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老年们,谈起了赛博“恋爱”

2023-09-26 13:52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曾经谈笑风生的家庭聚会,如今却各刷各的手机。曾经对网购嗤之以鼻的老爸,变成了不网购浑身难受的“剁手党”。曾经用手机支付都要向你求助的老妈,开始整晚抱着手机嘴角上扬……

  前阵子网红主播“秀才”被封号,年轻人满脸问号地搜着“秀才是谁”的时候,“网瘾老人”却已经存在多年。

  互联网似乎是年轻人玩梗造词追热搜的主场,但暗地里也冲击改造着中老年群体的生活。

网瘾老年们,谈起了赛博“恋爱”

  此前被封号的顶流网红“秀才”坐拥千万粉丝,被称为“中老年妇女收割机”。他的视频里,几乎都是大爷大妈熟悉的场景,精准命中大妈们的情感需求,甚至引得72岁大妈“千里追爱”。

  这场“赛博恋爱”,在秀才被封号之后戛然而止,网瘾老人再次引发讨论。

  纵观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十几年,在这一变革力量的推动下,网瘾老人的数量在增加,受到的影响更加深刻。

  在2007年以前,中国50岁以上的网民群体数量所占比重不超过5%,随后50岁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急速上升,到2020年达到22.8%。

  现如今4个网民里,就有一个是中老年人。网购、打车、玩游戏、直播、外卖、短视频,中老年人越来越精通。

  精通过后,一部分中老年人难以自拔,日趋痴迷。

  刷手机刷到日夜颠倒,茶饭不思,网购上瘾根本停不下来,迷恋主播到失去理智,互联网开始逐步侵蚀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瘾老年们,谈起了赛博“恋爱”

  图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20年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有10万多老年人每天几乎24小时生活在互联网上,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每天使用互联网64.8分钟,每个老年用户每天登录应用5次。

  你或许也有相同的感受:曾经痴迷于散步、打拳、广场舞的父母一辈的老人,开始变得手机不离手,他们的手机里循环播放着家长里短、养生科普、一元秒杀等诸多年轻人并不“感冒”的视频,并对视频内容深信不疑。

  不少年轻人表示,有点理解当年父母怕自己沉溺网络的心情了。

  更有网友戏称,当年说着“奶奶家装了wifi来玩吧”的奶奶,变成了“别来跟奶奶抢网速”的网瘾奶奶。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曾经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11%的老年人存在过度使用短视频的情况,因长时间使用短视频而影响正常生活的比例明显提高。16%的老年人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看短视频,15%的老年人表示,经常因为刷短视频忘记时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安排。

网瘾老年们,谈起了赛博“恋爱”

  图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互联网还塑造了老年群体社交的新形态。

  从相互见面聊天,到互相在视频通话里评论互动,一句“美亲?越来越漂亮了”替代了从前的见面寒暄。

  随手转发到家人群的一些信息,或者是朋友圈的一句评论、点赞,在中老年人的社交圈里,正成为一种亲朋好友之间的互动交流的新形式。

  翻看他们的手机,会发现不少老年大v网红的名字,他们通过营造迎合中老年人审美取向的人设,或者回顾老年人喜欢的历史事件等多种方式,和中老年群体创造“强关联”,引发老年群体的强烈共鸣,让中老年人自甘受到“流量控制”,找到情感的出口。

  此外,还有利用老年人勤俭节约的生活观念,通过免费领钱的各种活动,让老年群体与app本身形成绑定。根据趣头条发布的《2020年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60岁以上老年人日均领取虚拟货币高于40-60岁用户22%之多。

  互联网补足了老年群体对信息、社交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也打入中老年群体的精神世界。正因如此,网瘾老人深陷互联网,难以自拔。

  “触网”老人们最让子女担心的,就是遍布在互联网各个角落的“坑”。

  据调查,中老年群体在网络上遭遇网络传销以及理财欺诈的比例达到28.3%和23.8%。他们最容易受骗的渠道主要来自微信朋友圈、微信好友和微信群。

  诈骗团伙一般利用老年人信任熟人的特点,与老年人建立微信的好友关系,再以各种借口实施诈骗。

  而68.3%的受骗老人不会选择寻求帮助,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影响下,“只当是经验教训”,选择报警的比例只占0.9%。

