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16日)8时
随着G55301次列车从南京南站出发
沿着沪宁沿江高铁驶向太仓站方向
进行列车运行图参数测试
这标志着沪宁沿江高铁联调联试工作结束
转入试运行阶段
预计9月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近日,南通至宁波高铁的控制性工程——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南航道桥开始施工,新建宣城至绩溪高铁(简称宣绩高铁)成功上跨皖赣铁路,宁波至舟山铁路(简称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大桥全面动工……目前长三角铁路建设持续保持加速奔跑的态势,多个建设项目抓工期抢进度,全力以赴按预定时间节点有序推进,铁路施工现场一派火热建设景象。
长三角多地打破不通高铁历史
沪宁沿江高铁线路走向示意图
殷超 制图
据悉,沪宁沿江高铁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沪宁沿江高铁起自南京南站,经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至太仓站,线路全长27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8座车站,其中南京南、张家港、常熟、太仓站为既有车站,句容、金坛、武进、江阴站为新建车站。
试运行列车通过秦淮河大桥
陈丹驰 摄
沪宁沿江高铁是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骨干线路,与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共同构成长三角地区向西辐射的高铁大动脉。最高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通道和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趟试运行列车驶过常州特大桥滆湖段
陈苏青 摄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后,沿线金坛、武进、江阴等区市将打破不通高速铁路的历史。
这也是最受网友关注的
在此之前
因为没有高铁站
来往上海的行程则十分费时费力
有网友分享了
“每日打工人”极限
从江阴到上海上班的一天
因江阴本无高铁站
只得先中转常州
从江阴到上海虹桥站
用时1小时55分
早上6点起床
6:40 顺风车或者开车花30分钟到常州北
7:40的高铁从常州北到上海虹桥
8:35分到达上海虹桥站
虹桥站到公司4站地铁需要20分钟
9:30打卡上班
还有网友分享了
坐汽车从江阴到上海的经历
当天下午5点半发车
晚上7点54分
到达上海客运总站
用时2小时24分
除了通勤是刚需
江阴的美食
也让上海吃货们心心念念
其中,河鲜更是十分有名
江阴刀鱼
被誉为长江第一鲜
“吃河豚到江阴”
更是我国华东地区餐饮界的
一句口头禅
甚至还有上海爷叔
著名美食评论家陆悦农
去江阴只为一顿早餐
据悉,当沪宁沿江高铁
正式开通后
江阴⇄上海只需
花费45分钟左右
途中时间将大大缩短
上海人去江阴
寻找美食也更方便了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
期待已久,终于盼来了!
打工人都感叹,更方便了!
铺画“蓝图”变“通途”
织线成网、互联互通的长三角铁路版图不断扩容。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高铁建成后,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于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南通至宁波高铁新建线路长30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设工期5年。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开通运营的盐城至南通高铁、京沪高铁、沪昆高铁、宁波至台州至温州高铁等多条线路和在建的金华至宁波铁路、沪宁沿江高铁等多条线路相连,实现嘉兴与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半小时高铁圈”。
甬舟铁路预计2028年建成,全长约77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是构建浙江省“1小时交通圈”、形成大陆与舟山岛间便捷的客运通道。
金华至建德高铁全长64.51公里,是设计时速为250公里的双线铁路。金建高铁是黄山至金华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建成后,这条高铁将长三角地区“皖江经济带”“黄山旅游经济圈”“浙中城市群”“温州经济圈”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除了沪宁沿江高铁,年内杭昌高铁黄昌段(安徽段)、金华至宁波铁路、宁波铁路枢纽庄桥至宁波段三四线、合肥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等多个项目具备开通条件;稳步推进沪苏湖铁路、杭温高铁等22个重点续建项目建设;年度建设投资计划达900亿元以上,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轨道上的长三角”疾驰而来
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749.7公里,其中高铁达6704.4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和第三的西班牙高铁里程总和,“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加速飞驰。预计到2025年,长三角铁路网密度将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将为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撑。
根据此前发布的长三角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近1.67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近9200公里,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上海局集团公司管内段全部贯通,支线网络微循环更加畅通。
长三角城市群将打造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宁波、温州、徐州、黄山等城市为节点,以城际铁路为通道的“多三角、放射状”城际铁路网。
综合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发布、新闻坊、上海证券报、网友评论