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如清晨的露珠,润泽着大地的每一寸尘埃。他们身披洁白的白衣,肩负起呵护生命的崇高使命。每当风雨来临,他们总是挺身而出,肩负起使命。
他们的手,是妙手回春的魔杖;他们的心,是坚定信念的指南针。
用仁心仁术护佑生命, 以至精至诚守护健康。
今天,我们带大家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硕的“医路人生”。
“医生这个职业一直是处在学习阶段的,而且需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从事医疗工作近四十年,王硕始终不忘医者初心,也亲身经历了国内神经外科的两大重要变革。回想起自己的从医经历,王硕至今如数家珍。
1985年毕业的王硕正赶上显微神经外科在中国刚刚起步的阶段,那时候从裸眼到使用显微镜来做手术正是王硕要突破的第一大难关。简陋的实验室和以往经验的空白无疑都增加了王硕学习血管显微手术的难度。在夜以继日的练习中王硕终于掌握了这项基本的技术... 神经外科第二大步改革就是在显微神经外科基础上,形成微创神经外科。“微创的概念就是在手中尽可能把损伤降到最低,给病人一个最好的恢复。”王硕在治疗中,总是秉承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最大程度地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影响。
“每次看到自己所学能帮到病人,那一切都值得了。”王硕回忆起了很多年前的一件事,一位40多岁、被车祸撞了的优秀运动员教练被紧急送来医院就诊。当时王硕和所在科室的同事们抢救了24小时,最终这位年轻的患者还是去世了。这件事对王硕的打击非常大,痛定思痛后,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只有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救更多的人,基本功知识、钻研新技术,成为了王硕努力的方向,他希望悲剧不会再重演。 “好医生不是光看你读了多少书、学历多高,还是要看你有多少经验。”除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王硕在临床中始终坚持因人而异的治疗方式。他视病人为最佳的老师,将每一个病例视为一个机会去学习。
“观察”是王硕反复强调的,他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法,而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医疗方案做到“对症下药”。
“成为一个医生很容易,但要成一个好医生可能比较难,德心和爱心是一个医生最重要的。”面对患者不理解的地方,王硕总是和病人充分沟通,尽心思聆听每位病患的需求,把自己的治疗方案“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患者。
作为博士生的刘清源师从王硕,今年毕业又留在了天坛医院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在刘清源看来王硕老师是个大忙人,他既是一名博士导师更是一名临床医生,尽管工作繁重但不管是对待学生还是患者,王硕从来都耐心且细致。在教学中王硕的科研思维让刘清源受益匪浅,“他在我们博士期间临床、科研任务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这样我们在完成了临床培训的基础上,还能收获很多科研成果。”
谈到师从王硕以来最触动刘清源的,还是老师对待患者像大哥哥一样的思维方式,“博士期间我主要针对的是血管病也就是我们说的颅内动脉瘤这一方向进行研究,其实所有人都认为这种动脉瘤都应该看到了就治疗,但是王老师总是告诉我再观察观察,不能轻易下结论。” 就这样,通过王硕的点拨,使刘清源更改了自己原有的行医模式,转而意识到如果直接治疗会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我们作为外科大夫应该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患者一定只能接受一种治疗方法。更多的应该是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患者应该怎么样才能接受更好的治疗,这是老师对我印象最大的一点。”
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刘清源。他说:“王硕老师传给我的,不仅是治病救人的专业技能,还有耐心对待患者的态度,更是悬壶济世的德行。” 王硕说,未来想把自己毕生的所学所感所知毫无保留地传给自己的学生,能让多年经验发挥更多的作用。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