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国庆期间,上海地铁这几站将封站!这些路段时段是拥堵高峰→

2023-09-27 09:51来源: 东方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大家心心念念的

  中秋国庆双节长假马上要来啦

  放假通知

  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重叠

  假期共8天(9月29日至10月6日)

  有出行计划的小伙伴

  快看过来

  延运、加开、跳站:

  今年“双节”上海地铁出行全攻略↓

  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合体”,假期自9月29日(周五)至10月6日(周五),共计8天。今年中秋、国庆长假又恰逢市旅游节,各类赛事、商业、展会活动密集举办,市民乘客出行意愿进一步增强。为满足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市民游客出行需求,上海地铁特制定专项运营服务方案,确保节日运营安全顺畅。

  根据计划,9月28日至10月1日,10月6日至10月7日,地铁1、7、8、9、10、13号线将实施延时运营;为应对铁路临时加开,做好铁路虹桥火车站夜间抵达大客流疏散工作,长假期间,地铁2、10、17号线在既定延时或加开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增开定点加班车;此外,9月28日20:00至运营结束,以及9月29日至10月6日的每日16:00至运营结束,地铁2、10号线南京东路站,14号线豫园站计划实施封站跳停。

  提升保驾力度 9月28日至10月1日、10月6日至7日,1、7、8、9、10、13号线延时运营

  中秋国庆节期间恰逢本市旅游节,各类赛事、商业、展会活动密集举办,抵离沪客流、活动客流、休闲客流多重叠加,预计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9月28日当天,全网客流将超1260万人次,长假期间日均客流约756万人次。此次中秋国庆期间,上海地铁全网络将提升保驾等级,为运营现场“上保险”。同时,秋高气爽,长假期间市内大型商圈、热门景点等休闲娱乐出行客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夜高峰时间将有所延长,为缓解中心城区夜高峰休闲、购物客流密集的压力,最大限度满足乘客节日出行需求,9月28日至10月1日、10月6日至7日,地铁1、7、8、9、10、13号线将实施延时运营。

重要!国庆期间,上海地铁这几站将封站!这些路段时段是拥堵高峰→

  配合交通管制,9月28日20:00起,9月29日至10月6日每日16:00起,2、10号线南京东路站及14号线豫园站封站

  根据交通管制工作方案,9月28日20:00起至运营结束,9月29日至10月6日,每日16:00起至运营结束,地铁2、10号线南京东路站,14号线豫园站将计划实施封站跳停。封站时段内,在2、10号线南京东路站,14号线豫园站不能上下车,地铁站出入口也将同步关闭,乘客不能进出车站。届时,车站将加强站内广播宣传、导向设置、站台站厅秩序维护等工作。需要提醒乘客的是,14号线豫园站临时封站期间,10号线豫园站仍正常运营。此外2、10号线南京东路站,14号线豫园站的临时封站时间或将根据相关部门要求有所调整,届时请现场乘客配合车站工作人员指引通行。

重要!国庆期间,上海地铁这几站将封站!这些路段时段是拥堵高峰→

  疏散交通枢纽夜间客流 上海地铁多线加开定点加班车

  根据铁路虹桥站夜间到达列车开行情况,9月28日、9月29日、10月5日、10月6日,铁路在原夜间图定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开行班次。为应对铁路临时加开,做好虹桥火车站夜间列车集中到达大客流疏散工作,虹桥枢纽相关的地铁2、10、17号线在既定延时或加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开定点加班车。其中,9月28日至29日、10月5日至6日夜间,虹桥火车站定点加班车最晚发车时刻为:2号线至次日2:00、10号线至次日0:30、17号线至次日0:00。同时,9月30日至10月4日,2号线和10号线虹桥火车站定点加班车发车时刻推迟至次日0:20。

  此外为做好节假日返程期间上海火车站、虹桥火车站、上海南站的夜间客流疏散工作,10月5日,地铁1号线在图定基础上实施定点加开方案,加开末班车发车时间至23:30;另10月8日地铁2号线增加定点加班车班次,加开末班车发车时间至次日0:00。

重要!国庆期间,上海地铁这几站将封站!这些路段时段是拥堵高峰→

重要!国庆期间,上海地铁这几站将封站!这些路段时段是拥堵高峰→

重要!国庆期间,上海地铁这几站将封站!这些路段时段是拥堵高峰→

重要!国庆期间,上海地铁这几站将封站!这些路段时段是拥堵高峰→

  加大服务保障 确保通行安全 重点大客流车站将采取限流措施

  此次长假期间,上海地铁还将重点关注交通枢纽、集散地车站,如:虹桥火车站站、上海南站站、上海火车站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浦东国际机场站等。同时,在换乘枢纽站、热门旅游景点周边车站以及商圈周边等重点车站,将加强信息沟通,主动掌握客流动态,并增加重点车站的服务人员及志愿者,为乘客提供现场引导和帮助,保障乘客出行顺畅。

