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少吃火锅麻辣烫!多吃它们→

2023-09-14 17:09来源: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秋季是由夏到冬的过渡期

  天气干燥,昼热夜凉

  气候寒热多变

  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

  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

入秋后,少吃火锅麻辣烫!多吃它们→

  9月12日,由武汉市卫健委、武汉市爱卫办联合打造的健康科普大型系列直播“健康大家谈”第十一期开讲,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宋恩峰教授表示,多事之“秋”,人体养生应以“收敛”为主,顺时滋阴潜阳,以生化气血。

  在这季节交替的时节

  人们很容易

  因为没来得及察觉而受寒

  一定要注意预防保健哦~

  01

  “秋燥”找上门,中医应对有妙招

  秋季气候干燥,由于失去水分滋润,人们常会感觉鼻干、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甚至大便干结等。《黄帝内经》曰:“肺者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五脏中的肺,对应自然界的秋,秋季燥邪易侵袭肺部。因此,平“秋燥”重在滋阴养肺。

  滋阴养肺的中药有很多种,比如川贝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效;玉竹可滋阴润燥、除烦止咳;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沙参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等。此外,建议在三餐中适当多选择药食同源的滋阴食物,如银耳、百合、雪梨、山药等。

  入秋后,还可根据气候变化,按照“减辛增酸”的原则,通过饮食对秋燥进行调治。“大辛大热之品助燥伤阴”,应少吃辣椒、花椒、胡椒以及葱、姜等辛辣食物,少吃麻辣烫、火锅,以防“助燥为虐”,化热生火,加重秋燥;“酸甘之品可养阴”,可以多吃乌梅、葡萄、梨、蜂蜜等酸、甘、润的食物。

  02

  “悲秋”不是矫情而是病,如何对症调理?

  秋天有“肃杀之气”,落叶凋零的凄凉感。容易使人感到悲伤、情绪低落。中医认为,“悲秋”的情绪属于“郁证”,是因脏腑气机失衡,随致情志不遂,郁郁寡欢。肝脏掌管疏泄、调畅情志的功能,长期情志不高,就会肝郁气滞,损害健康。因此,在中医看来,“悲秋”真不是矫情,而是一种病。

  宋恩峰教授介绍,玫瑰、郁金、薄荷是疏肝解郁的常见中药。玫瑰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之效;郁金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的多种效用;薄荷可起到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效果。

  人们在秋天,尤其是易“悲秋”之人,要注意精神调养,避免不良情绪的干扰。

  一要宁心安神,静心养气,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自己的情绪,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

  二要多接触大自然,登高远眺,心胸开阔;

  三要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多与外界沟通交流,使秋愁在愉悦之中悄然而去。

  03

  挥之不去的“秋乏”从何而来?

  入秋之后,天气渐凉,人体开始进行自我调整,各种生理功能渐趋平衡。但夏季炎热的气候造成的人体能量消耗一时未能完全补偿,于是,不少人感到浑身疲软无力、精神疲惫、倦怠、睡意连绵、呵欠不断。这种现象被称为“秋乏”。

入秋后,少吃火锅麻辣烫!多吃它们→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宋恩峰教授为线上线下的观众科普中医养生知识。

  缓解“秋乏”,首先应从生活起居上进行调整。夏天晚睡早起,秋凉后应改为早睡早起,注意不要熬夜,切忌过劳。其次,秋高气爽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可开展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增强身体素质的体育健身活动。但需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防出汗过多;再次,在饮食上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等。宜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新鲜蔬菜、香菇、豆类等,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消除疲惫。

  此外,中医认为,“秋乏”是一种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表现。“秋乏”挥之不去,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益气健脾的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宁心安神助眠的酸枣仁、柏子仁、灵芝等中药,进行辅助治疗。

  04

  不想贴“秋膘”,怎么吃才能不发胖?

  苦夏之后,人们的食欲开始恢复,胃口变得越来越好。过多的脂肪在体内不断堆积,更容易发胖,这就是俗话说的“长秋膘”。

  如何吃得营养又健康,且不会长胖贴秋膘?宋恩峰教总结了3个实用的饮食技巧。

  一是荤素搭配,以素为主。若一入秋就大量进补肉食,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厌食、腹泻等症状;

  二是少食多餐,七分饱为宜。少食多餐,养成规律进食的习惯能帮助减少空腹时长,肚子一直处于不饱、不饿的状态,更容易控制食欲和血糖。不要吃得过饱,以免令脾胃过劳,而脾胃运转不佳,身体的其他器官也会存在湿瘀虚的混合状态;

  三是讲究食疗。多吃冬瓜、决明子、白茅根、玉米须等,可起到利水消肿、改善血脂的作用。

  想要尽快适应多事之“秋”

  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适当秋冻也是不错的选择~

  记者丨刘越 摄影丨柯志刚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