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就有环保“高科技”!

2023-10-04 07:13来源: 山西广播电视台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汉代就有环保“高科技”!

  彩绘雁鱼铜灯

  距今2000多年

  代表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极具高科技价值的艺术珍品

  是汉代灯具中的杰作

  2018年山西警方追回

  现藏于山西青铜博物馆

  【 雁鱼铜灯 】

汉代就有环保“高科技”!

  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但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灯从西汉而来,它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带着当时先进的“高科技”,它就是雁鱼铜灯。

汉代就有环保“高科技”!

  雁鱼铜灯来自两千多年前,外形是一只伫立回首衔鱼的鸿雁,雁眼圆睁,颈部修长;大雁张开的嘴里还衔着一条大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

  雁鱼铜灯还可以调节灯光强度和照明方向。灯罩为两片弧形屏板,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照明方向和灯光强弱。圆形灯盘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

汉代就有环保“高科技”!

  汉代多以动物油脂为灯燃料,点灯时会有一些炭粒和灰烬随着油面上升的热气流挥发,造成室内烟雾弥漫,污染空气和环境。

  而雁鱼铜灯的构造,正好可以应对这种情况: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雁颈、腹腔中空并相通。灯火点燃时,烟气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贮有清水的雁腹,就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功效,十分巧妙。

汉代就有环保“高科技”!

  自古以来,鸿雁被视作传递思念和祝福的吉祥鸟。而鱼是“余”的谐音,寓意生活富足有余。雁鱼铜灯代表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件具有极高科技价值的艺术珍品,是汉代灯具中的杰作。

  谁能想到

  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雁鱼铜灯

  曾“粉身碎骨”

  被拆成零件藏了起来

  2018年,在山西警方开展的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中,文物贩子曹某落网。当时,曹某并未交代这件文物,警方多次搜查也没有发现。羁押期间,曹某试图通过一张纸条给他家人传递信息,纸条上写着“务必把灯和剑处理好”。警方根据这个线索,再次到曹某家里进行搜查。

  随后,警方通过反复做工作,在曹某父母家的地下室,找到一堆用塑料布包裹着的青铜零件,拼起来后正是雁鱼铜灯。

  据曹某交代,因这盏灯珍贵精美,没有舍得出手,把它拆解成零件,准备将其作为自家的“传家宝”。

  现在,这盏构思精巧的雁鱼铜灯,正静静地伫立在山西青铜博物馆,等待着你的到来,

汉代就有环保“高科技”!

  知其所来 明其所往

  国宝归根 四海归心

  与还在海外漂泊的文物相比

  这些回归的国宝无疑是幸运的

  在它归来的身影后

  凝聚着一个国家不懈的努力

  山水迢迢

  挡不住文物回家路

  从颠沛散失到重回盛世

  国宝的回归之路

  亦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见证

  黄金易得 国宝无二

  在继续加大追索的同时

  我们更要守土有责

  绝不使文物再受损

  尊重文物的生命

  守护文物的温度

  敬畏文物的灵魂

  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眼下,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南台镇农民在收获水飞蓟后,开始平整土地,准备种植大豆。水飞蓟是菊科草本植物,其提取物水飞蓟素具有解毒护肝的功效,常用于肝病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09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

0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开放后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
08
近年来,对口援疆省市持续选派大量医疗人才,为守护新疆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受益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支持,新疆受援医院临床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08
7月7日,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成立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国际深空探测学会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及法国行星探测地平线2061五家单位联合倡议,汇聚20位国内院士与31名国外科学家共同发起申请,历经两年多筹备,于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在民政部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国际科技组织。
08
7月6日凌晨,在邵永高铁跨S236省道大桥施工现场,中铁五局工人进行连续梁合龙施工(无人机照片)。当日,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由中铁五局承建的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跨S236省道大桥连续梁成功合龙,标志着邵永高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07
当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当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当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
07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