  今年中秋国庆节期间恰逢本市旅游节,预计本次假日期间,南京路步行街及外滩周边商圈、景点游客将明显增多。受此影响,人民广场站、陆家嘴站、豫园站及天潼路站等站点客流或大幅增加。如客流集中,或出现瞬间大客流情况,部分站点会根据现场客流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限流措施,届时请乘客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引,有序进出车站。

重要!国庆期间,上海地铁这几站将封站!这些路段时段是拥堵高峰→

  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

  出行交通安全提示!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介绍,近三年国庆长假期间,国庆长假期间轻微物损交通事故逐年下降,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节假日头尾出行人数增加,机动车因“机动车违反让行规定” “酒后驾车”“超速驾驶”三类交通违法行为引发事故较多。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本市将迎来出行高峰,交通参与者要注意出行安全。详见↓

  中秋、国庆

  交通安全形势分析

  近三年中秋、国庆长假(2020年10月1日至10月8日、2021年10月1日至10月7日、2022年10月1日至10月7日)事故情况分析:

  特点一

  道路交通事故数逐年下降,出游人数预计上升。

  据统计,近三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轻微物损交通事故逐年下降,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今年中秋国庆长假8天,群众出行旅游需求旺盛,后疫情时代群众消费意愿持续释放,出行的人流、车流将持续提升。此外,假期市民走亲访友频次上升,聚餐饮酒情况较多,夜间酒后驾驶机动车、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引发事故风险增加,交通安全状况不容小觑。

  特点二

  假期首尾出行集中,相关时段高速风险突出。

  据预测,今年中秋、国庆期间交通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出现增长趋势,大部分以出市游玩为主,部分以探亲访友和短途旅游为主,公众出行时间、出行路线较为集中,路网流量整体呈现前后高中间低的走势,潮汐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9月29日至30日上午8时-12时期间路面流量激增,拥堵值高;10月2日至10月4日流量有所回落但在10时-16时期间会出现间歇性小高峰,特别是景区、商圈周边道路、国省道、农村道路车流量大;10月6日,假期最后一天返程车流聚集,当天下午至凌晨,G40沪陕、G2京沪、G60沪昆等本市主要高速公路及周边道路将迎来出入城大车流,相关道路将有不同程度拥堵,且出入城高峰多处于夜间驾驶人分心驾驶、疲劳驾驶易造成追尾拥堵车辆。

  特点三

  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仍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

  经对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亡人事故进行分析,机动车因“机动车违反让行规定” “酒后驾车”“超速驾驶”三类交通违法行为引发事故较多,非机动车因“违反交通信号”“逆向骑行”“未按规定让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引发事故较突出。

  出行交通安全建议

  关注宣传信息,做好出行准备

  请广大交通参与者及时关注公安、交通运输、气象等部门公布的相关信息,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避免拥堵。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行驶遇前方发生拥堵或车辆发生故障、事故等问题,要做到谨慎驾驶、提前控速、依次排队缓慢行驶,并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提示后方车辆注意减速。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播报、“两微一抖”、导航提示等渠道了解道路交通流量、前方道路交通事故及雨、雾、霾等恶劣天气情况,根据天气、交通管制措施和道路通行情况,提前选择好出行时间和路线,错峰往返。

  遵守交通规则,杜绝违法行为

  交通参与者要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做到文明驾驶、谨慎驾驶,积极维护良好的通行秩序。机动车驾驶员严禁酒后驾车、超速、未按规定让行、违法变道、开车浏览电子设备、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违法行为,夜间行车要开车灯。非机动车、行人出行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指示,严禁在机动车道内行驶、逆向骑行、闯红灯、横穿马路;乘坐私家车、旅客大巴等车辆一定要佩戴安全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必须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快速处置现场,避免二次事故

  对于“车能动、人未伤”的事故,要按照《上海市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通过使用“交管12123”等事故线上快处方式,在固定证据迅速撤离现场后进行事故处置及后续保险理赔。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发生事故、抛锚的,务必按照“九字警句”(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操作,打开车辆危险报警闪光灯,人撤离在车辆后方150米距离放置警示牌,全程注意观察来车情况,确保自身安全,防止造成二次事故及长时间、大面积拥堵。对于应当撤离现场而未撤离,造成道路交通拥堵的,公安交警部门将严格对当事人进行处罚。节假日期间,本市部分重点高速公路将设置“警保联动”移动工作站,开展交通事故快处、快撤、快赔工作。

  综合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上海地铁shmetro、上海发布

[责任编辑:黄童欣]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