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在伏天里,人体大量出汗,消耗了很多内在的能量,所以三伏一过容易秋乏。
现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补,补对了,之前的消耗补充回来了,秋后各种烦人的小毛病自然就不见了~下面这几个“秋季第一”是最适合这个时候来进补的,收好了,多吃点儿哦~
第一补:山药
山药是有名的药食两用的食物,有“神仙之食”的美誉。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是补养五脏的绝佳之选;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蒸着吃,营养损失最小。
最好搭配:枸杞
如果不单独吃山药,可以和枸杞搭配来熬枸杞山药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效果。
第一菜:莲藕
天气干燥,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治疗便秘,促使有害物质排出,十分有益。
最佳吃法:七孔藕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
最好搭配:黑白木耳
搭配银耳可以滋补肺阴,搭配黑木耳则可以滋补肾阴。
第一坚果:花生
中医认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可以醒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
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肤紫斑、产妇乳少及大便燥结等病症。
最佳吃法:
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煮熟后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医疗保健作用。
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可治疗血小板减少和防治出血性疾病;花生壳有降低血压、调整胆固醇的作用。
最好搭配:红枣
搭配红枣,能补脾益血、止血。对脾虚血少、贫血有一定疗效,对女性尤为有益。
第一饮:黄酒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其含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是葡萄酒、啤酒无法比拟的。
中医认为,黄酒性热味甘苦,有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润皮肤、散湿气等治疗作用,最适合秋冬季节用来活经通络,暖身防寒。
最佳吃法:黄酒温饮,暖胃驱寒。温度以35℃~45℃为佳。
最好搭配:乌梅
秋季讲究饮食以“收”主,搭配乌梅恰恰符合“收”的理念,有养阴生津、润肺护肝的作用。
养收原则
1
润 肺
入秋之后,气候逐渐干燥,但仍暑气难消,此时节以“温燥”为特点,故饮食应以滋阴清肺为宜。饮食应辛凉甘润,气候干燥之时人体极易损伤津液,因此需要适时吃些补充人体津液的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季节的适应性需求,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在饮食方面,立秋时节,肝心少气,肺脏独旺,此时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
2
调 脾 暖 胃
中医认为“培土(脾)生金(肺)”,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可以提升肺的功能。另外,“脾应旺于四时”,所以入秋后脾胃调理也显得重要。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或有嗳气、口气、大便稀粘等表现,所以除了戒烟禁酒、饮食规律,少吃多餐外,可适当吃点健脾化湿的中药,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白扁豆、白术、茯苓、芡实、山药等。
3
情 志 方 面
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湿渐降,尤其深秋之时,草叶枯落,花木凋零,一些人心中常会因此产生凄凉、垂暮之感,以及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秋季养肺之道是心平气和、精神调养。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办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的变化表现最显现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稳,不仅增加肺的负担,同时也会造成阳气外泄,这与“秋收”恰恰相反。
4
运 动 方 面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慢跑、爬山、太极拳等。
五类人不宜贴秋膘
中医认为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尤其是以下五类人,秋补一定要慎重:
1
实热、湿热、痰湿重的人
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生的热量多,经常会脸色潮红、口干舌燥。
湿热体质的人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
痰湿体质总体特征为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这三类人,如果盲目贴秋膘,会越贴越难受。
2
脾虚的人
对于脾胃虚弱者,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往往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
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对于这类人群,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
3
胃火旺盛者
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
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4
爱生气的人
这类人不适宜“贴秋膘”,因为贴多了会上火,如生痘痘、便秘,或者加重气滞,气滞久了会造成血淤、手足心热、口燥咽干。
5
老年人及儿童
老年人及儿童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
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以上图文等内容源于网络整理,版权归原创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