漪,这是一次青年人的艺术觉醒。

  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中,先进科技成为整个人类迅速发展的原动力。而作为艺术家的个体将如何面对这个纷乱的世界和作品创作的构建体系,是当代每一个艺术家在创作上遇到的首要命题。当元宇宙、NFT、AI图像生成技术让人们更加便捷地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图像生产,摄影便成了一种消费社会的普遍技能。如何通过照相机创作更有价值的影像成了我们对摄影艺术需要进行的更多维度思考。

  基于本次展览应运而生的学术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和参展摄影师共同探讨在广义的AI时代下,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对影像艺术创作的影响,以及艺术家如何面对现在和未来可能性的思考和探索,AI技术如何与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相互作用,在AI时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人工智能的关系等。

  其中,法国才华基金会创始人迪迪埃·德·费耶(Didier De Fays)谈到了“艺术媒介的语言转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邓岩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法国摄影和图像艺术的影响和趋势”,北京服装学院摄影系副主任董冬分享了“大学的AI实验室建设”,朱剑辰、侯帅、沈凌昊、贾鹏森则以各自的创作为基点,分享了技术迭代带来的摄影的可能性。

  展览和论坛正是通过呈现艺术家对于摄影艺术本体语言的多媒介的转化,来探讨摄影作为艺术在面对新科技媒介介入后的图像特征和随之而来的新的可能,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摄影艺术的读图方法也会随着新的读图媒介呈现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拍摄过程本身以及新的读图逻辑的解构和重组是展览对于摄影从平面呈现到物理空间占据的一次新的实验与探索,而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成像技术的应用和由此而产生的新的图像功能必将和当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紧密的联系。这便是此次展览和论坛的最大意义——在技术的革新和当代图像文化土壤中进行新的艺术维度的思考。

  中国摄影报记者 方妍

[责任编辑: 许莹莹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6月15日,工作人员在G3次列车前展示庆祝北京站首次开行京沪高铁列车横幅。当日7时40分,由北京开往上海的G3次列车驶出北京站。当日7时40分,由北京开往上海的G3次列车驶出北京站。
15
当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雨后初霁,风景如画。当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雨后初霁,风景如画。
15
14日,第16届海峡论坛拉开帷幕,台湾各界嘉宾7000余人来到厦门,为情而聚。
15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有多快?过去5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据各地初步统计,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
15
自6月8日以来,北方地区高温持续,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共有15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14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15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14
新华社发 胥晓璇 沈伯韩 编制
14
近期,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举行了校园“剪纸文化艺术节”。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6月13日,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剪纸作品展。
14
这是6月12日拍摄的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大熊猫‘香香’家族生日会”上展出的“香香”的照片。
13
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
1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