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鲶鱼”是什么鱼?真的存在吗?

2023-10-24 08:39来源: 北京青年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北极鲶鱼”事件不久前备受关注,除了关注事件本身,不少网友也对事件当事人“北极鲶鱼”的网名产生了诸多好奇。鲶鱼大家都听说过,是一种长着胡须脑袋扁扁,外形算不上好看的鱼类,西游记里的“奔波儿灞”就是一个鲶鱼怪。可是,寒冷的北极海域有鲶鱼吗?

“北极鲶鱼”是什么鱼?真的存在吗?

  你真的认识“鲶鱼”吗?

  在介绍这种动物之前,先理一下nianyu的正确写法,nianyu究竟是“鲶鱼”还是“鲇鱼”呢?其实,在汉语词典中,“鲶”这个字是不规范的,规范的文字应该是“鲇”,又可写作“鯰、鮎”。在现在使用的时候,由于使用习惯,我们一般把“鲶”和“鲇”混用,而这两者其实含义是相同的。

  因此,我们常说的鲇鱼与鲶鱼指的是同一种鱼,只不过是中文叫法的差异。在正式文书中,正确的写法应该是“鲇鱼”。

  鲇鱼不单指一种鱼,它泛指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鲇形目的所有物种,目前总共分为三十多个科,将近三千个种,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

  鲇形目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很长,最早可追溯至白垩纪时期。大多数的鲇形目都是热带淡水生物种,小部分生活在温带地区(如鲿科、鲇科、复须鲇科等),有两类生活在海里(海鲇科、鳗鲇科)。

  鲇鱼没有鱼鳞,大部分种类长着胡须。因为其中的很多种类都有着刺少肉多,肉质鲜美,食用方便的特征,所以在许多地区都有养殖,是人们重要的食用鱼类。

  鲇形目不仅数量多,不同物种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比如鲇形目中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欧鲇,这种鲇鱼体型庞大,体长最大可达四米,甚至有在浅滩伏击鸽子的捕猎记录。

  还有无比袖珍的寄生鲇,一般体长不到十厘米,有的种类甚至不足一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它通过寄生的方式生长繁殖,会钻入大鱼鳃中吸食血液获取养分。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我们熟悉的鱼其实都是鲇鱼,比如著名的清道夫鱼就是骨甲鲇科的一种,又名琵琶鼠、下口鲇,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现在已经成为了许多地方的入侵物种。

  还有大家常吃的巴沙鱼也属于鲇形目巨鲇科,包括博氏巨鲇等几个种类,原产于越南湄公河流域。

  北极有鲇鱼吗?

  那么,鲇鱼的分支中有北极鲇鱼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鲇鱼中并不存在北极鲇鱼这一分类,北极的寒冷气候也不支持野生鲇鱼的生活,目前认为鲇鱼分布的北限就是分布到瑞典的欧鲇。

  所以,北极的气候可以养殖鲇鱼吗?

  有研究人员针对鲇鱼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实验,经测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鲇鱼的采食量会明显增加、饲料的转化效率也会明显提高,发育速度更快。当温度达到22.8摄氏度时,鲇鱼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达到最高。

  另一项研究则针对不同温度下鲇鱼消化酶活性进行研究,发现当温度在20℃到35℃之间时,鲇鱼体内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都会出现上升趋势。

  也就是说,鲇鱼更适宜在温暖的水域中生长,而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低于零下,北冰洋的水温大部分时间在0℃以下。即使不考虑海水和淡水的问题,常规养殖的鲇鱼种类在这里仍然会被冻死,无法存活。

  一般来说,鲇鱼对理想生存环境的要求是要高些的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鲇鱼常与“脏、不干净”挂钩。甚至一些传言称鲇鱼都生活在堆满垃圾的脏水里边,它们甚至还会食用垃圾、粪便,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们常见的鲇鱼食性一般倾向于杂食性,它们的食谱很广,包括水生昆虫、小鱼小虾、有机碎屑等等,如果粪便中包含有未消化的食物,鲇鱼也可以摄入食用。

  也就是说,鲇鱼吃粪便的情况的确存在,但传说中“吃粪便”的鲇鱼一般是指鲇鱼中的“埃及塘鲺”。

  埃及塘鲺又称埃及胡子鲇、革胡子鲇,于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的。它长有八根胡须,生长速度快、耐受力强,在各种水环境中都能生存,甚至在下水道、化粪池里也能存活,之前提到鲇鱼吃粪便的情况,主要就是由化粪池中的埃及塘鲺。

  其实一般来说,鲇鱼对理想生存环境的要求是要高些的,我们在脏水中看到它们,只不过是因为一些鲇鱼的耐受性更强(实际上,即使是埃及塘鲺,在环境恶劣的水体中生长情况也不理想),如巴沙鱼、大口鲇等鲇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遇上水质恶劣的养殖环境,鲇鱼的正常繁殖和生长都会受到影响,轻则品质变差,增重减缓,严重的甚至会中毒死亡。

  在正规的养殖环境里,有些养殖户会将家畜粪便作为肥料投放鱼塘,但也会预先进行发酵处理,以消灭粪便中的有害物质。

  为了给鲇鱼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养殖户会定期清洁水体,避免不良水质对鱼体健康的影响。因此,在正规的菜市场和超市等地购买的鲇鱼,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从正规渠道购买的鲇鱼不仅可以吃,营养价值还不低。

  鲇鱼中包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还有丰富的DHA,可以参与到人脑细胞的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细胞突起的形成。DHA无法在人体中合成,所以多食用鲇鱼能够为我们补充DHA,对于脑部发育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郭丹(左)和史经纬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在成都太古里拍摄的世运会倒计时牌。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这是在开幕式现场拍摄的主火炬点燃仪式。
08
8月5日,在安徽省图书馆内,古籍修复师臧春华将经过清洗的书叶晾干。”  在安徽省图书馆僻静的古籍修复室里,6个“修书匠”用巧手、匠心与坚持,让古老的文字、绵延的文明展现在世人面前。
08
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位于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的新疆昆仑山景区迎来消暑休闲的游客,欣赏昆仑山的独特魅力,感受昆仑文化的深厚内涵。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位于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的新疆昆仑山景区迎来消暑休闲的游客,欣赏昆仑山的独特魅力,感受昆仑文化的深厚内涵。
08
8月6日,中欧班列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满洲里站准轨西场内集结等待发车(无人机照片)。8月6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以来经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的班列已超过3000列,运送各类货品超30万标箱,通行量占全国总量26.6%。
07
记者从贵州省能源局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贵州电力总装机突破1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六成。记者从贵州省能源局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贵州电力总装机突破1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六成。
07
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曾是因石油而兴、又因油尽而沉寂的工业遗址小镇。目前,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已累计引进12家科研单位45台望远镜。一台台大型天文望远镜在赛什腾山上建成,宛如巨眼仰望苍穹。
07
8月4日,广东省肇庆市受强降雨袭击,端州区等城区多路段受浸,部分地区出现山洪、塌方。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8月5日,救援人员在肇庆市端州区的一处积水路段打开井盖排走积水。
06
8月5日,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哈尔滨市支队在松花江哈尔滨段举行水域救援演练,检验队伍练兵备战水平,提升综合实战救援能力。8月5日,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哈尔滨市支队在松花江哈尔滨段举行水域救援演练,检验队伍练兵备战水平,提升综合实战救援能力。
06
8月5日,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红星农场第二管理区,大型收割机在抢收小麦(无人机照片)。部分小麦种植区利用晴好天气,开展小麦抢收工作,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田间地头呈现出繁忙有序的丰收景象。
06
8月4日18时21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0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