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景区:无人机送水上山了!

2023-09-23 15:35来源: AHTV第一时间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日前,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与民用无人机系统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布了运用无人机运输货物上下黄山的创新应用情况。据了解,黄山景区已率先开辟无人机运输航线,试运营期间,累计运输物资超过96吨,单机单日最大运输量超2000斤,此举为助力黄山高山物资运输,缓解山地运输压力起到较好作用。

黄山景区:无人机送水上山了!

  作为山岳型景区典型代表的“黄山”,地貌集奇险、雄伟、陡峭、秀丽于一身。为了山上游客消费需要,黄山风景区每天要将米、水、油、面、布草为主的大量生活物资运上山,将生活垃圾及使用后的床单等消费品运下山洗涤。每年4月到11月旅游旺季时,日均物资运输量(不含工程物资运输)可达15-20吨,12月到次年3月旅游淡季物资运输需求最多也将近10吨。

黄山景区:无人机送水上山了!

  目前黄山景区物资运输主要以“索道+人力二次运输”为主——即山下物资通过索道运输到达索道上站,再通过人工运送到山上各宾馆酒店等。在大客流情况下不光物资二次搬运存在挑山工短缺等,一些建筑物料的运输或索道运输不便的物资也需要通过纯人力搬运的方式从山下运往山上。

  由于纯人力运输,肩运员必须依托游步道搬运,尤其在旅游高峰时段,共用游步道后,降低了游客的游览体验。此外,近年来由于年龄结构老化,加之愿意从事重体力劳动的青壮年日益减少,黄山肩运员人数大幅锐减,在无新生力量补充的情况下,运输压力逐年加大。据悉,目前景区肩运员队伍平均年龄达57岁,而景区高峰期有300-400个肩运员,目前剩下不到130人,平均每年人数下降10%。

黄山景区:无人机送水上山了!

  为解决日益增加的物资运输量和逐年缩减的物资运输人力资源之间的矛盾,黄山景区也在积极谋划破局之策。除不断提升肩运员福利待遇,景区也积极利用机械设备以减轻人力运输的负担。据了解,景区还曾尝试用“攀山侠”机器人、电力单轨运输等方式进行物资运输,但攀山侠设备体积较大、须利用游步道运行。电力单轨需要另行建设轨道,均无法成为目前黄山景区物资运输的最优解。

黄山景区:无人机送水上山了!

  自今年5月9日至今,通过高精度航线规划,并综合考虑人员安全、飞行安全等因素,知名品牌的运载无人机率先在黄山景区开辟了一条运输航线,在避开游览区域和珍贵树种的前提下,在指定范围内进行重复作业飞行,并从起飞到降落进行全流程管控,目前已形成了显著运力,有效缓解了山上山下物资运输压力。

  据了解,包含肉类、蔬菜等鲜活物资、矿泉水、大米及打包垃圾、淤泥等类别,目前已经通过运载无人机货箱和吊装两种方式进行运输作业,基本涵盖景区日常经营物资种类需求。截至目前,无人机共运输19.315万余斤,其中双机吊挂单日最大运输量突破4000斤,单机单日最大运输量超2000斤。

  该运载无人机能克服地形和天气限制,最大飞行海拔高度达6000米,拥有超强环境适应性,可适应全天候、宽温域、跨海拔的作业场景,从而解决通达性、运力不足、高成本和低时效等问题,进行常态化作业。不仅运输效率大大提高,配套基础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还能满足应急运输等要求,独立的空中运输航线与游客游览也互不干扰。

  目前,是在黄山景区温泉到天海之间开辟了一条直线距离约3.2公里的运输航线,采用双机运输的模式,飞机全天作业时长7小时,来回可高效运输47趟。其中,往返运输含上下货仅需17分钟,比起肩运工动辄数小时的运输时长,运输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无人机对环境的高适应性、快速部署等优势,能有效应对大客流高峰期或特殊天气条件下突然增长的运力需求。

黄山景区:无人机送水上山了!

  黄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从运输角度而言,通过运载无人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补充和配合,逐渐从以人力为主力挑运向人机互补转变,缓解景区运输压力。从长远来看,随着运载无人机的进一步本土化应用,对于黄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山岳地形物资运送、应急空中救援”等工作提供了科技赋能。

  转自:大皖新闻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13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进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地宫。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9月13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13
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9月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举行。
13
近年来,杭锦旗有序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实施建设库布其沙漠锁边林草带、风沙路径阻隔带、光伏治沙带等治沙项目,促进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改善。近年来,杭锦旗有序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实施建设库布其沙漠锁边林草带、风沙路径阻隔带、光伏治沙带等治沙项目,促进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改善。
13
9月1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拍摄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人机照片)。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根据水利部批复的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9月10日正式启动。
12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12
9月11日,农机手操作农机在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格更召嘎查田间收割青贮玉米(无人机照片)。秋日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农民抢抓农时开展秋收等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一片繁忙。
12
9月10日拍摄的四川彭州湔江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勇 摄)  入选的赤山湖灌溉工程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灌溉面积7.7万亩。入选的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由公议沟、三家店等五条古渠及周边泉、井组成,其中公议沟建于辽代。
11
在总结“十四五”找矿突破标志性成果时,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把能源矿产列在第一位。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说,目前海洋油气成为我国增储上产的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
11
这是9月10日拍摄的位于库布其沙漠的达拉特旗光伏基地(无人机照片)。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里,一块块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铺陈排开,将沙海变成绿能涌动的“蓝海”。
11
9月9日,工作人员在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展示抓到的螃蟹。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内的稻田(无人机照片)。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