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自媒体谣传
“自3月1日起,可以吃蛇了”
也有多个自媒体推介加工销售
以蛇为食材的菜肴
引发一些餐饮企业和市民的关注
纷纷致电保护部门咨询
到底蛇能不能吃
对此,近日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发布紧急提醒
蛇类是不可以食用的
无论野生蛇还是养殖蛇
均尚未列入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2021版)》
各经营单位
不得以蛇为食材加工餐食
切勿以身试法
有媒体报道,自今年开始,就不时有一些自媒体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推荐广州及周边地区的餐厅,品尝蛇类菜品。秋天到来之际,一些视频还附带标语如“秋风起就最适合吃野味”和“烹蛇世家”等。
同时,据该媒体记者搜索发现,广州地区存在不少供应蛇类产品的餐厅,这些餐厅在本地食客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位于天河马场路的一家餐馆相关的推荐文案颇多,尽管部分文案用“大黄鳝”“榕鳝”“水鳝”等名称指代,但在10月16日仍有人分享了食用蛇类美食的经验。
那么福建的情况如何?
据小编
在网络上搜索发现
福建也有一些吃蛇肉的餐厅
通过发送图频的方式
吸引食客品尝蛇类菜品
秋天到来之际
一些视频还附带
如“秋冬滋补”等标语
此外,在一些美食推荐的APP上,这些供应蛇类产品的餐厅在本地食客中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评论里能看到大家对蛇类菜品的评价,但在推荐菜单中却找不到蛇类菜品的踪迹。
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和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涉嫌违法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
陆生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除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野生动物人工种群外,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均属于禁止食用范围。常见的包括滑鼠蛇(水律蛇)、灰鼠蛇(榕蛇)、眼镜蛇(饭铲头)、蟾蜍(蛤蟆、蠄蟝)等各种两栖爬行类;果子狸、野猪、竹鼠、猪獾、黄麂(黄猄)等兽类;麻雀(各类小型林鸟去毛后以麻雀之名售卖)、斑鸠、禾花雀(黄胸鹀)、水鸡(黑水鸡、白胸苦恶鸟等)、猛禽(猫头鹰、老鹰等)、鹭鸟(白鹭、夜鹭等)、雁鸭(野鸭、大雁)等鸟类。
专家:来源不明的蛇类有传播疫病风险
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据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慧建介绍,早在2020年以前,包括广东在内的部分南方省份就已经成功实现滑鼠蛇、舟山眼镜蛇、银环蛇等多种蛇类的人工养殖,产量也相对较高,彼时市面上销售的蛇类绝大部分为人工养殖的个体。
“从法律上看,将蛇作为食材进行加工出售属于违法行为,但以药用和皮具材料为用途的蛇类养殖并未被禁止。”胡慧建表示,目前部分食肆蛇类食材的来源有可能来自于药用、皮具用途的养蛇场,同时由于养殖技术的成熟,也可能有农户在未做备案登记的情况下私自养蛇。他还指出,由于养殖规模的缩减,市面上流通的蛇类也有可能是非法捕猎的野生个体。
胡慧建提醒,目前餐厅出售的蛇类来源不明,从食品安全的角度上看,也非常不建议市民食用。“无论是私自养殖还是野外捕获的蛇类,由于缺乏官方的监管和检验检疫,食用后,有较高感染疫病和寄生虫的风险。现阶段不食用来源不明的蛇类也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
综合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