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讯(记者 刘浏)近日,南京江宁开发区检察院发布一批涉企典型案例。S公司是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主营商用车融资租赁,刘某在该公司任法务专员。法务专员本是为保障公司合规经营设置的岗位,而刘某竟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资金420万余元。
检察官介绍,刘某采用了两种手段,一方面,刘某虚构在法院立案需要支付诉讼费用向公司申请借款后,用自行购买的空白票据和私自伪造的法院诉讼票据专用章,伪造票据上报公司核销借款,侵占S公司资金384万余元。另一方面,公司对逾期租金回款,只要已立案,无论是否判决或调解,都给予法务专员提成。刘某通过虚构已在法院立案,编造案件编号,向公司申请回款提成38万余元。上述款项用于个人挥霍,其中210万余元用于直播打赏。
刘某发现诉讼费用申请报销制度存在漏洞,公司申请预支诉讼费用的收款账户可以是个人账户,无需填写对公账户;对诉讼费用预支及核销,虽有审批,但监管流于形式化,只要提交诉讼费的票据即可核销借款,既不需要立案、开庭、应诉等过程性材料,又不需要判决书、调解书等终局性文书,完全不核实、不监管是否真实存在诉讼;同时,刘某任职于江苏分公司,法务的业务主管却在位于北京的总公司,很少对诉讼业务是否存在进行核查与监督。
检察机关逐笔梳理、核实诉讼票据、资金流水等,对印章、发票等进行核实验证,准确认定共108笔系虚报诉讼费用,确定被害单位经济损失。2022年9月,江宁开发区检察院对本案提起公诉,2022年11月,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