  还有一些“鸡贼”的APP,通过诱导的方式哄骗老年人开通会员,收取会员费。因为缺少监控管制,导致不少缺乏防诈骗知识的老年人轻易上钩,甚至此前还有过官方APP出现诱导链接的事件,可见目前这一方面监管存在空白。

  “我经常收到免费红包的短信,总忍不住点开。”

  “新产品可以免费尝试,那我得试试。”

  “关注这个公众号就送我颈椎按摩仪。”

  凡此种种,让老年人探索的互联网世界充满陷阱。但当下,不少老人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方式应接不暇,上当受骗的事件时有发生。

  老年人沉溺网络,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线上经济的发达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二维码、手机支付、外卖网购,成为经济的新常态。中老年人可以说是被这股潮流推着往前行进着,并非自愿地陷入网络环境之中。

  同时,我国家庭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家庭规模持续缩小,空巢老人数量仍在增加。

网瘾老年们,谈起了赛博“恋爱”

  与此同时,老人的精神世界却很少得到真正的关怀。

  “养老”正在被重新解构,从原有的一种文化传统,正在转向一种经济行为。

  “给爸妈买点好吃好喝的”,“让他们享受物质上的满足”是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对养老这件事的理解。但往往,这样物质上的满足,也忽略了老年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

  缺少“有效陪伴”的老年人,面临的不仅是空旷的屋子,也同样面对着空旷的精神、情感的荒原。短视频等互联网产品“攻城略地”也就有迹可循。

  这也给社会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年人的养老,特别是精神层面的养老,需要的是真正的关怀。

  要让老年人的孤独感在现实中得到排解,这需要政府在配置养老资源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将文化生活资源纳入考量。基层干部对辖区中老年人的管理也不能只停留在形式层面的关注。子女本身,也应当一同参与共同构建一个“走心”的家庭关系和环境。

  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和监管部门也要关注这些网瘾老人面临的困境。

  “适老化改造”处于正在进行时,有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app应用都推出了“老年模式”,但同时,互联网环境仍难言纯净——诱导消费、诈骗链接、会员绑定等内容仍在大肆传播,亟需治理。

  可以说,“拯救”网瘾老年,不只需要在现实中让他们找到与世界联结的精神寄托,也需要互联网本身作出改变。人口老龄化已经是现实,社会需要适应和改变。

  老年人不该被刷手机的欲望支配,他们的晚年,本可以少一些对这个世界的惶恐和追赶,多一分淡定和从容。

  奶奶家装了wifi这个故事的后半段,现在需要整个社会一同书写。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央视网”,原文发布于2023年9月26日,原标题为《网瘾老年们,谈起了赛博“恋爱”》。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首次集中展出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
01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银高铁包惠段于8月2日启动联调联试,计划于年内开通运营。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银高铁包惠段于8月2日启动联调联试,计划于年内开通运营。
01
8月30日,游人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水上森林景区乘坐竹筏游览美景(无人机照片)。秋日里,人们走出家门,亲近自然,乐享好时光。秋日里,人们走出家门,亲近自然,乐享好时光。
01
8月30日,在山东省荣成市府新小学,小学生们跨越“成长跨栏”,步入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开学在即,各地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
31
这是8月30日拍摄的成渝中线高铁科学城站六线道岔特大桥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8月30日,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科学城站六线道岔特大桥顺利合龙,为线路按期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31
这是8月30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内拍摄的银河下的6号火山与草原(堆栈合成照片)。初秋时节,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的草原上,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沐浴在星空与银河之下,景色壮美动人。
31
记者29日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北京市综合运用国旗红旗、立体花坛、宣传画面、夜景照明等形式进行景观布置工作,以庄严隆重、恢宏大气的氛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30
8月28日晚,布置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四万盏太阳能灯将鸣沙山一面山体点亮,让夜晚的大漠更具魅力。
30
8月29日,西安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举行“长安霓裳·跟着国潮游陕西”汉服文化推广活动,在七夕节为市民游客送上一场文化大餐。
30
题:为什么战旗美如画——8位阅兵擎旗手讲述战旗背后的故事 阅兵活动当天,第82集团军某旅二级上士陈卓将手擎“势如破竹”战旗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