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进补食为先,但是这五类人在秋季千万别乱吃!

2023-08-27 07:32来源: 约见名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在伏天里,人体大量出汗,消耗了很多内在的能量,所以三伏一过容易秋乏。

  现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补,补对了,之前的消耗补充回来了,秋后各种烦人的小毛病自然就不见了~下面这几个“秋季第一”是最适合这个时候来进补的,收好了,多吃点儿哦~

  第一补:山药

秋季进补食为先,但是这五类人在秋季千万别乱吃!

  山药是有名的药食两用的食物,有“神仙之食”的美誉。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是补养五脏的绝佳之选;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蒸着吃,营养损失最小。

  最好搭配:枸杞

  如果不单独吃山药,可以和枸杞搭配来熬枸杞山药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效果。

  第一菜:莲藕

  天气干燥,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秋季进补食为先,但是这五类人在秋季千万别乱吃!

  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治疗便秘,促使有害物质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

  最好搭配:黑白木耳

  搭配银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则可以滋补肾阴。

  第一坚果:花生

  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

  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肤紫斑、产妇乳少及大便燥结等病症。

秋季进补食为先,但是这五类人在秋季千万别乱吃!

  最佳吃法:

  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医疗保健作用。

  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可治疗血小板减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壳有降低血压、调整胆固醇的作用。

  最好搭配:红枣

  搭配红枣,能补脾益血、止血。对脾虚血少、贫血有一定疗效,对女性尤为有益。

  第一饮:黄酒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其含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是葡萄酒、啤酒无法比拟的。

秋季进补食为先,但是这五类人在秋季千万别乱吃!

  中医认为,黄酒性热味甘苦,有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润皮肤、散湿气等治疗作用,最适合秋冬季节用来活经通络,暖身防寒。

  最佳吃法:黄酒温饮,暖胃驱寒。温度以35℃~45℃为佳。

  最好搭配:乌梅

  秋季讲究饮食以“收”主,搭配乌梅恰恰符合“收”的理念,有养阴生津、润肺护肝的作用。

  养收原则

  1

  润  肺

  入秋之后,气候逐渐干燥,但仍暑气难消,此时节以“温燥”为特点,故饮食应以滋阴清肺为宜。饮食应辛凉甘润,气候干燥之时人体极易损伤津液,因此需要适时吃些补充人体津液的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季节的适应性需求,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在饮食方面,立秋时节,肝心少气,肺脏独旺,此时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

  2

  调 脾 暖 胃

  中医认为“培土(脾)生金(肺)”,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可以提升肺的功能。另外,“脾应旺于四时”,所以入秋后脾胃调理也显得重要。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或有嗳气、口气、大便稀粘等表现,所以除了戒烟禁酒、饮食规律,少吃多餐外,可适当吃点健脾化湿的中药,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白扁豆、白术、茯苓、芡实、山药等。

  3

  情 志 方 面

  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湿渐降,尤其深秋之时,草叶枯落,花木凋零,一些人心中常会因此产生凄凉、垂暮之感,以及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秋季养肺之道是心平气和、精神调养。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办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的变化表现最显现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稳,不仅增加肺的负担,同时也会造成阳气外泄,这与“秋收”恰恰相反。

  4

  运 动 方 面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慢跑、爬山、太极拳等。

  五类人不宜贴秋膘

  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尤其是以下五类人,秋补一定要慎重:

  1

  实热、湿热、痰湿重的人

  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生的热量多,经常会脸色潮红、口干舌燥。

  湿热体质的人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

  痰湿体质总体特征为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这三类人,如果盲目贴秋膘,会越贴越难受。

  2

  脾虚的人

  对于脾胃虚弱者,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往往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

  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对于这类人群,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

  3

  胃火旺盛者

  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

  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4

  爱生气的人

  这类人不适宜“贴秋膘”,因为贴多了会上火,如生痘痘、便秘,或者加重气滞,气滞久了会造成血淤、手足心热、口燥咽干。

  5

  老年人及儿童

  老年人及儿童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

  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以上图文等内容源于网络整理,版权归原创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演员在后台准备演出。
08
春节假期过后,各地企业抓紧投入生产,力争“开门红”。春节假期过后,各地企业抓紧投入生产,力争“开门红”。春节假期过后,各地企业抓紧投入生产,力争“开门红”。
08
如今走进安置点内,一间间整洁的板房排列整齐,水、电、网一应俱全。如今走进安置点内,一间间整洁的板房排列整齐,水、电、网一应俱全。如今走进安置点内,一间间整洁的板房排列整齐,水、电、网一应俱全。
08
届亚冬会将于7日开幕,中国短道速滑队6日进行了赛前训练,主教练张晶和队员们都出现在冰场上,进行最后的备战。对于31岁的老将范可新来说,这是她的第三届亚冬会,她还参加过三届冬奥会,如今显得沉稳从容。
07
行驶在通往亚冬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的“亚雪公路”上,伴随车轮和路面的摩擦,第九届亚冬会会歌《尔滨的雪》欢快的旋律如约回荡在冰天雪地间。
07
2月6日,在西安市“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现场,工作人员(右一)为求职者介绍“家门口就业数字平台”。春节假期结束,各地纷纷举办“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活动,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搭建对接平台。
07
当日是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各地企业铆足干劲忙生产,力争首季“开门红”。当日是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各地企业铆足干劲忙生产,力争首季“开门红”。当日是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各地企业铆足干劲忙生产,力争首季“开门红”。
06
乙巳春节,神州大地人潮如织,消费市场人气旺盛。
06
春节假期,冰雪热叠加亚冬会效应,黑龙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0.4%,其中,省外游客同比增长41.9%,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44.7%。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
06
乙巳春节,神州大地人潮如织,消费市场人气旺盛。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的味道愈发醇厚,“节”的内涵不断延伸,山川湖海、全球共庆。哈尔滨冰球馆内,制冷、浇冰工作紧张忙碌,工作人员为即将开幕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精心护航……  乙巳新岁启,神州万象新。
0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